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先將文題“守望__”或“__的守望”補充完整,再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題解
從“守望”的字面意思來看,學(xué)生沒有審題障礙。守望,顧名思義,即堅守希望,為了一份期待堅持不放棄初心。守望是執(zhí)著、是信念、是堅守,甚至是一種別人難以理解的執(zhí)念。但是,在這個喧囂的年代,有多少人能在時代大潮的裹挾中堅守自我,不會迷失呢?更何況那些正處在青春迷惘期的初中生!所以,初中生寫這個題目,在思想和情感層面都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要寫出有真切感受、深刻思想內(nèi)涵的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為處在這個喧囂嘈雜、急功近利心態(tài)普遍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種堅守精神的引領(lǐng)。處在青春十字路口的中學(xué)生,如何在青春迷茫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負初心,引領(lǐng)自我去發(fā)現(xiàn)與成長?這道作文題可以讓學(xué)生在思考中沉淀,無疑十分有意義。
在命題形式上,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題,如果沒有在“守望”后面加上賓語或在“
的守望”前加上定語,“守望”這個詞因為涉及內(nèi)容非常寬泛,考生難以把握。通過兩個限制語既降低了審題難度,又給予一定的選材自由度,引導(dǎo)學(xué)生們寫出內(nèi)容具體鮮活,又有獨到感悟和思考的作文。
學(xué)生例文
守望一棵桂花樹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xué)校初二 施翰林
在我家院子里,有一棵不大的桂花樹。
我從小就喜歡這棵桂花樹。雖說我沒喝過媽媽每年用這棵樹上的桂花釀的桂花酒,卻經(jīng)常聽到街坊鄰居品嘗我家釀的桂花酒時發(fā)出的嘖嘖贊嘆聲。于是,我天真地認為桂花有獨特的香甜味,像蜂蜜一樣甜美,甚至傻傻地摘了一大把,直接塞進嘴里,結(jié)果可想而知。然而這還不是我喜愛桂花樹的根本原因。小時候,我與隔壁幾個小伙伴常在院子里玩耍,捉迷藏、轉(zhuǎn)圈跑、上樹抓鳥……無論玩什么,都圍著這棵桂花樹。后來,那些小伙伴各奔東西,只剩下我一個人仍留在南京。于是,這棵樹便成了承載我童年歡樂的記憶。
每當(dāng)走近這棵桂花樹,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小伙伴們在樹下嬉戲、追逐、打鬧的場景。對我而言,這棵樹意義非凡。然而,無論如何我也沒想到,它竟然也會有變故。
一年冬天,大雪紛飛。早晨醒來,窗外的積雪很厚,大地就像鋪上了白色的雪毯,一片銀裝素裹。我打開窗戶,一陣寒風(fēng)讓我立刻清醒了。打開房門走出房間,我立刻驚呆了:桂花樹倒了!
