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倩
民間游戲是我國傳統(tǒng)的游戲形式之一,它是經過我國人民的智慧創(chuàng)建出來的,對幼兒的德育、智育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有哪些創(chuàng)新和應用呢?就這個問題做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民間游戲幼兒園教學創(chuàng)新應用一、為什么要在幼兒園教學中滲透民間游戲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發(fā)現(xiàn)、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階段的幼兒正處于一個愛玩兒的年紀,他們對各種游戲充滿了興趣,因此從這一點來看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民間游戲;其次,有很多民間游戲中滲透著一些道理、情感,而幼兒正處于一個對社會有初步認知的階段,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把民間游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話,教學的效率可能會更濃烈一些;再次,民間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社會行為的養(yǎng)成,在幼兒園的正常開展過程中有很多游戲是需要幼兒通過與別人的合作一起來完成的,這些游戲能夠讓幼兒意識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因此綜合這幾方面來講,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教學與民間游戲進行有機結合,吸引幼兒的興趣。
二、如何把民間游戲與幼兒園教學進行結合
(一)利用民間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他們自我意識較強,他們不懂得一些大道理,只知道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好好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就不參與,因此在現(xiàn)階段幼兒教學中,吸引幼兒對知識的興趣是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民間游戲來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舉例而言:在進行十以下的數字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民間傳統(tǒng)游戲“拍九”結合到其中,讓幼兒在“你拍一我拍一”“你拍二我拍二”中了解到十以內數字的順序,同時這種民間游戲也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民間游戲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民間游戲來加強幼兒對社會的認識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正處于認識社會的初級階段,如果教師能夠在對幼兒的社會性進行教育時加入民間游戲的話,教學的效率肯定會更高一些。舉例而言,在對幼兒滲透合作的重要性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群體丟沙包”的游戲,可能現(xiàn)階段沙包已經不常見了,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皮球來代替,開展一個丟小皮球的比賽,把所有的幼兒分成兩邊,一邊負責接球另一邊負責投球,假如球被及時接住,那么投球的一方要淘汰一名隊員,假如砸中了一名隊員那么接球方這個隊員就要被淘汰。當然,為了避免危險教師一定要選擇質量較輕的皮球,這種游戲的形式能夠讓幼兒意識到社會是具有淘汰性的,要想始終立于不敗之地,一定要做好小組的規(guī)劃,從而加強幼兒對社會的認識。
(三)利用民間游戲來加強幼兒的情感表達
現(xiàn)階段依舊有很多幼兒羞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時不懂得感謝,在父母幫自己打點好一切時也不知道感恩,面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可以通過民間游戲的形式來激發(fā)幼兒的情感表達。例如,教師可以把石頭剪刀布進行游戲改良,幼兒兩兩一組,通過石頭剪刀布來決出勝負,第一組贏得勝利的同學有權利在眾人面前對自己的爸爸媽媽進行兩分鐘計時描述;然后,贏得勝利的同學再兩兩一組進行比拼,再次獲得勝利的同學有權利在眾人面前描述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然后,第二次獲得勝利的同學再次進行比拼,贏了的幼兒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所做過的有趣的事情,以此類推,幼兒贏得次數越多,可以分享的內容就越多。幼兒階段有很多幼兒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通過這種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意識到敢于表達自己的情感是勝利者的象征,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情感表達興趣。
(四)利用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的體能發(fā)展
很多家長由于擔心幼兒會摔倒、撞到而禁止幼兒在戶外玩耍,這導致了幼兒的身體得不到鍛煉,而幼兒園的安全設施相對來說更有保障,幼兒玩耍起來家長更加放心,所以幼兒園也成了幼兒體能發(fā)展的重要場所,因此吸引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也就成為了幼兒園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師可以借助民間游戲來促進幼兒的體能發(fā)展,如在進行戶外活動開展時,教師可以利用經久不衰的“老鷹捉小雞”游戲來吸引幼兒的興趣,老師扮演老鷹,班級中個子最高的小朋友來扮演老母雞,負責保護自己小雞的安全,同時所有扮演小雞的小朋友也要緊緊抓住前一位小朋友,不能使小雞的隊伍斷開。這個游戲需要小朋友活動起來并且學會隨機應變,對于幼兒體能的開發(fā)和隨機應變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教師可以利用民間游戲來促進幼兒的體能發(fā)展。
三、如何對民間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
(一)根據時代的變遷來對游戲進行更新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有一些游戲已經不再適用于現(xiàn)階段的幼兒教學中,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幼兒常愛玩兒的游戲是“拍畫片”“滾鐵環(huán)”“跳山羊”,等等,但是現(xiàn)階段這些游戲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的變遷,民間游戲也在不斷進行著更新,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游戲進行改革,更新游戲方式,把“滾鐵環(huán)”改成“拍皮球”,這同樣也能鍛煉幼兒的反應力和平衡能力。在時代的變遷中,教師要吸取游戲的精髓,采取更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游戲方式來實現(xiàn)幼兒的身心鍛煉。
(二)民間游戲中融入幼兒的個體特征
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中并沒有對幼兒進行一個良好的界定,如男孩子更適合玩兒什么游戲、女孩子更適合玩兒什么游戲、性格外向的孩子適合玩兒什么、性格內向的又適合玩兒什么,這些都沒有進行區(qū)分。所以,在現(xiàn)階段民間游戲的運用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首先,相對而言男孩子更喜歡玩兒一些跑跳類游戲,教師就可以去搜集民間游戲中更能鍛煉體能的游戲,加以改良運用到幼兒園教學中,而女孩子則更傾向于安靜一點的游戲,教師則可以去挖掘民間中有助于開發(fā)思維、培養(yǎng)幼兒細心、耐心類的游戲,并運用到教學中;其次,教師要對幼兒進行不同年齡的劃分,每一個年齡段的幼兒更適合什么游戲都要考慮到,這樣才能選擇出既能實現(xiàn)鍛煉幼兒又喜歡的游戲來。所以,在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中,教師要考慮到幼兒的個體特征。
(三)整合校內外資源來實現(xiàn)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
很多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是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設備的,因為當時的社會資源比較緊缺,而現(xiàn)在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無論是社會還是幼兒園都對幼兒的游戲資源投入了大量資金,如果不加以使用就是對資源的浪費,所以教師可以去考慮把民間游戲與現(xiàn)代化的游戲設施進行整合。例如在對民間游戲彈玻璃球進行創(chuàng)新時,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皮球、籃球來進行,把彈玻璃球改成投籃球,看看哪個幼兒能夠在一定距離內把籃球投入特定高度的框內。小型的籃球和籃球框隨處可見,但是玻璃球已經很少了,因此教師可以整合校內外的資源來進行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
綜上,民間游戲是由我們的先輩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們對幼兒興趣的吸引,對幼兒的情感培養(yǎng),加強對幼兒的社會認識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把民間游戲結合進去。但是同時,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時代在不停變遷,傳統(tǒng)的東西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新社會的要求,才能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因此,我們也要對民間游戲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梅曄.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淺談幼兒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新策略.成才之路,2010,(25):85.
[2]黃云.談談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運用民間游戲.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09):164.
[3]李姍澤.立足根本,放眼未來——談談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與家教,2008,(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