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曉毅
摘 要 礦圖是煤炭中等學校采礦技術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通用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煤礦地質圖、測量圖識讀技能為目標的課程,所以課程教學中少不了識讀技能的實訓訓練。在有限的課時與資料條件下,如何進行礦圖實訓課,作為一名《礦圖》課任教師,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以采掘工程平面圖的識讀實訓為例,讀者介紹本人的教學設計思路,以期和大家一起進步。
關鍵詞 礦圖 實訓課 采掘工程平面圖 識讀
采掘工程平面圖是將開采煤層或分層內的采掘工程和地質情況,采用標高投影的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繪制而成的圖紙,是每個礦井必備的基礎圖紙,主要用于地面建筑、礦井地面工程和井下采掘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同時也用于指導礦井建設、安全生產和科學管理。采掘工程平面圖上涵蓋了地圖、煤礦地質、采掘等相關內容及信息,是相對復雜的一類礦圖。所以針對采掘工程平面圖的識讀實訓要高度重視、充分準備。
1實訓目標
1.1知識目標
鞏固礦圖、煤礦地質、采煤概論、煤礦測量等相關理論知識。
1.2技能目標
掌握采掘工程平面圖的識讀技能。
1.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安全責任意識、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等職業(yè)素養(yǎng)。
2實訓任務
以電子圖的形式出示識讀目標圖件。
3實訓方法與步驟
3.1理論知識準備
根據學情,技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自覺及主動性欠缺,所以需要帶領學生進行舊課復習。其中,舊課知識不僅僅局限于前一次課堂的知識復習,也不僅僅局限于礦圖一門課程的相關知識。根據采掘工程平面圖所包含的主要內容以及要識讀的信息,需要將“邊界線”、“重要的地質構造”、“煤層賦存”、“井巷”、“采掘情況”等知識作為先出知識,帶領學生一起以問答形式回憶復習鞏固。例如,邊界線復習井田邊界線、保護煤柱線等圖例符號;重要地質構造中斷層、褶皺的表現(xiàn)以及地質構造的處理;煤層賦存中關于煤層產狀、厚度;井巷中關于井巷的名稱、功能、布置特點;采掘情況中開拓形式、開采水平、采區(qū)劃分形式、工作面布置等。在復習過程中喚醒學生的記憶,把識讀需要的知識強化一次,為識讀做好準備。
3.2識讀方法介紹
礦圖種類比較多,但總的識讀方法都是從“基本元素”到“專業(yè)元素”,從“整體”到“局部”再到“全局”的順序方法識讀。在一般識讀方法的基礎上再向學生介紹采掘工程平面圖從“地圖基本元素”到“地質構造與煤層”再到“采掘情況”的識讀順序,這樣讓學生對于識讀有基本把握。
3.3思考識讀問題
為了輔助學生順利完成實訓任務,設置一些問題進行引導,防止學生在識讀的時候迷茫或者有疏漏。本人設置問題如下:(1)該圖的圖名、比例尺和指北方向,以期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圖的投影角度、圖距尺寸及方位;(2)周邊鄰近情況,以期讓學生關注安全隱患等;(3)主要地質構造及其相關性質與具體處理,同時讓學生從圖紙上加強對煤礦地質中理論知識的理解;(4)主要布置巷道有哪些,其中的總回風巷屬于巖巷還是煤巷,以期讓學生了解采掘工程平面圖上井巷布置,同時鞏固井巷空間形態(tài)判別方法;(5)井田的開拓方式、開采水平,引導學生挖掘采掘信息;(6)有幾個采區(qū),每個采區(qū)布置幾個工作面,開采順序如何。為了承上啟下,提前植入下次課的教學內容,設置了第7個問題:簡述該礦井的風流路線。
3.4分組進行識讀
學生以組為單位完成實訓,一方面降低任務難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完成教學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旁聽學生們的分析和合作過程,為下一步的總結做到心中有數。
3.5上交識讀報告
小組獨立工作,將識讀結果以報告形式上交。
4實訓總結
針對隨堂表現(xiàn)和上交的實訓報告進行總結,分析指出共性問題,強調重點難點。包括對知識的總結,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等總結,紀要糾正學生的不足,也要表揚他們的有點,既要指正,也要鼓勵。
5注意事項
(1)鼓勵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雖然圖件較復雜,但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復習和輔助識讀問題的分析,難度降低。同時涉及知識點都是多次強調的重難點,相對熟悉。
(2)學會知識的融會與運用。包括課程前后知識以及課程和課程間知識的連接與運用,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協(xié)調好“個人”與“團隊”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既不能純粹依靠團隊,也不能“我說了算”。
采掘工程平面圖包含的專業(yè)內容較多,識讀較難,教師一定要注意識讀實訓時不能匆匆將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直接開始,應當做好實訓課的實施計劃。課程前后知識的連貫,課程與課程間知識的融會,都需要巧妙地引導與激發(fā),不僅為一次的實訓作鋪墊,同時也潛移默化地訓練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巧;還應當有粗有細地設置相關問題輔助學生完成識讀,問題的設置要貼合所要識讀的圖紙,與要識讀的內容掛鉤,同時設置順序由淺及深,數量要適當,既不能太少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也不能太多給學生造成壓力與負擔。
參考文獻
[1] 蔣梅.基于現(xiàn)代教學設計理論的法學實踐教學設計[A].教學研究,2012(2).
[2] 徐濤.礦圖與CAD課程的整合[A].實踐與探索,2010(14).
[3] 王立亭.煤礦地質與礦圖教學應注重實訓環(huán)節(jié)[A].實習實訓,2014(05).
[4] 唐巧.“職業(yè)人”視角下高職實踐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