我轉(zhuǎn)身沖進父母的房間,哭著告訴他們樹倒了。他們也很震驚,全家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雪停了,父母清掃積雪,又叫來了鄰居們,想把這棵樹重新種上,哪怕它再也不會開花了。大家都為這棵樹感到惋惜,于是齊心協(xié)力又把它植入土中,也算留下希望。
樹是重新種起來了,但不知是否還能開花。父母還心存一絲希望,每天都給桂花樹澆水,經(jīng)常施肥。或許這也只是他們的習(xí)慣罷了。那時的我不相信心愛的桂花樹就這么死掉,每天放學(xué)回家都會去看它,祈禱它能活過來。
時間在流逝,日復(fù)一日,我一直守望著這棵桂花樹,盼望著它開花,不愿放棄。
有一天,我放學(xué)回到家,發(fā)現(xiàn)桂花樹的樹枝上發(fā)芽了——不錯,已經(jīng)人春了。我激動不已,興奮地告訴了父母。街坊鄰居們聽說了,也圍著桂花樹嘖嘖稱嘆:“沒想到這棵桂花樹還能活過來!”秋天,大伙兒又喝上了桂花酒,香甜的氣息彌漫開來,這陣陣酒香又讓我回到了童年……
只要有了守望,就有了希望。
教師點評
簡潔直白的開篇頗有大家風(fēng)采,讓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的散文《秋夜》的開頭:“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p>
這是一個孩子和一棵桂花樹的故事。故事里有香甜的桂花酒,有孩子們在桂花樹下嬉戲玩耍的快樂場景,也有與童年玩伴離別的傷感。小小年紀就品嘗了人生的悲歡離合,這使得文章在質(zhì)樸的文字背后有一種打動人心的情韻。不要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少年的憂傷最打動人心,因為這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
但文章不僅限于抒情。一場大雪給桂花樹帶來厄運,它在一場暴風(fēng)雪中倒下了。這棵桂花樹能在人們的期望中活下來嗎?能為人們再奉獻香甜的桂花酒嗎?故事給出圓滿的答案,也使文章主題得以升華——是守望、是希望讓桂花樹復(fù)活。桂花樹的故事結(jié)束了,帶給我們的卻是人生的思考與回味。
這篇考場作文得了27分(滿分30分),我卻給它打26分。文章以敘述和桂花樹之間的故事為主,對于寫作主體桂花樹的形象還缺乏生動細膩的描寫,這是美中不足。但囿于考場作文的寫作時間和字數(shù)限制,這點缺失仍瑕不掩瑜。
(易新)
黑白琴鍵上的守望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xué)校初二 呂春逸
我被鎖在一間房子里,和我在一起的,是一架鋼琴,上面堆著厚厚的考級指導(dǎo)書。天天在同一問房子里,守著一排黑白色的玩意兒沒命彈,我覺得枯燥、煩悶極了。
我本來喜歡彈鋼琴,可我討厭只為證明自己達到怎樣的水平而天天練習(xí)取悅評委的考級。我喜歡的,并非是彈奏鋼琴的藝術(shù),而是玩鋼琴。我沒有耐心去看那一行行、一頁頁極復(fù)雜的音符,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就退縮、就逃避。我覺得,那即將到來的考級就要吞噬我。
我頹唐地趴在琴鍵上,琴鍵發(fā)出一陣噪音。我胡亂翻著書,最終翻到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上面的音符密密麻麻的,一個個就像拖著尾巴的小蝌蚪,嘲笑我只顧娛樂,沒有識譜的耐心,更沒有勇氣練習(xí)演奏。
我每天都盼望著從這個枯燥的世界中解脫出來,晚上十幾分鐘的讀書時間對我來說更幸福。我站在書架前左翻右翻,鬼使神差地拿出封面印有貝多芬像的《名人傳》……
這是一個內(nèi)容沉重的故事,講述了貝多芬的生平以及各種思想。我每天都在想,貝多芬那么小就被鎖在家里,他就沒有消極沉悶的時候嗎?他就不覺得枯燥嗎?中年以后耳朵逐漸失聰時,他就不覺得悲苦嗎?可他依然集畢生精力創(chuàng)造樂曲,天天與鋼琴待在一起——
他到底在黑白鍵上守望著什么?
我將《悲愴奏鳴曲》放在琴架上,領(lǐng)會著每個音符再演奏:我清楚地體會到深入心底的悲憤;一段舒緩的旋律,似是為后面的激憤積蓄力量,慷慨激昂的旋律越來越壯烈,最后一個和聲是爆發(fā),震撼人心。
我想我明白了。
他雖然一生不幸福,只有無限的悲苦,但他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化悲苦為力量、為動力的源泉、為心靈的樂章、為黑白鍵上的音符、為震驚世界的曲目……他在無盡的深淵中守望著可能永遠無法到來的曙光,他因此而偉大!
