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萍
漢語我們的母語,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接觸漢語知識,語文應該是學生們所熟知且感興趣的學科。我們認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應該感到輕松、愉快。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文卻沒有我們所預想的那樣簡單,許多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不感興趣,語文成績在所有學科的成績當中也比較差。這和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分不開的。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的強調(diào)升學率,注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只是向?qū)W生灌輸語文知識,語文學習成為了字詞的學習,以及對文章的機械分析。面對這樣的語文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語文學習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和色彩。
小學是進行系統(tǒng)學習的開始,如果在小學時期就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就很難順利進行下去。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語文教學在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教師要以新課改的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使用新課改下的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作為教學的目標,只有以新課改為指導,才能夠激活語文課堂教學,讓語文課堂恢復應有的生機。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當中,人們的智力會得到最好的發(fā)揮,潛能會被挖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重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思考、愛提問,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他們進行壓制,只是引導他們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去學習,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認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擺正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教師也是課堂教學中的普通一員,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之上。教師在教學時只有和學生平等相處,才能夠營造出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才能夠放松心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每個學生的地位也是平等的。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關注。愛玩、調(diào)皮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不能因為小學生的天性就給他們貼上壞孩子的標簽,經(jīng)常對他們進行批評、斥責。長此以往,小學生就會背負嚴重的心理負擔,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面對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課堂教學時一定不會主動學習,課堂氣氛也不會活躍。對于學生,教師要寬容,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個性發(fā)展,不管在什么情況之下,教師都有信任他們,鼓勵他們。即使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也要心平氣和的進行引導。這樣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建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和藹可親、語調(diào)柔和,當學生取得進步時不要忘記給學生一個贊許的眼神、親切的愛撫。教師要和學生之間建立起融洽、信任的情感紐帶,利用巧妙的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到輕松、自由,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種氛圍當中敢想、敢說、敢做。
二、講解教學的技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活躍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講解教學的技巧,讓學生感到學習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語文學科的特點,根據(jù)教學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點撥,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只有教師的教學方法得到,教學技巧靈活,就一定能夠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極佳效果。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他們對事物的感知還不是十分清晰。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小學生去思考、去探究,激活語文課堂。例如:在學習《藍樹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平時看到的樹葉都是什么顏色的?同學們看到過藍樹葉沒有?這里的樹葉為什么是藍色的?”再如:在學習《秋天的思念》這一課時,教師同樣可以提出質(zhì)疑,引導學生思考:“本文中的作者會思念什么呢?他為什么會有所思念?為什么還是秋天的思念呢?”通過教師的引導,為學生指出了明快的方向,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都積極探索,期望得到答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到及時引導之外,還要做到適時的點撥,經(jīng)過教師巧妙的啟發(fā)和點撥,會讓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恍然大悟的感覺。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會看到“落葉在林中飛舞”這一句。同學們都感到意境很美,但是卻不知如何表達。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適時進行點撥。教師可以發(fā)問:“葉子像什么一樣在飛舞?”學生們馬上就說出了:“蝴蝶?!蓖瑫r在頭腦中展現(xiàn)出一副畫面,感受到小興安嶺的美麗。
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提高學生的能力離不開活躍課堂的創(chuàng)建。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激活課堂教學,挖掘?qū)W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不斷把新課標落到實處,才能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進程,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