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淑芝++王友敬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不斷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被動接受”形式的課堂教學。近幾年,小組合作學習被廣泛的應用于各學科教學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并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進行實踐應用。
新課改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單調(diào),學生往往是被動下接受知識,這使得教學過程無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綜合了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優(yōu)點,并將三者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有機融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下,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中突出主動性、獨立性和超前性特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僅體現(xiàn)合作屬性,也體現(xiàn)出自主屬性,小組內(nèi)的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責任分工,體現(xiàn)自主性,但有需要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小組任務,體現(xiàn)了合作屬性,而在小組合作與自主完成任務中,學生又會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體現(xiàn)了探究屬性。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案進行科學的設計與規(guī)劃,使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完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
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現(xiàn)狀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實踐運用效果,本文對初中三年級學生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調(diào)查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問卷內(nèi)容包括學生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的態(tài)度、認知與評價。
1.“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調(diào)查結果
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自主學習層面,多數(shù)學生認為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自主學習意識不高,自主學習機會不夠,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課堂缺乏自主思考。尤其是在分小組學習中,具有主動參與意識的多為日常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成績層次較差的學生有些不想?yún)⑴c,有些則“人云亦云”,并沒有體現(xiàn)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自主性。在小組合作學習層面,雖然多數(shù)學生能夠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且也認為小組討論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拓寬思維,但對目前偶爾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不完全認同,認為小組合作中的自主任務分配不清晰,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佳。
在實踐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很少比例的學生認為“自己鉆研學習”方式對自己學習幫助最大,“和同學一起小組討論學習”方式對自己學習具有一定的幫助,而“先自己學習,有困難時在與同學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是學生認可度最高的。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下,對學習的評價方面,多數(shù)學生表示“沒有評價小組同學的意識”,對自己的評價方式則有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選擇“教師評價”,進行“自我反思”的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實施中,多數(shù)學生表示“教師要求”是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前提,而小組的分組形式則多以“按座位分組”為主。
2.“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課堂運用效果觀察
為詳細了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本文采用對我校初中三年級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共16次隨堂教學觀察中,共有7次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而其中能夠在一堂課中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僅有2次。多數(shù)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時間過短,目標不明確,分組形式也較為簡單單一,很是形式化。但從另一層面來看,但教師有充足教學準備和完整的教學方案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能夠顯著的體現(xiàn)出其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在該模式下,學生課堂學習的態(tài)度明顯好轉,參與積極性較高,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學習效果也較為突出。由此可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主動性、探究性與合作性機會。
三、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轉變路徑
1.初中思想品德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實施的模式
一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教師提供學習計劃、目標與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合作探討,之后在課堂上進行講評與訓練鞏固。這種模式以“學生主體”為指導思想,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然后教師點撥與引導。
二是“三三六”式教學模式,即“立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三個特點,“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xiàn)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六個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模式下,課堂被分為2個部分,即教師講授部分(不多于10分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動(不少于35分鐘)。
三是“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開展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之前,先設計“講學稿”,將重點、難點、問題展現(xiàn)出來,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與討論,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主進行探究,之后完成小組探討,得出答案后再展開小組間的講評。
四是“活動單+展示”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先結合思想品德教學內(nèi)容編制活動單進行定向導讀,然后展開自主學習,找出問題并搜集解決問題的資料,之后交流成果并有效展示,與同學進行合作探究,最后教師精講點撥與總結點評、反饋。
2.“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轉變中學生的任務
在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必須要端正態(tài)度,正確認識到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角色,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在課堂學習中,學生要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明確每堂課的學習目標。此外學生還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在課堂內(nèi)加深鞏固已有知識,解決疑難問題,在課堂外的第二課堂要利用多種形式拓展內(nèi)容,提高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轉變中教師的角色
教師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下要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與指導者的工作。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點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比如分析材料的方法、讀教材的方法、課外練習方法等。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課采用專門開設方法指導課、貫穿于日常講課、幫助學生自己歸納等方法。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完成知識梳理,尤其是對學生的疑惑點進行重點疏通。為使“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還需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情境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此外,教師不僅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梳理和把握,還需要結合“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制定“過程-結果”評價體系,重點突出自我反思、小組評論與教師評價的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學習過程與學習成績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王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案導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12.
[2]吳淑麗.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小班化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10).
[3]于也為.思想品德課上如何呈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7).
[4]寧發(fā)進.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