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靈+何坤云
驕陽似火的七月,荔枝紅了、西瓜甜了、茵紅李脆了……合江縣?;⒂^光家庭農場處處是村民忙碌的身影。農場主趙從虎蹲在西瓜地里,連著敲了幾個西瓜,禁不住笑容滿面:“好瓜,又是一個豐收年!”
合江縣是農業(yè)大縣,荔枝、真龍柚、金釵石斛種植面積分別達到30.6萬畝、30.8萬畝、5萬畝。隨著產(chǎn)業(yè)的不斷壯大,家庭農場這類新型農業(yè)主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由于受交通、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影響,許多家庭農場面臨發(fā)展后勁不足的困難。2016年以來,合江縣出臺一系列助推村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措施,推行“村支部+集體公司+供銷社+家庭農場+農戶(貧困戶)”模式,形成了多贏局面。
?引領發(fā)展,黨支部巧解難題
“福虎觀光家庭農場建在佛蔭鎮(zhèn)將軍湖村9組,是2011年鎮(zhèn)上‘以地招商引進的農業(yè)產(chǎn)業(yè)開發(fā)項目。這里山高路陡,土地荒蕪,租金相對便宜,我流轉了550畝地種西瓜、栽荔枝、養(yǎng)土雞?!秉h員農場主趙從虎,創(chuàng)業(yè)之初躊躇滿志,但很快便遇到了麻煩:由于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沒賣出去的西瓜只好虧本送農民;農戶人心不齊,有的不肯租地,有的鬧著要漲價;資金、土地、技術、管理、銷售樣樣令人頭疼。
“將軍湖村是省定貧困村,貧困人口有241戶812人,貧困發(fā)生率達17.4%,2014年村集體收入才3000多元?!贝妩h委書記陳永會比趙從虎更著急,好不容易辦起的家庭農場眼下卻生存艱難,該如何發(fā)展村集體經(jīng)濟和帶領群眾脫貧奔康?
2016年,借著合江縣大力發(fā)展村集體經(jīng)濟的東風,將軍湖村黨委探索“1+1+1+N”方式領辦家庭農場,由村集體公司、供銷社、家庭農場與N名貧困黨員群眾入股,共同承包經(jīng)營2000畝家庭農場,抱團脫貧。其中,將軍湖村集體公司占股30%、佛蔭供銷社占股30%、家庭農場占股30%、流轉土地的黨員群眾占股10%。
“表面看來,農場主的利潤少了,但風險也明顯降低,經(jīng)營難度小多了?!壁w從虎說。
?“包賺不賠”,確保群眾收益
發(fā)展方案定下來了,具體實施并不容易。首先,村集體經(jīng)濟入股家庭農場資金哪里來?“除了縣上支持的兩萬元啟動資金,村黨委還整合黨員精準扶貧項目資金,將‘一事一議項目硬化2.7公里道路折算為股金;修建蓄水池、安裝自來水管網(wǎng)等設施建設,也折算為股金。”村主任丁永明介紹,還有統(tǒng)一流轉土地的費用,愿意將產(chǎn)業(yè)扶持金、小額信貸入股村集體經(jīng)濟公司的貧困戶資金,其他想入股村集體經(jīng)濟公司的黨員群眾的眾籌金。
我們采訪時注意到:供銷社占了30%的股金,為什么要把供銷社作為一支主要力量?
“首先,在資金方面有保障,土地租金的給付就是由供銷社先行墊支的。其次,供銷社統(tǒng)一供應種子、化肥等,從產(chǎn)地直接到消費終端,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第三,通過供銷社的電商平臺、銷售渠道,可以有效提升農產(chǎn)品流通服務水平。”陳永會算得很“精”。
“家庭農場,不能光有‘場,沒有‘農,否則會讓群眾‘竹籃打水一場空。”在村黨委一班人看來,如果家庭農場不能確保群眾收益,就沒有達到支部領辦家庭農場的目的。那么,群眾的收益究竟咋樣呢?
為了保障群眾收益,村集體公司與村民簽訂合同集中流轉土地,使村民搖身一變成為了?;⒂^光家庭農場的股東。分紅了,他們按照占比收益;虧損了,他們照樣領取土地租金?!鞍嵅毁r”的買賣,吸引了很多群眾參加。
8組貧困戶黃成銀拿出一個舊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寫著幾行字:流轉土地1.2畝,每年租金486元;三年后分紅,土地流轉農戶共占10%股份;三年后分紅,貧困戶可分得村集體收益的40%;三年后分紅,土地流轉農戶可分得村集體收益的30%?!柏毨羰芤嫣貏e大,凡是流轉了土地的貧困戶都會有四筆收入進賬,以前簡直不敢想?!?/p>
農戶受益多多,農場主也可以輕裝上陣了。趙從虎一心撲在了家庭農場上,過去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盈虧都是自己買單。如今,村集體公司收益、供銷社收益、 土地流轉群眾收益,全都與經(jīng)營狀況息息相關?!艾F(xiàn)在有村黨委幫助調解糾紛、化解矛盾,我的主要精力就是把家庭農場經(jīng)營好,大家能分紅,這才是硬道理。”
截至目前,村集體公司的年收益達到了10萬元左右,福虎觀光家庭農場也被評為“瀘州市先進家庭農場”,成功帶動12戶貧困戶脫貧。
?脫貧致富,黨員示范在前
如今的?;⒂^光家庭農場已初具規(guī)模,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的從虎山莊已修建完工,450畝茵紅李果實掛滿了樹梢,500畝桃樹、梨樹明年將開花結果,生態(tài)釣魚池可容納30多名釣友,農戶在果園里忙碌著……雖然還未到三年分紅期,但支部領辦的家庭農場所帶來的短期效益已然明了,“短期效益+長期分紅”模式使福虎觀光家庭農場已成為將軍湖村脫貧奔康的重要載體?!叭甑姆旨t之約,我這個黨員農場主要盡全力交上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壁w從虎的眼里寫滿堅毅。
?;⒂^光家庭農場只是將軍湖村黨委抓黨建促精準脫貧的一個縮影。5組貧困黨員匡思明,去年初領辦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一年下來養(yǎng)雞鴨100多只,種植荔枝30株,養(yǎng)蜂10余箱,養(yǎng)魚2畝,家庭純收入達2萬余元。
一走進匡思明的“地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果樹和“嘎嘎”叫著散步的鴨群,還有成群飛舞的蜜蜂。摘掉“貧困戶”帽子的匡思明沒有忘記黨員的責任,他把養(yǎng)蜂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有養(yǎng)蜂意愿的黨員群眾……在他的帶動下,周邊已有6戶群眾開始養(yǎng)蜂。
“我這個小家庭農場,雖然不能帶動幾十上百人就業(yè),但是能讓大家明白‘不等不靠不要才是最好的致富之路?!焙涂锼济饕粯?,合江縣許多擺脫貧困的黨員農場主開始帶動更多貧困群眾投入脫貧攻堅,充分發(fā)揮了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全縣決勝脫貧摘帽的攻堅之年,合江縣通過支部領辦家庭農場模式,初步形成了貧困黨員和群眾共同入股參與脫貧、共享項目收益的脫貧奔康局面。目前,64個貧困村黨支部已領辦134個家庭農場,助力越來越多的貧困黨員和群眾告別貧困。(作者單位:合江縣委組織部)(責編:周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