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程 黃文 陳圣華 徐衛(wèi)國
鰻魚降鈣素結合自擬補腎通督湯治療腰椎管狹窄癥臨床觀察
龔建程 黃文 陳圣華 徐衛(wèi)國
腰椎管狹窄癥;鰻魚降鈣素;自擬補腎通督湯
腰椎管狹窄癥是指腰椎椎管或神經根管、椎間管因先天發(fā)育性或后天各種原因(退變、外傷、失穩(wěn)及其他因素),骨性或者纖維性結構異常、導致單一平面或者多個平面的一處或多處管腔內徑減少而產生的病變。臨床表現主要是以下腰痛、馬尾神經或腰神經受壓以及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為特點[1]。它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也是中老年人運動功能障礙的常見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該病目前治療方法較多,如運動療法、物理治療、腰圍固定、牽引、針灸推拿、藥物治療等,但療效不確切,存在不同的副作用[2]。我們采用鰻魚降鈣素聯合自擬補腎通督湯治療腰椎管狹窄癥55例,與單純常規(guī)治療比較,效果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腰椎管狹窄癥110例,隨機分治療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齡35~76歲,平均(55.6±8.2)歲;病程2~8年,平均(2.1±3.6)年。對照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齡37~72歲,平均(54.5±7.6)歲;病程3~10年,平均(3.4±4.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入選標準:(1)符合腰椎管狹窄癥診斷標準[3]:多數有慢性腰痛病史,部分患者有外傷史;多發(fā)生在50歲以上者;長期反復間歇性跛行和下腰痛;腰后伸試驗陽性;影像學檢查提示椎管狹窄。(2)有腎陽虧虛型表現:腰膝畏寒酸軟,喜揉喜按,肢冷疼痛,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腰背雙下肢微腫,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排除診斷:排除合并有肝腎及心腦血管等嚴重疾病患者,對本藥過敏者,不同意使用本治療方案者及病情危重或合并骨折、腫瘤及脊柱結核患者。
兩組均常規(guī)予消炎止痛、肌松、營養(yǎng)神經治療及腰椎牽引。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鰻魚降鈣素針20U,隔天1次,肌內注射,連注1個月;再加口服自擬補腎通督湯(藥物組成:熟地黃15g,淮山藥18g,山萸肉10g,枸杞子、炒杜仲、懷牛膝各15g,獨活6g,桑寄生15g,炮穿山甲5g,制鱉甲10g,制龜甲10g,炙甘草6g。),1天1劑,分3次飯后30min服用,連服1個月。
觀察指標:治療1個月后應用JOA評分[4-5](15分法,共15分)進行主觀癥狀(9分)、臨床體征(6分)評分。主觀癥狀包括:下腰痛(3分)、腿痛和(或)麻木(3分)、步態(tài)(3分);臨床體征包括:直腿抬高試驗(2分)、感覺障礙(2分)、運動障礙(2分);分值越大說明病情越輕。JOA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5-治療前評分)]×100%,≥75%為優(yōu),50%~74%為良,25%~49%為一般,<25%為差。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療效標準[6]治愈:臨床癥狀消失,陽性體征消失,學習、生活、工作不受影響;好轉:癥狀基本消失,陽性體征基本消失或減弱,學習、生活、工作稍受影響;無效:經1個月正規(guī)治療,癥狀和體征改善不明顯。
3.2 兩組患者JOA改善率比較治療1個月后治療組JOA積分改善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575,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腰椎管狹窄癥患者JOA積分改善比較(例)
3.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z=-2.785,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腰椎管狹窄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中醫(yī)無“腰椎管狹窄癥”的病名,根據臨床表現將腰椎管狹窄癥歸屬“痹癥”、“腰腿痛”等范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腰腿痛的描述,從中醫(yī)病因病機學分析,其發(fā)病內在原因為先天腎氣不足、勞役傷腎以及腎氣虧虛;外在原因為不斷遭受外傷,長期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三邪侵襲。主要病機為腎氣虧虛不固,風寒濕三邪阻絡,導致氣滯血瘀以及營衛(wèi)不得宣通,以致產生腰腿痹阻疼痛?!吨T病源候論·腰腳疼痛候》云:“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于風冷,風冷與正氣相爭,故腰腳痛?!惫试摬俦咎摶虮咎摌藢嵵Y,發(fā)病部位往往在腰椎管以及病患的下肢,發(fā)病部位與腎以及督脈密切相關[7]。故治法多以補益肝腎壯骨、祛風除濕散寒、活血化瘀止痛及通督等為主。腰椎管狹窄癥的發(fā)生多與血循環(huán)障礙、壓迫及炎性介質刺激等因素相關。神經根因受壓產生水腫,而水腫形成與壓迫產生的速度和營養(yǎng)供給障礙有相關性,血液循環(huán)障礙是引起間歇性跛行的主要原因,Sutton-Tyrrell等[8]認為,狹窄的脊椎椎管可導致相應截面以下的脊髓壓力升高,當這種壓力超過馬尾靜脈壓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靜脈回流,從而導致神經根或馬尾的缺氧及淤血,雖然壓迫和血液循環(huán)障礙不會直接導致疼痛的產生,但可引起局部充血和水腫等炎性反應,從而釋放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致痛作用的物質,如白介素三烯、緩激肽組織胺以及前列腺素E1和E2等。
