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芳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來進行,教師需引導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日常用語和最基本的語法知識,訓練學生必要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在英語練習課上,教師既要幫助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又要促進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而“培尖補差”是提高小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英語練習課 培尖補差 主陣地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英語教學重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利用英語練習課進行“培尖補差”是提高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注重學生思想上的改進,還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全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減少英語學困生的數量。
一、教學思想的“培尖補差”
思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小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還沒有定性,他們的很多行為還受制于外界對他們的肯定與認可。教師可以利用練習課對學生進行“培尖補差”,并注意在輔導的過程中體現出對學生的關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品質。只有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學生才會對英語學習產生信心,才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如對于學優(yōu)生,教師應該注重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產生不斷向前的內驅力;對于學困生,教師要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長處,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并制訂出符合學困生個性的英語學習計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二、教學方案的“培尖補差”
英語練習課的目的是檢驗與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練習效果,進行分門別類地講解,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減少英語學困生的數量。
對于學優(yōu)生,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發(fā)現一些學優(yōu)生不一定有好的學習方法,不少學優(yōu)生是在教師和家長的強逼下取得好成績的,這不利于他們今后學習更高層次的英語。筆者一般要求這部分學生在識記知識點“牢、準、全”的基礎上,練習各種題型,培養(yǎng)學生靈活做題的能力。另外,筆者也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部分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自主歸納小結。
對于學困生,筆者會減少他們的任務量,讓他們有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讓這部分學生產生學英語的興趣,筆者認真篩選出每個單元的重要知識點,給他們重新講解一遍,要求他們記下這些知識點,并及時進行相關練習。同時,筆者適時鼓勵學困生,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三、教學方法的“培尖補差”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運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 ,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這意味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講授式課程如此,練習課也應如此。長期以來,練習課都是枯燥無味的,學優(yōu)生還會耐著性子配合教師,取得一些練習的成效;而學困生本身英語學習的興趣就低,在枯燥的練習課上更是提不起學習精神。因此,教師應該注重練習課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采取不同的訓練活動。在小學英語練習課上,教師可以嘗試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激勵學生以闖關的形式完成一個個學習任務,或者把學生分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共同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讓英語練習課成為“培尖補差”的主陣地,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璐.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游戲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2,(9).
[2]丁衛(wèi)花.小學英語練習課同樣精彩[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2).
[3]梁超.高中英語如何做好“補差”工作[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2,(2).
(作者單位: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