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香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教科體局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000)
[關 鍵 詞] 微課設計;教學改革;微課制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56-01
微課初階于微博,2008年,美國圣胡安學院正式提出微課觀念。微博以其互動性和介入性強、信息傳播速度快、方向精確的特征,在我國迅速地掀起了一場大張旗鼓的“微”高潮,拉開了“微”時代的序幕。2011年,廣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先生將“杰出課例片段”演變晉升為微課,因此微課也應運而生。
一、微課的設計
(一)目的要明確
每堂課都會有目的,而微課的目的更具體更明確,做到一課一得。
(二)對象要分明
學科部分的微課對應不同的學生,微課不僅應有學科學段的分別,同時還要有統(tǒng)一學科學段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諸如小學語文詞語教育,不同學段要求也不同。第一學段只需懂得,重在累積;第二學段達到了解,重在領會關鍵詞語抒發(fā)情誼的感化;第三學段要能單獨推測,分辨領會情緒色彩背后的抒發(fā)態(tài)度、用意與成效。同一個數(shù)學知識點,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教授的方式以至內容應當有所差別,進行個別化教學,這也是契合微課理念的。
(三)內容要精煉
由于微課時間短,內容選擇就要精煉。要選好知識點,知識點可以是要點、難點、疑點,也可以是課本說明注解、題型精講、考點總結;還可以是要領教授、經(jīng)驗講授等技藝方面的常識講授和展現(xiàn)。因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對不同題目產生疑惑,于是從個性化學習的角度來看,只要學生有可能會不明白的內容或習題等,都可以制作成微課。
一節(jié)微課的教學效果怎樣,知識點的分析、選擇非常重要。在計劃每個微課時,要慎重選擇知識點,并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剖析和處理。要求選擇的知識點十分鐘內就能夠講授透徹,十分鐘內講不完的,還能將知識點依照一定邏輯分解成很多個小常識,但每一個小常識要相對獨立,使它們更符合講授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學習起來可以取得一舉兩得的成效。
此外,微課作為一種媒體,實質的計劃要適當利用多媒體特色,關于不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的內容,創(chuàng)造的成果也可能是徒勞的。同時也會使講授過程平淡無奇,學生失去學習欲望。因此微課主題應適當使用多媒體表現(xiàn)為圖形,豐富多彩的動畫,有聲音的視頻。
(四)流程要簡明
不管微課是五分鐘還是十分鐘,都要有流程,時間短決定流程必須簡明,但也要有開課、講授、小結等流程。因此在切入課題時要迅速,收尾也要快捷,把時間留給中間環(huán)節(jié)。切題的方法和途徑是新穎、快速、緊湊。能夠選用以下幾種方法切題:(1)設立一個標題引入課題。(2)從之前的基本內容引入課題。(3)從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引入實際問題。(4)進入主體。(5)成立疑問句,懸念成話題。
在微課設計的流程中,小結是必不可少的,要快捷,它是對內容要點的歸納、強調。好的微課小結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實質的記憶,便于加深學生印象。
二、微課的制作
(一)制作方式
制作各種微型課程,教師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常用的包括:(1)攝像機,錄像機(主要用于DV)拍攝的教師講解一些知識,或者拍攝一個解決問題的程序。(2)數(shù)碼手機拍攝,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微課的制作,這種拍攝簡單易行,實效快捷。(3)記錄屏幕軟件錄制,選擇一個好的屏幕錄制軟件,根據(jù)PPT的內容進行講解。(4)可汗學院形式,一種直接有效快速的制作微課形式,能夠用單一的錄屏軟件加手寫板和繪圖軟件,教師邊講解邊示范。(5)錄音課堂錄音,在專業(yè)教室錄制微課,如“微”課堂,微課高質量錄音。當然,做微課的方法有很多,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教師和使用的信息設備可以選擇不同的制作方法。
(二)制作步驟
微課制作主要步驟如下:(1)選擇合適的制作方式。(2)教學內容策劃,包含講授情境設置,課本題目剖析,問題提出與解決,教情學情分析,課件的制作等。(3)準備工具,包括照相機,電腦,錄音軟件和麥克風。(4)微課錄音,盡可能地用無線專業(yè)耳機夾箍,其頻段幾乎不受外界噪聲等無線系統(tǒng)的影響。(5)微型課程編輯。制作好微課后,需要進行記錄過程中的意外干擾優(yōu)化或刪除,還有一些需要開始結束的微類處理等。
影響微課程使用結果的幾個細節(jié):鼠標不要在屏幕上亂晃;字體和后臺的色彩要搭配好;講授課程時,鼠標在屏幕上的速率不要太快;圖片應簡單,無關的圖標與教學內容、背景、教師頭等應刪除;視頻錄制環(huán)境要安靜,無噪音。
三、微課的評價
微課有課程的屬性,也有課件的屬性,即有知識性,還有資源性,所以可以有多重評判準則和要求。例如,可以使用上述幾種技術作為衡量,但核心是以下五個方面:
1.選題。并非所有的實質都要做微課,必須是要點和難點。選題不可以太大,如作文難寫。
2.策劃。要對原有的實質重新設計與構造,要顯示信息化講授設計的思維。如有的教師設計時,重點沒有針對教學內容,而是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
3.講解。要準確清楚,言簡意賅。教師應注意聲音的速度,在錄音的過程中,說話很敏捷,但面對鏡頭時心里有些緊張,語無倫次。
4.表現(xiàn)。音視頻及多媒體等技術實現(xiàn)要準確規(guī)范。如要音畫同步。
5.效果。學習者使用的效果要明顯有效。如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而不是展示老師的個人魅力。
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微型課程是一種思想改造。對學生來講,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研修,學生可按需選取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增強知識,是傳統(tǒng)講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資源拓展,是一種自主學習的模式。對教師來講,在現(xiàn)實講授中把發(fā)現(xiàn)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jīng)過制成微課,簡單適用,自身便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能有效激勵教師的業(yè)務發(fā)展,并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