降鈣素是甲狀腺內的濾泡旁細胞分泌的激素,是一種由多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物質,是人體調節(jié)骨鈣代謝的重要內源性激素。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高鈣血癥、骨轉移性腫瘤等。Sahin等[9]報道應用降鈣素治療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機制之一為降鈣素通過“血液分流”使骨骼組織血液減少,增加有效的神經組織供血;另一可能機制為降鈣素對硬膜外軟組織有強力的擴血管作用。周中等[10]認為降鈣素對下丘腦中的受體具有強大的中樞鎮(zhèn)痛作用,同時可能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產生抗炎作用。上述研究為臨床運用降鈣素治療腰椎管狹窄癥提供了理論依據。鰻魚降鈣素對受體的結合部位的親合力比哺乳類的降鈣素強,故其作用效果更強,時間更持久。
本研究根據中醫(yī)辨證施治原則自擬補腎通督湯,以炮山甲、制鱉甲及制龜甲為君藥,軟堅散結;牛膝既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通經脈而利關節(jié),桑寄生合杜仲補腎壯腰,腎氣足則骨壯,肝氣充則筋強;熟地黃補精益髓;獨活具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之功;山萸肉滋補肝腎;枸杞子及淮山藥補益脾肝腎三臟;炙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具活血通督,補腎益氣,活絡定痛之功效,可使部分患者免除手術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鰻魚降鈣素結合中藥治療腰椎管狹窄癥可以增加患者腰部活動度及減輕腰腿痛癥狀,對神經源性損傷的恢復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1]李永津,許鴻智,陳博來,等.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療效比較[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1):190-193.
[2]RadcliffK,KeplerC,HilibrandA,etal.Epiduralsteroidinj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less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Spine PatientOutcomes Research Trial[J].Spine(Phila Pa 1976),2013,38(4):279-291.
[3]施杞,王和鳴.骨傷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167.
[4]HiokiA,MiyamotoK,HosoeH,etal.Cantilever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for uppe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mimimum 2 years follow up)[J].Yonsei Med J,201l,52(2):314-321.
[5]鄧小川,楊傲飛,何承建.盤龍七片配合腰椎小關節(jié)松解治療風濕痹阻型腰椎管狹窄癥[J].中國骨傷,2014,27(10):833-837.
[6]蘇琦,陳慶法.凱時聯合甘露醇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20):2499-2500.
[7]楊詩輝.辨證治療腰椎管狹窄癥36例[J].河南中醫(yī),2012,32(2):208.
[8]Sutton-TyrrellK,NajjarsS,Boudreau RM,etal.Elevated 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a marker of arterial stiffness,predicts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well-funtioning older adults[J].Circulation,2005,111(25):3384-3390.
[9]SahinF,YilmazF,KotevogluN,etal.Theefficacyofphysical therapy and physical therapy plus calcitoni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J].Yonsei Med J,2009,50(5):683-688.
[10]周中,朱亞亮.降鈣素在治療腰椎管狹窄癥中的應用[J].頸腰痛雜志,2010,31(4):269-270.
(收稿:2017-01-13修回:2017-02-28)
book=680,ebook=48
浙江省中醫(yī)藥科技計劃項目(No.2015ZA200)
浙江省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骨傷科(瑞安325200)
陳圣華,Tel:1386770018;E-mail:13867700018@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