我的日子比他幸福得太多太多。我有太多的光明與快樂。我決心沉浸在每段樂曲中,感受音樂的靈魂、感受音樂的心靈。我也決定,一定要通過這次考級,因為這才是檢驗付出與收獲的標準,就像貝多芬一樣,他所有的名聲與成就都是在一次次堅持不懈地付出后才得到的。我還決定——
我要在黑白琴鍵上,與貝多芬一起守望,守望每一道曙光。
教師點評
是什么讓一個孩子一直守望?
在這樣的疑惑下,我們看到了一本書、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對一個孩子的精神引領(lǐng)。我又想到一個時常思考的問題:怎樣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我再次得出同樣的結(jié)論:一個孩子的自身經(jīng)歷,和他對這份經(jīng)歷的感受和思考,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學(xué)鋼琴,不僅是學(xué)習(xí)樂器的表演技藝,這段經(jīng)歷更是珍貴的財富——在學(xué)琴、悟琴中成長,品味人生。
(易新)
守望那片星海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xué)校初二 包琳瑋
小時候,南京的天比現(xiàn)在藍,夜晚的天空里雖談不上星海,但也有幾十顆星星掛在天上,那是童年的美好幻想萌發(fā)的地方。
隨著年齡增長、學(xué)業(yè)繁重,我越來越少關(guān)注這些?,F(xiàn)在偶爾望望夜空,很少能看見星星了。夜就像一塊漆黑的巨幕,籠罩在城市的天空,看不見半點星光。
暑假旅游時,才真正看見了星海。那天乘著游輪,在海面上航行了一天,海岸線早已消失,四面所見只有海、海和海。天色漸暗,吹著海風(fēng)遠眺,天空上綴滿星辰,就像將一把銀粒拋灑在黑幕上,美得令人窒息。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星海、星辰大海。遠處,海天連成一片,不見盡頭;近處,星空與大海交相輝映,令人感動。
幾天前一個剛下過雨的夜晚,我在小區(qū)里散步。一個小孩子興奮地大叫:“媽媽,天上有五顆星星啊!”興奮的語氣打斷了我的心緒。模模糊糊的夜空里孤零零地散落著五顆星星,這光亮很微弱、很單薄,無法承受童年的星空;無法承受童年的遐想;無法承受那份小小的守望。
過去的星星去哪兒了?是霧霾擋住了星光,還是化作霓虹燈光降落在城市中?
我想守望記憶中的那片星光、那片星海,也許有一天,它們還會回來。
教師點評
康德說,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深深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看到本文標題,我的眼前一亮,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康德的這句話。小作者的困惑也勾起我們對星空的懷想,帶給我們思考?!靶切侨ツ膬毫耍俊薄笆庆F霾擋住了星光,還是化作霓虹燈光降落在城市中?”這疑問令人迷茫失落,希望星空能早些回到我們的頭頂上,回歸我們的視線里。
獨特的角度、深邃的思考,是這篇作文的最大亮點。而對于童年記憶中的美麗星空缺乏更生動細膩的描寫,使文章內(nèi)容略嫌單薄。
(易新)
片段
我凝望著這棵柏樹,千百年來,這棵象征著孔子思想的柏樹屹立不倒,傲視風(fēng)雨,究竟是為什么?為了見證奇跡的實現(xiàn),為了守望夢想的圓滿!這份守望有多少心酸苦楚,有多少情義寄托,又有多少希望期許。千年風(fēng)雨,沖淡了光陰,卻沖不掉圣賢的夢想。如今,儒家文化名滿天下,甚至流傳海外,圣賢的志愿早已實現(xiàn)。如果他泉下有知,必定感到欣慰吧!
步出孔廟,我再次回望這棵偉岸的柏樹,它顯得更加蒼翠挺拔。這棵柏樹一定和他的靈魂連在一起,守望著孔廟,守望著神州大地,守望著儒家文化,守望著久遠的夢想與現(xiàn)實!
——南京師大附中樹人學(xué)校初二 仇若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