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武英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對小學數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期間不僅應傳授數學知識,而且應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數學教師應樹立現代化教育理念,積極引導小學生思考數學問題,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學教學;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充分遵循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構建生活情境,將學習到的知識點運用于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能基于數學視角思考問題,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一、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較為廣泛的內容,也是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目標。數學科目中涵蓋大量的邏輯知識,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中還需要聯系舊知識,在解題時可以考慮多種方法,能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因此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設置科學的教學計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評價學生的唯一指標成了考試成績,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常常產生厭學心理,對其今后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在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生通過運用邏輯思維,能高效掌握推導知識,增強對知識點的印象。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行業(yè)的競爭究其本質為高素質人才競爭,高素質人才能為企業(yè)帶來很多效益。學校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造價值具有密切聯系??v觀小學課程體系,數學課程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最佳學科。因此小學作為構建個體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二、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1.布置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對于數學教學活動過程而言,其涉及很多思維訓練。通過數學教師的引導,能使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解題思路,從而推導出數學結論。數學體系中含有很多數學公式、數字符號等,為了使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教師應巧妙地設置數學問題,使學生跟隨教師的講解模式來構建正確的數學思路。為了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解經典的教學解題方法,譬如比較參照、歸納分析及歸納演繹,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解題方式,并且鼓勵學生總結解題規(guī)律,從而訓練其邏輯思維。小學正是培養(yǎng)個體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數學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小學生可以將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標注,并且在課堂中提問教師。教師在耐心解答期間,也能使更多的同學掌握這一難點,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中知識點的關聯性較強,一旦學生不能掌握某知識點時,很有可能無法理解后期的章節(jié)內容。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吸收情況,對于重難點知識,教師可以反復講解,并邀請同學們擔任“小老師”,為同學們講解解題方式。教師在作業(yè)布置期間,應充分遵循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好作業(yè)難度、量度,避免增加其心理壓力。
2.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在現代化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應積極發(fā)揮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由于多媒體內容豐富,能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度。數學教師通過整合圖片、文字、聲音等元素,有助于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譬如在“行程應用題”中,這類題目考察學生對公式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考慮變量間的邏輯性。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各對象之間的關系,數學教師可以播放與行程應用題相關的動畫講解視頻,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
3.精設數學課程,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
數學教師通過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教案,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為了鞏固復習舊知識點,數學教師可以在講授新知識時,提問學生相聯系的舊知識點,如計算公式,在互動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探索新知識的欲望。由于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小學生難以充分理解,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充足的教具。譬如在“認識立體圖形”中,教材上雖然呈現了立體圖形,但某些小學生難以理解“立體”的概念,教師通過向同學們展示相關的教具:粉筆盒、紙巾盒、圓柱杯子等,并鼓勵學生觀察觸摸教具,當小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后,能增強其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隨后教師還應講解平面圖形,通過對比兩者概念,使學生學會準確區(qū)分。當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進行分組,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并且在課堂上為同學們展示小組成果。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應提高互動頻率,對于學生回答錯誤的知識點,教師不應直接講授正確答案,而是應提供幾個要點,不斷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思考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的數學教學模式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為了激發(fā)小學生的知識探索欲,教師應構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羅愛民.數學教學中怎樣實施有效教學[J].學術期刊 《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4)
[2]王山水.基于問題教學的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J].學位論文 杭州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