蒙璟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的一些新理念促使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對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但不能適應要求,甚至是有悖于現(xiàn)代教學的向前發(fā)展,這些都呼喚著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去探討,去研究,去改革。下面我將談一下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改革 ;教學策略小學語文教育在小學階段中乃至對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為此階段正是學生們學習的知識,思維體系逐漸形成的過程。如何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興趣,這就需要語文教學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重視學生們在當前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在制定課堂教學內容時,必須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安排,循序漸進。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有三個階段:學會教學――學習反思――嘗試研究。
一、 實現(xiàn)課堂教學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知識是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同生活相結合,將文章中所描繪的場景細節(jié)跟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可以將課文內容同現(xiàn)實融合在一起,學生對此會有深刻的體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會感同身受。此過程中,要將藝術性和設計性進行有機結合,牢牢地抓住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內容的積極性,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小學的語文課堂不但是小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體驗生活的專屬樂園場所,只有實現(xiàn)將語文教學同日常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才能深刻的理解掌握語文知識內容,積累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作為課堂教學的道具,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對身邊的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對實際生活進行深切的體會,通過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對常見的事物、現(xiàn)象進行客觀的描述和解釋,實現(xiàn)了學生語文知識的學以致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對《珍珠鳥》這篇文章進行講解的時候,一定要對珍珠鳥的具體特征進行生動詳細的描述,這樣就會激發(fā)他他們對生活中珍珠鳥的興趣,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能力對珍珠鳥進行想象,這樣對課文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入,對于文章中速運用的修辭手法、詞語等將會有深切的體會,使學生對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洞察力。這種富含生活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實在了語文課堂和實際生活的巧妙結合,這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有了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因為他們有過相同或者類似的體驗。他們會比較容易的理解并且掌握課堂知識,自然而然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會有很大的改觀。
二、從根本上改變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首先,老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這直接影響著教學水平的高低。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作為“引路人”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摒棄之前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部分老師要改變之前那種成績才是硬道理的觀念,一直督促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做的效果并不明顯,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可以在課堂上適當?shù)胤中〗M探討,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探討的同時獲得競爭的動力,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老師在適當?shù)亟o予學生一定的點評和指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的學習方法及學習個性。隨著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日漸成熟,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探求欲望,所以老師應該不斷地充實自己,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也可以提升老師對多媒體的操作能力。
三、合作學習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
有效的教與有效的學怎樣和諧統(tǒng)一、融匯貫通,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的根本目的呢?其重點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它是提高語文有效教學與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但在這一過程中,切勿是做形式。很多教師挖空心思的從形式上想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課堂氣氛活躍,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以完成新課改中的合作學習,正如一次賽課中最后評委的點評,這種教學是“淺入淺出”。
四、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尊重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情感的薰陶,內心的體驗以及想象和創(chuàng)造。所謂人文精神就是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揚個性和積極進取。其內蘊是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認識世界,認識人類歷史;認識自我,塑造豐富情感的心靈世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顧冷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較集中,記憶速度較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精心設計一些對學習內容有幫助,又有情趣的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興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在啟發(fā)、質疑、解惑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僅使學生能主動獲取知識,而且,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樂趣,使他們在樂中學,樂中探索。
五、結語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堅持以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發(fā)揮來促使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體現(xiàn),在構建互動高效閱讀課堂中,必須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博采多種教學手段之長,確保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鐘樓小學746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