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編者精挑細選的,它們不僅值得學生閱讀學習,品味,還是學生模仿的范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指導學生讀入手,以讀促寫,以寫助讀等等,這樣教學,讀寫互促,學生的寫話能力也一定會隨之得到極大提升。
一、從讀到寫,仿寫句子
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文中的好句子進行反復誦讀,以讓學生真正理解句子意思,體會其中表達上的妙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領學生進行仿寫,那么,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一定會得到大提升。
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北京》一課時,課文結尾有這樣一段話:北京真美??!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在教學這段話的時候,為了使學生真正讀出對北京的熱愛之情,感受到那種美好的情感,在教學的時候,筆者首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把這段話多讀幾遍,讀出感情和味道來,在學生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教師再趁熱打鐵:這樣的句子描寫多美啊,我也想寫一句這樣的話。為了降低學生寫話的難度,教師又特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這樣的范式:——美啊!我————。這樣一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光讀懂了課文,而且還掌握了寫話的基本方法,學生學習效果顯著。
上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時候,不光注重了對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指導,而且,從讀到寫,教師也能夠及時抓住這有利的時機,讓學生進行寫話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寫話能力也定然會得到明顯提升。
二、從讀到寫,仿寫片段
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讀入手,讓學生真正明白教材中的每段話主要寫的是什么,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仿寫,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學生的寫話水平也會得到極大提升。
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第四冊《葡萄溝》一課時,課文中有一段關于葡萄的描寫特別精彩,文中是這樣描寫的: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讓你吃個夠。在教學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能夠學會對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進行描寫,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反復朗讀這段話,并且說說這段話里寫的是什么,自己知道了什么。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課文,知道了課文先告訴我們葡萄種在什么地方,接著又描寫了葡萄是什么樣子的,最后,又寫了作者對葡萄的贊美等等。在此基礎上,在學生通過朗讀真正感受到葡萄美的基礎上,教師再鼓勵學生用這種方法描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水果,這樣教學,在仿寫中,學生定然會覺得寫話簡單輕松極了。
上例中,教師主要根據課文的性質特點,精心選擇了教材中有價值的段落讓學生進行仿寫,這樣教學,由于有了一定的范式作為基礎,學生在仿寫的時候,就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為提高寫話水平奠定了基礎。
三、從讀到寫,仿寫課文
在低段課堂教學的時候,對于文中結構比較鮮明的文章來說,教師不光要讓學生學會朗讀課文,理解內容,還要引導學生能夠從布局謀篇的立場上引導學生仿寫課文,從而使學生的寫話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假如》一課時,課文主要以想象的形式表達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作為一首兒童詩,全文共四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都是以“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為開頭,以作者的美好愿望為結尾,整個兒童詩兒童化口吻明顯,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學生喜愛,不僅是指導學生朗讀訓練的佳篇,而且也是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的良好素材。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指導學生朗讀入手,熟讀成誦,以讓學生能夠掌握這種兒童詩的基本描寫范式,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仿寫。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紛紛以“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展開大膽地想象,他們想到了很多,很多……學生的想象大都與他們熟知的事情有關,這樣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的寫話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升,進而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隨文仿寫不僅是學生寫話的開始,更是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課文的性質特點,從讀入手,讓學生反復朗讀,以使學生能夠讀懂內容,讀出情感,在此基礎上,再鼓勵學生進行仿寫訓練,這樣教學,以讀促寫,讀寫互促,學生的寫話能力也隨之得到了極大提升。
李玉梅,安徽蚌埠市勝利路第三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