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慧慧
平穩(wěn)均勻演太極
◎文/劉慧慧
勻,是楊式太極拳的重要特征。石為開先生總結(jié)打太極拳有“九要”,其中就有一個“勻”字。如何理解這個“勻”字?下面談點我們的理解。
所謂“勻”,就是均勻、勻和,行拳平穩(wěn),無忽快忽慢、停頓斷續(xù)的現(xiàn)象。正如張肇平先生描述:“如天上之行云,如清溪中之流水,平穩(wěn)流暢,連綿不斷,一氣呵成?!?/p>
為什么打拳要保持一個“勻”字?
首先,“勻”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從內(nèi)在角度來看,太極拳是心意拳,它以意導行,任何一個外在的動作都是在意念的引導下進行的。意念的發(fā)動,氣血的運行,都必須保持一個均勻的狀態(tài)。如果意念和氣血不能保持均勻、勻和的狀態(tài),那么外在的招式就會出現(xiàn)忽快忽慢或停頓斷續(xù)的混亂現(xiàn)象。
從外在角度來看,要求行拳的速度上,每一招式包括過渡動作都要均勻、平穩(wěn),一趟拳從頭到尾運勢平穩(wěn),連綿不斷。只有內(nèi)外都保持均勻平穩(wěn),做到意和形的完整統(tǒng)一,才能落實一個“整”字,才是正確地演化太極。
其次,從太極拳的健身功效來看,要求打拳要“勻”。
太極拳屬于內(nèi)家拳,用意,用氣。隨著動作,人的氣血在身體里面不停地流動、運轉(zhuǎn),如果氣血流轉(zhuǎn)順暢,身體就健康;反之身體就會出現(xiàn)不適。如果我們打拳能做到平穩(wěn)均勻,就能使氣血流動均勻連綿,在人體內(nèi)順暢地、周而復始地流動著,使人體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
再從呼吸方面來看。呼吸的質(zhì)量,既是身體健康的表現(xiàn),也對人的身體健康起著重要的影響。打太極拳是動作配合呼吸,一呼一吸,一開一合,所以人們說練太極拳就是練呼吸。呼吸的狀況與身體健康緊密關(guān)聯(lián),如果呼吸細、勻、深、長,人的壽延自然會高;如果呼吸淺、粗、短,則人的壽命則不長。我們練太極拳時保持自然的呼吸狀態(tài),讓呼吸隨著動作的開合吐納,平穩(wěn)、均勻、自然地進行,久而久之呼吸的質(zhì)量就會得到改善,變得細、勻、深、長,就可延年益壽。
再次,從練功的角度來看,打拳也要堅持一個“勻”字。
太極拳的功夫是通過不斷練習逐步積聚和增長的。太極拳的功夫亦稱勁道,勁乃意與氣合。在人體緩慢均勻的運動中,氣在意的引導下,緩慢均勻地運行著,兩者自然地相互協(xié)調(diào)配合,久而久之,人的勁道、功力就慢慢地生長出來。李雅軒大師說:“在太極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軟活柔動還是不夠的,需要在這些軟活柔動中做到均勻有沉著的心勁和雄偉的氣勢才夠味。”
打太極拳要用腦用心,要“悟”?;爬锘艔埵恰拔颉辈贿M去的,只有保持一個平穩(wěn)、緩慢、均勻的狀態(tài),才能很好地“悟”。否則,一趟拳打下來,如吾師陳龍驤大師說的:“空落落的,什么感覺也沒有?!边@就不能稱之為“打拳”,而是在做操,什么功力、功夫、勁道,便是空談。
復次,從技擊的角度看,打拳一定要保持均勻、勻和的狀態(tài)。
技擊是太極拳原本的核心價值,保持均勻、勻和的狀態(tài),對技擊來講非常重要。技擊無非是攻與防。從防守來看,保持均勻狀態(tài),就能避免出現(xiàn)停頓和斷續(xù)。如果自己出現(xiàn)了停頓和斷續(xù),就將自己的缺點、弱點暴露給對方,就給了對手以可乘之機。保持均勻的狀態(tài)是最好的防守策略。就進攻來說,如果我們保持均勻、平穩(wěn)的狀態(tài),就可以隱藏自己的進攻意圖,對手不知道你何時會發(fā)動進攻?!爸褐?,方能百戰(zhàn)不殆”,既然對手不知道我的進攻意圖,不知道我在什么時候會突然發(fā)動攻擊,他也就防不勝防,還會顧此失彼,讓我牽著鼻子走,始終處于我的掌控之中,于不明不白中挨打受制,而我卻隨心所欲,無往不勝。
最后,保持均勻、平穩(wěn)、和緩的狀態(tài),是我們心靜、沉著、定力充盈的表現(xiàn)。
打拳必須保持沉著、穩(wěn)靜的心態(tài),做到穩(wěn)靜安舒,切忌毛躁、慌張、冒失。如果行拳不穩(wěn),忽快忽慢,甚至有停頓斷續(xù)之虞,則表明你心煩意躁,心不靜、意不穩(wěn),如是則行拳散亂,飄忽不定,給人留下許多破綻,落下可乘之機。所以,我們打拳通過均勻平穩(wěn)以求穩(wěn)靜安舒,又通過穩(wěn)靜安舒保持均勻平穩(wěn)。只有兩者自然融合,才能進入上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演化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