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成軍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七棵樹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111)
鼻息肉行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鼻內鏡術治療的可行性研究
顏成軍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七棵樹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111)
目的探討鼻息肉行糖皮質激素(GC)聯(lián)合鼻內鏡術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兩組均予以鼻內鏡手術治療,觀察組加用GC。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5.65% vs.78.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6.52% vs.23.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GC聯(lián)合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療效肯定,復發(fā)率低。
鼻息肉;糖皮質激素;鼻內鏡;療效
鼻息肉是發(fā)生在鼻部的炎性反應性疾病。目前,鼻內鏡下息肉切除術是其主要治療方法,但術后易發(fā)生鼻腔粘膜水腫、粘連等并發(fā)癥,復發(fā)率較高[1]。因此,探討圍手術期的藥物治療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本研究將糖皮質激素(GC)與鼻內鏡手術聯(lián)合用于鼻息肉的臨床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其中,對照組,男29例,女17例;年齡20~51歲,平均(31.18±6.45)歲;疾病分型:Ⅰ型11例,Ⅱ型28例,Ⅲ型7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19~49歲,平均(30.90±6.32)歲;疾病分型:Ⅰ型12例,Ⅱ型29例,Ⅲ型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鼻息肉相關診斷標準,為首次治療,且無鼻內鏡手術及GC治療禁忌;排除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GC+鼻內鏡手術治療,具體方法為:每日晨服40 mg潑尼松,連續(xù)7天后實施手術,手術操作:局麻或全身麻醉成功后,應用麥塞克林格術式,以圈套器取出鼻息肉,同時切除鉤突、咬除篩泡,然后去除前組篩竇,并開放后組篩竇,擴大上頜竇自然開口。以凡士林紗布填塞鼻腔,48 h后抽出。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糾正電解質及酸堿紊亂,實施??谱o理。術后前2d晨服潑尼松60 mg,術后3~5天降至5 mg/d,之后以鼻噴GC布地奈德(BUD)氣霧劑局部噴涂,100 μg/d,連續(xù)治療3~6個月。對照組:單純鼻內鏡手術治療,除不應用GC外,其他操作與觀察組一致。
1.3 療效判定
(1)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內鏡檢查竇腔黏膜上皮化且無膿性分泌物滲出,竇口開放良好;(2)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好轉,竇腔黏膜局部水腫、肥厚或形成肉芽組織,有少量膿性分泌物;(3)無效:各項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手術腔粘連,竇口狹小,甚至緊閉。以(治愈+好轉)計算治療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鼻息肉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鼻息肉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兩組鼻息肉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復發(fā)情況比較
隨訪1年,對照組鼻息肉復發(fā)11例(23.91%),觀察組復發(fā)3例(6.52%),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鼻息肉為鼻部常見病、多發(fā)病,是由多種機制導致的慢性炎癥過程的終末產物,其發(fā)生、發(fā)展涉及多方面因素,如遺傳、變態(tài)反應、血管舒縮失衡、纖毛功能結構異常、阿司匹林不耐受、Bernouilli現(xiàn)象等[2]。目前,鼻內鏡手術是鼻息肉的主要治療方法,該方法采用鼻內徑路微創(chuàng)術,可有效恢復鼻腔局部環(huán)境的合理組織結構、改善通氣和引流,且手術創(chuàng)面小,對組織的損傷較小[3],但術后存在較好的復發(fā)率。
鼻內GC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鼻息肉的一線藥物,其療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證實,其作用機制主要表現(xiàn)為[4-5]:抑制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與活化,同時下調多種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如IL-5、IL-3、IL-8、VEGF、GM-CSF等)的水平,緩解炎癥反應;抑制黏附分子表達,減少血管活性介質的釋放,降低鼻粘膜血管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抑制息肉形成和復發(fā)。
本研究將GC與鼻內鏡手術聯(lián)合用于鼻息肉的臨床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鼻息肉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鼻息肉患者(P<0.05),而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GC聯(lián)合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療效肯定,復發(fā)率低,值得推薦。
[1] 梁 雯,竇春強,張 明,等.糖皮質激素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手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S1):33-34.
[2] 岳麗艷,鄭永波,趙 宇.鼻息肉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36(3):157-162.
[3] 陶澤璋,許 昱.內鏡下慢性鼻-鼻竇炎手術后的綜合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47(5):437-440.
本文編輯:趙小龍
R765
B
ISSN.2095-8242.2017.026.5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