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成林,朱傳敏,龔小霞
(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東城新院,湖北孝感432001)
甘露醇與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效果分析
冷成林,朱傳敏,龔小霞
(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東城新院,湖北孝感432001)
目的探討和分析甘露醇與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效果。方法選取70例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5例,對對照組患者進行甘露醇注射液治療,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分析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14%)與對照組患者(85.71%)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藥物起效時間、藥物高峰時間、藥物持續(xù)時間、藥物降壓幅度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應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要比應用甘露醇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臨床效果更佳。
甘露醇;吡拉西坦;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
顱內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容易出現(xiàn)顱內壓升高的情況,如果對患者的處理不恰當,有可能會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帶來不良的影響,目前,臨床上多對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進行脫水治療,降低患者的術后高顱內壓[1-2]。本文對于甘露醇與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效果進行一定的研究與探討,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于本院就診和接受治療的70例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的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3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24例,女11例,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55.23±1.18)歲,病程2.51~6.73個月,平均病程(5.24±1.21)個月,其中,存在腦膜瘤的患者有26例,存在膠質瘤的患者有9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12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55.24±1.16)歲,病程2.52~6.74個月,平均病程(5.25±1.20)個月,其中,存在腦膜瘤的患者有25例,存在膠質瘤的患者有10例。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和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性別占比、平均年齡、文化程度、所患有疾病的類型與病情的程度等因素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
1.2 方法對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治療,對患者靜脈滴注125 mL 20%甘露醇注射液,在10 min內完成注射,每隔8 h注射1次,共治療6 d;對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使用吡拉西坦注射劑治療,對患者靜脈滴注100 mL 20%吡拉西坦注射液,在10 min內完成注射,每隔8 h注射1次,共治療6 d。
1.3 評估標準分析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和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治療效果、藥物起效時間、藥物高峰時間、藥物持續(xù)時間、藥物降壓幅度及不良反應情況,其中,治療效果的評定方法為,顯效:接受治療之后,患者的顱內壓降低75%以上;有效:接受治療之后,患者的顱內壓降低50%~74%;進步:接受治療之后,患者的顱內壓降低20%~49%;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顱內壓降低20%以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對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對比,組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顱內壓降低情況比較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藥物起效時間、藥物高峰時間、藥物持續(xù)時間、藥物降壓幅度與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對比,組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上意義。見表2。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顱內壓降低情況比較(x±s)
2.3 兩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對照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低鉀血癥,研究組沒有患者出現(xiàn)低鉀血癥,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衰竭、心絞痛等不良反應,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與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對比,組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上意義。見表3。
表3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高顱內壓是接受顱內腫瘤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常常出現(xiàn)的一種并發(fā)癥,對于患者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所以,對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進行有效的脫水治療十分重要,可明顯降低患者的術后高顱內壓,有助于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術后恢復[3]。
目前,臨床上多對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使用甘露醇和吡拉西坦進行脫水治療,其中,甘露醇可通過滲透作用促使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腦組織進行脫水,明顯降低患者的顱內壓,然而,當大量使用或者長時間使用甘露醇治療時,有可能會使患者體內酸堿電解質的平衡發(fā)生紊亂,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4-5]。吡拉西坦也是通過對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進行高滲脫水而降低患者的顱內壓,治療效果較好,而且比較安全有效[6]。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P<0.05);研究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藥物起效時間、藥物高峰時間、藥物持續(xù)時間、藥物降壓幅度分別與對照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梢姡瑢︼B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應用甘露醇注射液與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均可降低顱內高壓,治療效果較好,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而且,與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治療相比,使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的效果更佳。
[1]江鋒,鄒武,劉連喜,等.20%吡拉西坦在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 (35):6898-6900.
[2]徐景衛(wèi),郭偉峰,黃遠權,等.吡拉西坦注射液和甘露醇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7 (12):58.
[3]劉文明,陳騰,王新宇,等.吡拉西坦注射液和甘露醇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 2011,16(4):230-231.
[4]潘薇,潘俏鳳.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中應用效果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3):70-71.
[5]田強,郭啟,趙梅星,等.甘露醇與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療效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4,9(12):1650-1652.
[6]陳向榮,高忠恩,張海珠,等.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3,26(15):6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