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潤堯
摘 要:在初中政治這門學科中,由于涉及知識主觀性比較強,而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的進步,學生們在信息化普及的當下,知識的獲得變得非常容易,因此,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接受知識感覺到不滿。如何面對這些思維活躍的現(xiàn)代學生,如何讓我們的政治課堂引起學生的興趣呢?
關鍵詞:興趣;政治;情境;氛圍;語言
由于全球信息化的進一步加速,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相當多,報刊、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無處不在,學生在玩的同時也能獲得知識,這種在愉快的心情下獲得知識的方式比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課方式的效率要高得多。學生對所看、所聽的東西感興趣,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成績,這就形成了教師在課堂上講,進行“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聽,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滿足不了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進步速度了。所以,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目的,就要注意發(fā)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沒有興趣,學生的主動性就會大大降低,自然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了,因此,還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使得課堂效率不高。
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地幫助與鼓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樂于學習,勇于探索。那要如何在政治課堂上調動學生的興趣呢?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新課標的新理念的支持下,與學生進行交互式的合作學習方式,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做法上,筆者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對教師的知識魅力進行展示,在知識的挖掘中實現(xiàn)興趣的激發(fā)
學生都是喜歡那些功底扎實、知識淵博、談吐風趣的政治老師,而不喜歡那些經(jīng)常訓人而又孤陋寡聞的老師。教師應具有雄厚扎實的“說、聽、寫、讀、教、評”等各方面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熟練駕馭和運用,達到觸類旁通、廣征博引,妙趣橫生,深入淺出的效果,讓學生津津有味的去聽講,從而更好的對學生在政治學習方面的興趣加以提高。比如在對社會主義基本國情這一節(jié)內容進行學習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如果你當了市長,針對當前我國的具體情況,你會怎樣做呢?”通過學生的討論,進行大膽設想,確保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同時聯(lián)系到環(huán)境、人口資源、生產(chǎn)力發(fā)展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且應站位國家領導人的角度,充分考慮國家社稷,確保氣氛熱烈、思維活躍,在深入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大激發(fā)。
二、確保師生關系融洽,以增強情感的交流
古人云“尊其師、信其道、成其才”師生之間應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確保做到互相理解、尊重、支持,和諧相處,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中,才可以使得學生心情得以放飛,并更好的活躍其思維。教師應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心,通過親情來確保其心扉得到滋潤,將微笑帶入到課堂中,鼓勵學生能夠各抒己見、大膽開口、暢所欲言,從而實現(xiàn)情感的交流,激發(fā)初中生在政治學習方面的興趣。
三、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興趣
政治課的教學有它獨特的特點,它沒有語文課文那樣生動的語言,也沒有理化那樣明了的圖形,有的只是死板的文字。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功能,有效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擴大學生的視野,深化知識層次,培養(yǎng)學生樂于思考、善于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感情充沛,用情合理
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倪萍最大的特點就是煽情,雖然有時會讓人覺得有點做作,但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人說:“教學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會不失時機地采取“感情教學”。
2.豐富課余活動,師生互動教學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面對素質教育,我們更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在政治教學中每講一個問題,總是請學生自己舉例,自己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引出主題。例如在講“我國普及義務教育”時,我先讓學生以自身的體驗告訴我什么是義務教育。有的學生回答是九年教育,有的說是中小學教育,也有的說就是上學。然后我讓學生自己分析他們的答案。經(jīng)過討論,學生終于明白“義務教育就是初等小學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共九年,又稱九年教育”。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中我還采取“辯論會”“圖片展”“名人名言搜集”“詩歌朗誦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
3.從身邊事講起,讓學生學會感悟生活
我在講課時對于書本上的一些例子并不細講,只是讓學生去看,相反總是去找一些與學生、與自己利益最為緊密的例子。例如在講“努力塑造良好性格”時,我為了告訴學生雖然家庭不能選擇,父母不能替換,可是我們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我給學生生動地講述了電影《燭光里的微笑》,孩子們聽得很認真。講完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眼睛亮晶晶的,還有一部分人握緊拳頭,看來他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那我還等什么呢,直接講方法不就得了。通過這種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體驗到了生活,懂得了尊重與理解,學會了謙讓與寬容。
思想政治課能否取得較佳效果,關鍵在于能否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而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也正是堅持啟發(fā)興趣教學的客觀要求。如果能在教學中切實做到貫徹啟發(fā)興趣教學法,不但能夠防止“填鴨式”教學方式的侵擾,而且能夠使思想政治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既教書又育人,不斷提升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