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毅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行藥物化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中藥丸劑治療,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和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的血糖(134.66±17.79)mmol/L、癌胚抗原(18.72±10.06)mmol/L、補充體C3(108.06±3.48)g/L和糖類抗原(24.42±10.87)U/L相比較對照組血糖(186.24±20.57)mmol/L、癌胚抗原(27.37±11.37)mmol/L、補充體C3(112.24±4.81)g/L和糖類抗原(39.24±12.63)U/L的臨床指標改善明顯提高(P<0.05);研究組臨床療效的有效率82.50%(33/40)高于對照組的47.50%(19/40)的概率(P<0.05)。 結論 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通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有效抑制病灶擴撒,控制患者血糖穩(wěn)定,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原發(fā)性肺癌;糖尿??;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05-02
原發(fā)性肺癌發(fā)生在支氣管黏膜的上皮組織,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由于患者血糖不穩(wěn)定手術風險較大,臨床可以采用化療聯(lián)合中藥丸劑輔助治療加強治療效用,研究針對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治療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在52~76歲,平均年齡為(60.14±5.36)歲,TNM分期,Ⅱ期13例,Ⅲ期19例,Ⅳ期8例,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為(11.52±4.67)歲;研究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在48~72歲,平均年齡為(58.71±6.62)歲,TNM分期,Ⅱ期15例,Ⅲ期18例,Ⅳ期7例,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病程為(12.05±4.23)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通過靜脈滴注進行保肝、止吐和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照組在入院后行化療方案,選取吉西他濱每療程1 000 mg/m2靜脈滴注30 min,8 d 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4周重復1療程。研究組在對照組西醫(yī)化療的基礎上加入中藥丸劑(國藥準字Z11020073)口服。3 g/次,2次/d,配合消渴丸(國藥準字Z20043399)4顆/d,3次/d,控制血糖指標。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通過羅氏Cobas E411型電化學反應的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器檢測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和糖類抗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的血糖和補充體C3的變化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評估患者的臨床療效,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完全緩解例數)/總例數×100%[1]。
1.4 統(tǒng)計方法
研究數據均以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用均數±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組間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形式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變化,研究組的血糖、癌胚抗原、補充體C3和糖類抗原相比較對照組臨床指標改善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臨床療效的有效率82.50%(33/40)高于對照組的47.50%(19/40)的概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支氣管阻塞導致的肺部炎變、局部肺氣腫和病灶周圍組織浸潤性的病變,患者機能衰退反應緩慢,臨床診斷通過X線檢查、細胞學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
消渴丸是補益劑有益氣生津和滋養(yǎng)腎陰的功效,主要成有黃芪補氣和地黃清熱配合葛根生津,玉米須消腫,南五味子滋腎,天花粉瀉火,山藥補脾益腎,格列本脲降血糖[2]。消渴丸的中藥成分改善腎功能,西藥成分調節(jié)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胰島素分泌障礙。記錄結顯示,研究組治療后血糖(134.66±17.79)mmol/L高于對照組(186.24±20.57)mmol/L的血糖指標。西黃丸是清熱劑有消腫散結和清熱解毒的功效,氣芳味微苦,可以消除患者癌腫,主要成分有天然牛黃、制劑乳香、醋制沒藥、麝香[3]。研究組治療后癌胚抗原(18.72±10.06)mmol/L優(yōu)于對照組癌胚抗原(27.37±11.37)mmol/L的臨床指標。分析原因可能是,西黃丸有強力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抵抗腫瘤生長,巨噬細胞活性得到激活,促進生成干擾素降低癌胚抗原。牛黃具有很好的清心解毒功效,味甘性涼,抗炎保護肝臟,強化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乳香性溫味辛微苦歸心、脾、肝經,行氣活血增強功能代謝;沒藥是橄欖科中藥植物,醋炙炒至表面有光澤味苦微辛,具有散瘀定痛緩和瘀血阻滯的作用;麝香是消腫鎮(zhèn)痛的中樞神經興奮劑,性溫味辛有特殊的濃郁香氣,驅散組織郁結對氣管平滑肌有松弛的作用[4]。
研究結果指出,研究組臨床療效的有效率82.50%(33/40)高于對照組的47.50%(19/40)的概率。注化療用藥吉西他濱具備廣譜的抗腫瘤活性,但是對胃腸道造成傷害出現嘔吐和惡性的反應,會降低免疫力抑制血小板和白細胞生長,出現貧血暈眩的情況[5]。中藥丸劑西黃丸藥性溫和,和西藥相互制約,緩和對細胞組織傷害,保護肝臟功能和骨髓,阻斷腫瘤形成新生細胞。化療配合中藥丸劑治療可以減輕患者機體腫瘤負荷,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顯著降低患者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的水平指標[6-7]。受時間和例數的因素限制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毒副作用反應有待臨床藥理學實驗進一步探究和驗證。
綜上所述,原發(fā)性肺癌合并糖尿患者病通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病灶擴撒,控制患者血糖穩(wěn)定,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和糖類抗原水平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和細胞吞噬性,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洪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放療后急性放射性肺炎32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7,49(2):27-29.
[2] 郭小芳,李平.非小細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放射性肺炎的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5):760-762.
[3] 王瑞麗.化療聯(lián)合健脾補肺湯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對患者毒副反應、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19):68-71.
[4] 李壽杰,陳高峰,付嘯風.扶正消瘤湯聯(lián)合吉西他濱與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5):1912-1914.
[5] 尤杰.六君祛痰解毒湯聯(lián)合GP化療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14(1):88-91.
[6] 全紅艷, 田媛, 郝建峰.DC-CIK聯(lián)合化療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 2016, 31(4):604-606.
[7] 李峰, 俞力超, 蔣志華,等.老年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處理——附35例報告[J].新醫(yī)學, 2007,38(5):323-324.
(收稿日期: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