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要:德育課是學校的一門文化課,也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果教師在上德育課時說教味濃,學生就會失去學習德育課的興趣。如何上好德育課就成了擺在班主任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學生德育課教學是整個社會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德育課教師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進行德育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而化學是德育的隱性課程,只要我們認真研讀教材,仔細分析,就能發(fā)現(xiàn)在教材的每一章、每一節(jié)的化學知識中都不乏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的素材,為化學教學與德育教育找到很好的契合點,為在化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可能,也為在德育課中的反滲透錦上添花。
關鍵詞:化學;德育課;反滲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增長知識和才干、養(yǎng)成正確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是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基礎的重要時期。抓好中學階段的德育和智育雙重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是時代賦予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對班主任任務作了明確規(guī)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按照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身心健康的公民。
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初步了解他們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币簿褪钦f,化學教育在德育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
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是司空見慣,教學三維目標中的第三個維度即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體現(xiàn)已經處處可見,但將化學知識反滲透到班級管理中卻鮮為人知,結合我十幾年的化學學科教學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略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美國大教育家杜威認為:“學科教學是學校德育的主要途徑?!睂W科教學的任務不僅僅在于傳授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科能力,還應該肩負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科學素質,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的使命?;瘜W是中學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化學教師既有向學生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智育教育的任務,又負有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意志、性格和品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兩者集于一身,不可偏廢,這就要求做到“三個統(tǒng)一”:即制定計劃時“教學大綱”與“德育大綱”統(tǒng)一;教育過程中“教書”與“育人”統(tǒng)一;傳授知識上“科學性”與“思想性”統(tǒng)一。班級管理的核心做法在于在德育教育中集百家之精華:貴在“滲透”教育;貴在“榜樣”效應;貴在參與“熏陶”;加強德育課教學。
德育的內容包括愛國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現(xiàn)將高中化學知識反滲透到班級管理中的相關方面做以下描述:
(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可利用化學教材緒言中,敘述了我國古代在化學方面的輝煌成就:舉世聞名的造紙、制火藥、燒瓷器,商代制造青銅器,春秋晚期冶鐵,戰(zhàn)國晚期煉鋼等實例。同學們?yōu)樯钤谶@個文明古國而自豪。但到了近代,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緩慢,在解放前甚至煤油(又稱“洋油”)、火柴(又稱“洋火”)、燒堿(又稱“洋堿”)等都要從外國進口。痛苦之感,刺痛了每一個同學的心。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德育的實質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因此在看似枯燥乏味的愛國說教中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加深同學們的愛國熱情,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
(2)對學生進行自我認識的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一般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認識,對自己不能客觀真實的看待,有的甚至目空一切,有的陷入自卑的沼澤,這就需要班主任去引導并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我。對于中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一定地判斷、認知和思維能力,但他們的認知水平并不很高,有的比較粗淺,有的甚至差別很大。而實驗是化學的靈魂,實事求是是做好實驗的保證。在電解質、非電解質這一部分教學中,在阿侖尼烏斯電解理論之前,溶液的導電性問題一直是“溶液導電性強弱,跟電解質溶液的濃度成正比”的結論為大家所公認。但是,阿侖尼烏斯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一些弱酸、弱堿的導電性不符合這一點,并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溶液越稀,導電性越強。而他的發(fā)現(xiàn)立即遭到了包括他的導師在內的一些人的反對。但是,不理解事實可以諒解,不承認事實卻是可笑、可悲的。阿侖尼烏斯做了許多實驗,證明了自己結論的正確性,并且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獎。事實終于以強大的生命力獲得了勝利。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實事求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學會用辯證觀點認識身邊的事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用以觀察事物的根本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的問題,人們一時無法理解,要正確的看待,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民間所說的“鬼火”、“天火”這些現(xiàn)象,被唯神論者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其實并不如此?!肮砘稹辈⒉簧衩?,它是二磷化四氫和磷化氫在空氣中自燃的結果。因為構成人體的化學元素有六十多種,在人和動物的體內,磷的化合物,在尸體腐爛分解時,便會產生磷的化合物(主要是:二磷化四氫和磷化氫)其中二磷化四氫很容易自燃,發(fā)出淡藍色或者淡綠色的光芒,這就是所謂的民間傳說的“鬼火”;“天火”是易燃物較長時間放置,在不通風的環(huán)境下進行緩慢氧化放出熱量,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而引起的自燃現(xiàn)象。奧秘被解開,同學們既覺得化學知識有意思,又學會了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和分析事物,從而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知識在班級德育教育中反滲透,一定要深究教材所具有的思想素質,以化學雙基知識為載體,寓思想性于知識性之中。點撥引導,反饋求新,思想教育必能產生實效,“德育之園”必能集百花中的化學之花,結出累累碩果,達到知識與德育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陳小萍.在化學教學中進行德育的幾點嘗試[J].思想理論教育. 2007(20)
[2] 施華.在化學學科德育中構筑學生的科學觀[J].思想·理論·教育. 2006(08)
[3] 路菲.寓德育于化學教學之中[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 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