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彬
文學教育對于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所謂的文學修養(yǎng),其實就是指學生所掌握的文學知識,對于社會以及人生的了解,通過文學作品高手社會當中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需要去遵守的規(guī)則,最終培養(yǎng)自身高尚的道德境界。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是一些好的文學作品,使得學生的文學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都得到了提升,這也是文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隨著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流當中,我們國家的文化不可避免的要與西方的文化進行交流以及融合,所以,在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教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對于西方文學教育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西方國家,文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后,文學教育成為了當時德國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被德國的教學學者譽為綜合教育,通過文學教育,會涉及到歷史知識、地理知識以及語言知識等多方面的教學。后來這種通過文學作品進行的綜合教育被西方國家廣泛接納。通過文學作品進行的語言教學,非常有效的進行了教育的普及,人們通過閱讀這些文學作品,來了解社會的思想以及文化,從西方的文學教育歷史角度上來看,文學教育有效的提升了當時人們的文化素質(zhì),同時也證明了在當時,文學是語言表達的一種比較高級的形式。
在我們國家,西方的文學作品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種是用來配合語言教學,另外一種是為了了解西方的文化。但是客觀的來說,西方的一些文學作品,對于綜合素質(zhì)的教育價值要遠遠高于配合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學生通過閱讀好的文學作品,可以有效的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yǎng),同時文學作品也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通過文字接觸到西方的文化,美麗神秘的大自然,通過閱讀西方的文學作品來感受各種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感受作品當中主人公的愛恨情仇,勝利和失敗,從而使得學生們對于人生的洞察力變得更加敏感和深刻。
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們意識到生活中互相包容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同情心和愛心。通過閱讀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能夠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化,了解各種不同性格和類型的人,通過閱讀和了解,使得學生學會在日常的生活中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和語言,感受到自己受到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增強學生的包容能力。如果學生們喪失這種包容心,那么在當前要求競爭、實際的社會環(huán)境當中,非常容易讓學生們變的冷漠。而文學恰恰能夠改變這種情形,為學生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帶來好的影響。
西方的文學教育并不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而是能夠通過對于文學的感受來培養(yǎng)學生多種方面的能力,在閱讀西方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去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才能夠充分理解文學作品,通過結(jié)合學生個人的經(jīng)歷,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一般來說,學生在閱讀西方文學作品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幾項因素。
首先,要考慮到語言因素,雖然很多優(yōu)秀的西方文學作品都翻譯成了中文,但是即便是容易理解的句子,學生們也不一定就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例如這部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罚鶓玫恼Z言都是非常淺顯易懂的,但是其中深刻的含義是學生們很難去理解的,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和講解。
其次,要考慮到文化因素,每一種文學作品都能夠引起一部分讀者的共鳴,對于我們國家的學生們來講,可能浪漫主義題材的文學作品能夠激發(fā)他們更多的共鳴。上述這些關于文學教育的理念,都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為主要目的。在應用文學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來提供相應的文學作品,只有把握好這一點,才能真正的起到培養(yǎng)學生們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目的。
目前看來,我們國家和西方的文化正在走向融合,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本文通過對中西文學教育的發(fā)展進行簡介,同時對于文學教育的具體意義和作用進行分析,最后對西方文學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正面影響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理解中西文學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