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
摘要:近年來,合作性學習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格外關注。在高等數學教育中,運用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團隊意識及創(chuàng)新意識。本文結合高等數學合作學習的基本內容,分析了目前高等教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的實踐方式。
一、序言
高等數學是大學理工綜合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及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以往傳統(tǒng)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單方向地傳遞知識,缺少與學生橫向的、互動式的交流,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隨著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我國的普及,合作學習對高等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得到了眾多師生的認可。本文依據合作學習的基本內容,結合高等數學教學的教學實踐,對合作學習對高等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做出了分析。
二、合作學習的基本內容
合作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的進展,成為一種極具創(chuàng)意、極具實效性的教學理論與策略,被教育界譽為“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合作學習以異質學習小組作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小組總成績作為評價標準 ,倡導利用學習小組各個學生的各種能力,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從而促進小組學生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目前,高等數學課時量被壓縮,教學內容保持不變。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采取了班級授課與課外活動小組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授課,教師講解數學理論知識,提出學習要求,提供必要學習資料,布置小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學習。課外互動小組中,小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分工,自主嘗試,并進行小組研討,通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解決學習問題,掌握數學知識,完善知識結構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最后,各小組在記錄小組合作過程,形成合作成果報告,并在課堂上匯報成果,師生共同討論,形成教師對各小組合作過程的綜合評價和總結。課堂講解與課外合作的方式,改變了單一的課堂理論授課形式,培養(yǎng)了學生資助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
三、合作學習的積極效果
(一)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作學習中,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小組成員在獨立學習階段需要完成預先分配的任務,有目的地、主動地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相互補充、相互啟發(fā),在自我學習的同時,幫助小組成員學習,互學互教、共同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新知識的構建者和創(chuàng)造者,是知識的貢獻者和分享者,可以充分體驗學習的愉悅,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就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責任感。著當今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團隊合作精神也越來越重要。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能否培養(yǎng)出既有獨立工作能力、又善于與人合作的額人才,成為衡量各個階段教學工作成績的標準之一。在高等數學教育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每個學生樹立學習目標,促進大家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為實現一個整體的目標而共同努力。這樣的學習過程,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責任感,為其成為一名社會需要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能力。作學習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交往的平臺和機會。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激發(fā)靈感,活躍思維,通過師生間交流互動的方式,是自己的思路不斷明確,不斷豐富,從多角度、多方面尋求問題的解決策略,從而促進自身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不斷發(fā)展。此外,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學會理解、傾聽、尊重他人,掌握與他人溝通、解決沖突的技巧,學會處理人是關系的方法,為學生步入社會、適應社會奠定發(fā)展基礎。最后,合作學習注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注重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改變了一張試卷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了創(chuàng)新能力,更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時間掌控問題。合作學習的高等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的備課工作量增大,對課堂的組織、知識的講授、細節(jié)的實施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考慮周到,對時間的掌控尤為重要。學生一旦進入討論狀態(tài),場面十分熱烈,時間會出現延長。而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應該有效把握討論時間,在最佳狀態(tài)終止討論,對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及評價。
(二)目標選擇問題。開展合作學習的時,教學內容的設計,學習目標的選擇非常重要。如果選擇不合理,就會調動不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深入研究高數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和學習內容要難易結合,具有研究價值和討論價值,問題要具有開放性。
(三)學生配合問題。作學習的小組中,學生性格特點及學習習慣各有不同。有些學員性格內向,不主動與別人合作,不積極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依賴性強,無法有效開展自我學習。有的學生過于自我,難以與別人進行良好溝通。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多與其進行交流,聆聽學生心聲,鼓勵融入集體。
五、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方式
(一)自評互評,交流分享。為了更好把握課堂上討論的開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討論之前,利用課余時間對討論成果進行歸納總結,主動發(fā)現,自主解決在合作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并對小組成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小組成員的表現互相評價,從而保證課堂上討論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開展,更加良好地控制討論時間。
(二)科學分組,確定目標。教師應該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幼4-8名成員組成,學生自行組團,教師加以調整,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統(tǒng)一協(xié)調,確保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成績、表達能力、思維方式都要均衡,并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合理分配討論任務及學習任務,從而確保小組成員可以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并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
(三)教師點評,激勵教育。合作學習開展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師對合作的開展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團隊展示過后,教師要手機各個小組的學習資料和成果,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歸納,并進行表揚和贊賞,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求生欲望和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做準備。最后,教師可與學生一起來復習、鞏固知識,強化課程學習效果。通過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對合作學習抱有消極態(tài)度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得到有效調動,從而進一步促進日后合作學習的開展。
六、結束語
合作學習在實現教學目標上有著諸多的優(yōu)勢,合作精神也可以將人的智慧、經驗和能力等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產生更大規(guī)模的效益。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團隊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優(yōu)良的學風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對促進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爻.經濟全球化與愛國主義[J].教育教學論壇,2011,(30):251-253.
[2]張舒,王公寶.團隊合作學習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效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5):76-77.
[3]劉義芬.高等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9):225-225.
[4]劉燚.論高等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價值工程,2011,30(21):170-171.
[5]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1):3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