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慧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摘 要] 哥白尼,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此外他還是神父,也是教會法博士。在哥白尼之前,教會統(tǒng)治著歐洲的文化認知和科學知識。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地心說”是普遍被教會與人民所認可的。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不僅挑戰(zhàn)了教會的權威,而且改變了當時人類對地球和自然的認識,也改變了人類認識宇宙的觀念。
[關 鍵 詞] 哥白尼;學說要點;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25-01
一、哥白尼生平簡介
哥白尼全稱是尼古拉·哥白尼,生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蘭的一個富裕家庭。18歲時于波蘭的克萊考大學學習醫(yī)學,在這期間對天文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23歲時來到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yī)學和神學。哥白尼在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德·諾瓦拉那里學習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有關希臘的天文學理論,這為哥白尼以后的天文探索之路奠定了重要基礎。
哥白尼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首要的身份便是神父,也是一名教會醫(yī)生,而他對天文學的愛好完全出于自己的熱愛。在學習了希臘的天文學理論后,便確認了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轉的這個觀點。哥白尼并沒有把天文學作為自己的主業(yè),而是利用業(yè)余時間觀測天文現(xiàn)象,實地測量天文數(shù)據(jù)。40歲的時候在朋友之間散發(fā)一份簡單的手稿,初步闡述自己的觀點;后經(jīng)過兩年的實地觀察和精密計算,他完成了天文學著作——《天體運行論》。而他的著作中數(shù)據(jù)精準,與現(xiàn)代儀器測量的結果只有極小的誤差。作為一名天主教徒,他害怕自己的學說被教會反對,雖然在60歲時在羅馬做了有關日心說的一系列演講,但是卻一直沒有公開發(fā)表自己的著作。臨近古稀之年才決定發(fā)表《天體運行論》,但是由于當時教會力量強大,“地心說”深入人心,沒有出版商愿意出版他的著作,直到生命垂危之際才收到出版的樣書,便與世長辭。
二、哥白尼學說的要點
哥白尼的主要學說觀點,體現(xiàn)在其著作《天體運行論》之中,先后論述了“宇宙是球形”“大地也是球形”“天體的運動是均勻永恒之圓運動或復合運動”等問題。同時指出天體的這種旋轉運動對于球體來說是有固定性質的,因為物體的運動特點是由其形狀決定的,球這種形狀的特點是簡單,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是高度對稱的,旋轉時不能將各部分相區(qū)別。而且球體形狀也正是旋轉作用本身造成的。
在書中第一卷第十章中,哥白尼正確地將行星以及地球繞日運轉軌道進行排列,并簡單地記載了這些排列順序。這張我們現(xiàn)在看似普通的天體運行圖,在當時卻是人類認識宇宙的一次巨大飛躍。哥白尼在書中詳細地講解了地球的三種運動,自轉、公轉、赤緯運動所引起的一系列自然現(xiàn)象,比如,歲差現(xiàn)象、月球運動、行星運動,以及金星、水星的緯度偏離和軌道平面的傾
角等。
天體運行論主要闡述了“日心說”,即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月球圍繞的中心,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轉。“日心說”的觀點有下面幾種:(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頭放一根豎直桿,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桿頭降低,直至全部消失。(2)地球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多,所以不可能存在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3)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且不動,地球及其他星球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在之后的科學發(fā)展中,我們的認識已經(jīng)有了更大的進步: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太陽也在運動。“日心說”最重要的意義是動搖了神學基礎,打擊了“地心說”傳統(tǒng)觀念,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于近代科學的起源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啟蒙了人們的思想。
教會認為哥白尼的學說觸犯了基督教的教義,是不合理的,因此哥白尼的學說遭到了天主教會的極大反對,他的著作被列為禁書。但是時間是可以檢驗真理的,隨著科學水平的發(fā)展,人類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哥白尼的學說得到了更多科學家的繼承與發(fā)展,并且在日心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產(chǎn)生了新的宇宙觀點。1882年,羅馬教皇不得不承認哥白尼的學說是符合社會道義的,并且教會也不在把這本書當作禁書。
三、哥白尼學說的意義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轉變了人們長久以來的觀點: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都在圍繞地球轉動?!叭招恼f”不僅是一場宗教革命,同時也改變了整個人類的自我認知。哥白尼的“日心說”,不僅對科學界震撼極大,同時也在哲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原來地球是繞別的星體轉動的,人類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偉大,打消了當時人們自滿的情緒。所以,這個學說發(fā)表之后,人們對自己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既認識到大自然的美妙,也認識到大自然的偉大。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使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時,他也用這本書向封建教會發(fā)出了挑戰(zhàn),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脫離出來,從而推翻了長期以來居于宗教統(tǒng)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xiàn)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在當前我國科學精神亟待弘揚、科學創(chuàng)新亟待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重溫哥白尼革命促進思想解放的歷史意義,對全面塑造科學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價值。
參考文獻:
[1]朱健榕.哥白尼學說在當時影響了誰[J].科學與社會,2002(2):22-24.
[2]蔣道平,徐飛.從哥白尼革命看科學精神的塑造:寫在《天體運行論》發(fā)表470周年之際[J].科學學研究,2013,31(9):1281-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