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德
“知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面對學習任務繁重,升學壓力沉重,生活節(jié)奏緊張的高三學生,班主任引導學生保持愉悅的學習心態(tài),是使學生保持高水平的探索狀態(tài),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的有效手段。善于引導學生保持愉悅的學習心態(tài),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使學生清醒認識到學習是人生的必修課
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具有發(fā)達的四肢和強健的體格僅僅是具備了較好的自然屬性,自然屬性是人存在的基礎,但人之所以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會屬性。只有具備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質,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才能說是具備了較為完備的社會屬性。人作為社會存在只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同時符合社會需要才能避免“殘疾”。然而兩種屬性之中社會屬性比自然屬性更重要,而社會屬性還要基于人特有的生物特性:使用工具和科技手段、善于學習和運用知識……所以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是社會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
胡適曾說過,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你使它具有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從人生意義的角度看,學習是使人生充滿意義的手段;人不光是享受生活,而活著本身便是一種責任,人生要具備承擔“責任”能力,必須不斷學習。所以學習是人生的必修課,每位同學如果不想使自己成為生理健全而心智殘疾的人就必須不斷學習;要想使人生有意義,要具有肩負生活、家庭、社會責任的能力,也必須學習。
二、幫助學生分析學習無趣產生的原因
學習是每個人不可回避的話題,是全社會、全人類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墒?,我們的學生為什么會出現學習的痛苦和煎熬?為什么會產生對學習的恐懼?厭學的根源又在哪里?
缺乏信心;吃不了苦;積聚不了注意力;學習熱情的淡化;價值取向的偏差……這些都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如果快樂學習,這些都可以克服。那么什么是快樂?卡耐基說:“快樂并非取決于你是什么人,或擁有什么,它完全來自于你的思想?!弊屛矣靡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問題:19世紀末的一天,德國著名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在牙痛、妻子又面臨生孩子這種煩躁、焦急的心境折磨下,對瑞典青年學者阿列紐斯寄來的論文不屑一顧、毫不客氣地扔進了紙簍,而幾天之后,妻子順產一可愛孩子,他的牙也不痛了,又從紙簍里撿起那篇論文審讀,才發(fā)現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學術觀點──電離學說。1903年,年輕的阿列紐斯因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梢娦木硨θ硕嗝粗匾?,連諾貝爾獎都差點被壞情緒扼殺在搖籃中。
著名作家王蒙指出,中學生要“快樂學習”,只有在學習中收獲快樂,才能把學習中的被動變?yōu)橹鲃印V逃椅簳f:“快樂學習就是以苦為樂,引導出學習的樂趣。學習不是為了受罪,它是為了充滿希望的明天。憑著這一點認識,我們就能樂觀地面對學習上的困難。當你達到了這一境界,你就從學習中找到了樂趣,你也就能夠學得更好?!爆F在很多學生都抱怨學習壓力大,承受著老師和父母不能理解的痛苦。有些學生認為學習太無味了,太苦了,沒有娛樂新聞的刺激,沒有歌聲的美妙動聽,整天擺著個苦瓜臉。
三、積極引導學生快樂地學習
既然學習是社會對人的必然要求,具有不可回避性,在這個認識的前提下,我們只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中體味快樂。
那么怎樣才能快樂地學習呢?
首先思想上要提高認識。清醒地認識到不是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處于被動地位,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我們要善于變被動為主動。人天生存在著發(fā)展需求,在認知方面,就是求知欲。求知欲的滿足是相當快樂的事情。
其次快樂學習是有規(guī)劃的學習。沒有規(guī)劃,一團亂麻,連自己掌握哪些,沒掌握哪些,都不能區(qū)分開來,這會導致大量的無效學習,并造成畏難情緒。只有看到自己該學些什么,能學些什么,理出一條脈絡來,那才可能做到有規(guī)劃。建議按照系統(tǒng)學習法畫出系統(tǒng)樹,這樣對知識點就能夠一目了然了,沒有人能永遠按照事情的輕重程度去做事,但按部就班地學習,總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相對有計劃地學習,做到學習任務日清、周結、一月一回顧,杜絕將問題擱置一旁,遇到問題應當馬上解決或作出決定,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量減少“沒做什么”在生活中的存在以減輕思想負擔,遏制疲憊、煩惱產生的源頭。
第三轉變觀念,真切認識到學習的快樂。經常給學生講為什么有學生肯在別人休息的時間里刻苦學習呢?因為他們認為:學習的快樂是精神上的快樂,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不斷發(fā)現新的有趣的東西,不斷地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學習過程是愉快的,學習的結果也是愉快的。學習本身是一個堅持的過程,不做題、不動腦筋想問題,想學到知識、提高能力是不可能的,我做出來了,我就快樂了,成功的快樂。
第四快樂學習要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并認為,這就是自己的成功。有成效的學習往往更容易讓人開心。對自己的不斷鼓勵能夠積累起信心面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zhàn)。點滴的積累并不是說平時的軌跡不可見。而是要放大這種積累,要自己內心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覺。
第五教會學生學會放松,解除疲勞。讓每位學生明白:每天日出日落,周而復始,快樂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我們?yōu)槭裁匆ネ纯?;放松是一天,緊張也是一天,我們?yōu)槭裁匆ゾo張。每天晚上做一次總的反?。合胂胱约焊杏X有多累,如果覺得累,那不是學習的緣故,而是我的學習方法不對。學會正確衡量自己的學習,不以自己的疲勞程度去衡量學習成效,要認識到一到晚上覺得特別累或很容易發(fā)脾氣,就知道今天的學習效率不高;學會放松自己,每天在特定的時間(睡覺前)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太陽底下松弛的睡貓。
教會學生快樂地學習,要學生不斷地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學會了很多知識,我很快樂。只有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的不可回避性,才能將一個人內心的恐懼轉為奮斗,才能克服學習中的任何障礙;只有使學生領悟到快樂使源于心境,疲憊、煩惱不是因為你在做什么,而是源于你還沒有做什么,才能使學生不因讀書、聽課、作業(yè)而煩惱;教會學生自我松弛,才能將緊張、疲憊化為烏有。學生真正領悟到快樂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就會希望自己快樂;領悟到緊張是學習,松弛也是學習,就會在學習中學會使自己松弛。從而使學生保持高水平的探索狀態(tài),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的有效。
讓我們一起學習快樂,一起快樂學習,一起快樂地編織著未來,享受美好生活。
(作者單位:湖北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43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