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設備的完善,越來越多的高等師范院校將鋼琴二重奏作品加入了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本文通過對各大師范院校鋼琴專業(yè)學生演奏曲目和教師教學現狀的走訪和調查,提出了筆者的一些想法,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學生領略到鋼琴合作藝術的魅力,投入到鋼琴二重奏作品的學習和演繹中來。
【關鍵詞】高師鋼琴專業(yè);雙鋼琴;四手聯彈;演奏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242-01
一般來說,鋼琴二重奏指的是四手聯彈和雙鋼琴這兩種形式,從目前的高師鋼琴系教學曲目安排情況來看,四手聯彈曲目的出現率要遠大于雙鋼琴曲目。
四手聯彈有其分工鮮明、主次分明、易上手等優(yōu)點,在鋼琴初級教材《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第二冊中,就出現了教師和學生合作的四手聯彈形式。經常是一首小曲子學生先彈,同時旁邊會附有教師演奏的部分,多數為學生聲部的伴奏形式,從鋼琴教育的初期就給學生灌輸了一種合作的意識,也給枯燥的獨奏練習增添了不少樂趣,可以讓學生對鋼琴演奏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通過觀察和聆聽多場琴行、培訓中心舉辦的觀摩音樂會,筆者發(fā)現,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上臺演奏四手聯彈曲目,一來是這種雙人搭配的練習很有趣,二來這種表演形式帶來的舞臺效果也是獨奏所達不到的。而在高等師范院校,也有很多學生開始在演出中加入四手聯彈的表演,甚至是舉辦四手聯彈專場音樂會,在眾多的獨奏音樂會中格外吸引眼球。為何四手聯彈可以從孩童貫穿到高師學生這么持久?
第一,曲目選擇范圍廣。四手聯彈的曲目從簡單的到難度大的都有,曲目量非常大,可選擇的空間多,無論是小朋友還是高師鋼琴專業(yè)的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曲目。
第二,舞臺效果好。兩個人坐在一臺鋼琴前的表演絕對是比一個人在舞臺上單獨演出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且有另一個人陪著自己一起演出,演奏者的心理壓力也要小很多,更有利于將曲目完美展現給觀眾。
第三,練習條件易創(chuàng)造。不同于雙鋼琴所需的練習條件,四手聯彈只需要兩個人坐在一臺鋼琴前練習即可,這樣的練習環(huán)境非常易得,無論是在家里、琴行,還是在音樂廳,都能練習和展示四手聯彈這種藝術形式。
而雙鋼琴的教學和練習在高師鋼琴教學中的普及度遠遠不如四手聯彈。通過對各師范學院的實地走訪和調查,筆者也總結了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練習場地限制。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學重點多為“教育”,音樂系對專業(yè)的重視度遠遠不如專業(yè)音樂院校,在琴房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上也跟不上專業(yè)院校的腳步。所以對于高等師范院校的學生來說,練習雙鋼琴的場地難得,有兩臺鋼琴的琴房幾乎沒有,基本上高師的琴房都是一人一間,而有兩架鋼琴的音樂廳又不能每天使用,所以基于演出和練習場地的限制,很多同學選擇放棄雙鋼琴曲目的練習。
第二,曲譜稀缺。各師范院校的圖書館音樂藏書多為獨奏曲目,鮮有雙鋼琴曲譜。而很多特別好聽的曲譜找起來也是困難重重。比如筆者本科開始練習的《Danses andalouses》,這個曲目不僅在網上難以買到,托在國外留學的同學在當地學校的圖書館和網絡上尋找,也是一曲難求,后來經多方搜尋才在一位老師那里找到了紙質版的譜子。還有很多曲目也是因為種種原因并未在網絡上流傳開,很多同學甚至搜索不到相關的音像資料,很多好的曲目也因此變得冷門。
第三,曲目難度較大。雙鋼琴在聲部的配比上沒有主次之分,兩個演奏者的任務同樣重。演奏者互相推進和對抗,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感覺,是兩種力量的碰撞。在日常的練習中需要兩個人不斷磨合,仔細研究每一段樂句兩個人的聲部音量配比和音色協調,有時是對方聲部突出有時又需要對方推進自己的聲部。其獨特的音響效果是四手聯彈又不可媲美的,其輝煌的舞臺效果更是獨奏和四手聯彈不能比擬的。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留學歸國的青年教師進入到各大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學院任教,很多室內樂的教學方式也慢慢普及開來。這些教師在國外求學期間研習了室內樂課程,練習了很多重奏曲目,這些都可以教授給自己的學生。筆者的導師畢業(yè)于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在南師大的鋼琴教學中率先引入了雙鋼琴的教學模式,在筆者本科就讀期間,導師就讓筆者練習了《骷髏之舞》《自由探戈》《Danses andalouses》《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奏曲》等雙鋼琴曲目,并給予了很多有意義的指導,從那時起,筆者就有了開一場雙鋼琴專場音樂會的想法。
在研究生就讀期間,筆者申請了研究生創(chuàng)新實踐項目,借這個機遇成功舉辦了雙鋼琴專場音樂會。筆者希望通過自己和搭檔的演繹,讓更多同學領略到雙鋼琴曲目的獨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來練習和學習雙鋼琴曲目。一個人悶在琴房練習獨奏曲目太過單一枯燥,要適當給自己的學琴生涯注入新鮮力量,跳出獨奏的圈子,學習與他人合作,你會發(fā)現,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會學到更多獨奏練習時學不到的技巧。希望更多的高師學子可以投入到鋼琴二重奏作品的練習和演繹中來。
作者簡介:
凌今朝,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二學生,鋼琴演奏專業(yè)。
基金項目: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項目編號:SJLX16_02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