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苗苗
戲曲是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等于一體的綜合舞臺藝術,演員通過“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手段和一系列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寫意性和程式性是戲曲表演的特點。根據年齡、性別、身份、性格等的不同,分成生、旦、凈、丑等多種行當,不同的行當有著不同的表演特點。即便是相同的行當,由于人物身份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表演手法。而且,每個行當又有著更細致的劃分,比如,旦行就有著青衣、老旦、閨門旦、花旦、帥旦、彩旦等多個更具體的門類。
在戲曲舞臺上,有著“吃餃子吃餡,看戲看旦”的說法,可見旦行在戲曲舞臺上的重要性。我主攻的是花旦、閨門旦行當,在十多年的豫劇舞臺實踐中,演過不少的花旦戲,深刻領會到相同行當?shù)牟煌巧诒硌萆系牟町悺1热?,穿褲子襖的與穿裙子襖的雖然都是花旦,但她們的身份不同,在戲中所處的地位也就不同。演出時,無論從性格情感還是做工和念白,也都不能雷同。穿褲子襖的身份略低一點,表演時要收斂一些,一聽到使喚,動作要麻利,很快地聽從主人吩咐;穿裙子襖的一般是天真活潑的小姑娘,性情爽朗,演起來應該是無拘無束,活潑為主。不過,無論哪一類花旦,唱腔都不多,以動作表演為主,要求演員做工上要活潑、輕盈、靈巧、可愛、清新,節(jié)奏明快,但也要恰到好處,要切合劇情的實際需要,不能矯揉造作,失掉美感。
下面,我就從“手眼身法步”入手,談談花旦表演上的特點和要求。
花旦的指法有蘭花指、佛手、荷花等。手指指出或出手都有講究,手指背向翹,彎度越大,越顯的手指柔軟,越有靈秀美感。出手和收手的動作要靈巧、干脆;指手時,食指隨著手腕畫小圓圈點送。這是花旦的指法特點。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塑造刻畫人物的重要方面。對于以做工為主的花旦來說,尤其要注意突出眼神,只有眼神運用恰當,人物才能活起來,才能通過眼神體現(xiàn)出人物個性中的機智、靈活、可愛。我在演《宇宙鋒》中的啞奴時,就特別注意眼神的運用。啞奴本身是個啞巴,不會講話,所有的內心都體現(xiàn)在面部表情和眼神上,啞奴機智、聰慧、足智多謀、反應敏捷,多次給小姐趙艷榮“出點子”,和趙艷榮一起跟趙高周旋。對于不會講話的她來說,眼睛就是重要的表達方式,要體現(xiàn)出她的機智和足智多謀,運用眼神來表現(xiàn)更為恰當,因為“眼神”能體現(xiàn)“內心”,“想計”和“偷看”的眼神不能一樣。比如在“裝瘋”一折中,啞奴給趙艷榮出主意讓她裝瘋、抓臉、撕破衣衫等,眼珠左右轉,并把想法通過眼神傳遞給趙艷榮;和趙艷榮一起跟趙高周旋時,為了避免趙高發(fā)現(xiàn),要運用“偷看”的眼神,眼睛就不能正視,要斜著看,并且不能看太久。不過,僅靠眼神的運用,還不能夠很好地塑造人物,對觀眾來說還不夠突出,還需要配合身形,隨著眼神上下或左右打量的動作,才能襯托眼神的目的。
“身”掌握著整個形體,它能幫助演員表現(xiàn)情緒的起伏變化。在舞臺上“身”和“步”“手”配合得好,演員的表演才能真切自如,觀眾才能賞心悅目。又如我在《大祭樁》中飾演的春紅,在花園里給小姐黃桂英表花解悶的這段表演中,我就運用了幾個小轉身,身體隨著步法移動,搖擺的動作要有美感。在發(fā)現(xiàn)池塘中的魚兒成雙成對地游來游去時,運用了“小抖肩”,充分展現(xiàn)了春紅的嬌俏、機靈和可愛。肢體語言是演員必須具備的,也是衡量一個演員表演功力的重要一方面,因為肢體信息的傳遞能給演員帶來極大的藝術魅力。
花旦的步法講究“細”與“快”,在情緒歡快時可使用三步一跳,來陪襯走路的形態(tài)和神韻。跳步用手時,步快則手慢,步慢則手快,步慢說明心境,步快則說明外在關系。人物一出現(xiàn),觀眾首先看到的是腳下的步法,所以步法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例如,《抬花轎》中的周鳳蓮,雖然屬于閨門旦,但其活潑、可愛、爽朗的個性使得其表演具有了更多花旦的特點。在演出“梳妝”一折時,我就運用了小跳步、小跑步、小碎步、快步、慢步、搓步、云步等多種步態(tài),通過這些不同的步法,表現(xiàn)出了大姑娘周鳳蓮在出嫁前急切、喜悅的心情,并將周鳳蓮潑辣的“瘋姑娘”的性格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多年來,我通過舞臺實踐與個人感悟,深深體會到花旦表演講究的是“快而不亂”,正是這個要求,使得演戲的節(jié)奏會稍快一些,不能像青衣一樣慢條斯理,也不能像老旦那樣沉穩(wěn)老練,但“快”又不能缺乏章法,表演還要講究節(jié)奏,不能慌手慌腳。另外,花旦的表演還要掌握好表演的尺度,活潑不等于風騷,爽朗不等于潑辣,細致不等于繁瑣。只有將這一分寸掌握好,花旦的人物性格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才能達到戲曲表演藝術既感人又賞心悅目的目的,這才是花旦行當?shù)镊攘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