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常熟高新園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常熟 215500)
[摘 要]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在不斷推進,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也在同步實施,在這樣的趨勢下,職高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為了改變職高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及解決存在的問題,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也應該推陳出新,實行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職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探討在新理念下的職高體育多元化模式的建立的意義和應用策略。
[關 鍵 詞] 新理念;職高體育;多元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75-01
職高與普通的高中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唯一不同的就是職高注重的是學生技術與職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體育是職高教育的核心內容,對學生的體質的鍛煉有重要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殚_放、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再過渡到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轉變不僅提升了教學的理念,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概念
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非常單一的,而多元化是根據(jù)教學的目標、內容和對象,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其目的是為了迎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
二、新理念下的職高體育多元化教學模式建立的意義
(一)提高職高體育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職高體育教學中,上課的模式和流程都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在課堂上占據(jù)主導地位,學生的練習都是在教師的示范和糾正下進行,在溝通方面也大多數(shù)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中發(fā)表個人的意見,而學生大都是聽從教師的見解。因此,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產生興趣。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教學手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教學活動的展開也會變得更加順利,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二)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
體育教學雖然不是一門主要課程,但是體育運動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密切關系。所以,在職高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這一門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通過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新理念下的職高體育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建立策略
(一)適當激發(fā)學生潛能
人的潛能是無窮的,鍛煉是激發(fā)自身潛能的方法之一,在多元化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模式,以講理論、示范操作等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而是要多讓學生去實踐、去操作和體會。因此,教師可以適當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信。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o學生施加一些壓力,因為壓力能夠激發(fā)人體的潛能。例如,在籃球課上,教師可以將學生男女分為各兩組,進行比賽,因為人都是有好勝心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四組的成員都是不服輸?shù)模枷電Z得最后的勝利,所以,無論是在傳球還是運球、投籃等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比平常練習的時候更加用心,而且爆發(fā)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比賽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實踐告訴學生比賽的規(guī)則,讓學生自己操作,那么學生會對籃球的知識規(guī)則等會更加明白,同時對籃球技術也會掌握得更好。
(二)加強合作意識
要在職高體育教學中展開多元化教學模式,其前提是需要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有強烈的合作意識,每個學生的思想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有些學生之間可能存在矛盾,有的學生對教師也存有偏見,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會配合、不愿配合等情況,但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慢慢融合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和默契,對以后的教學會更有幫助。
(三)在新理念下加強學生的鍛煉意識
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更多學生放棄了鍛煉,對體育這門課程也漸漸淡忘,所以,想要全面展開多元化教學模式,必須把學生的鍛煉意識調動起來。教師可以通過目前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把鍛煉的重要性通過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體育教學有重新的認識,同時把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滲透到課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鍛煉意識,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
體育課程在教育的發(fā)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學生和教師都應該積極地開展這門課程。職高體育的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更加充實,同時也能夠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教師應該多結合學生的特征及其他因素,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并在教學道路上不斷創(chuàng)新,尋求更有效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李丹.試論新課程理念下中職學校體育課的改革思考[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5(2):92-93.
[2]胡劍.基于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的高校籃球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12):50-51.
[3]陳淑賢.新課程理念下職高體育教學模式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31-32.
[4]王成希.堅持生本教育理念開展個性體育教學:對新課程理念下職高體育教學的實踐和思考[J].新課程(中旬),2014(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