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建筑材料質量檢測中的不足以及信息技術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并針對材料檢測問題提出了部分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材料;信息技術;檢測
1我國建筑材料質量檢測過程中的不足
1.1取樣方法不當
目前我國建筑材料種類繁多,實驗人員在對建筑材料檢測時,應根據材料自身的強度、功能,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檢測人員在取樣時,應嚴格遵循取樣要求,進而確保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尤其是水泥材料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應避免抽樣方式取樣。由于多方因素極易對水泥造成影響,在對水泥檢測完畢后還需定期進行復檢,但從現實情況看來,大部分施工單位往往未進行此項工作。
1.2材料貯存難
因為建筑工程師中往往需要不同品種的建筑材料,所以施工單位通常會采購較多的原材料。不同的生產企業(yè)生產的建筑材料會存在較大差異,施工單位通過采購使用不同企業(yè)的建筑材料,降低企業(yè)的施工成本,實現經濟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材料種類多樣、材料差異性較大導致材料貯存難度高。一旦建筑材料貯存管理不當,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極易受潮變質,對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結果影響較大。
2信息技術在建筑材料檢測中的應用
2.1收樣、采集
采用信息技術對建筑材料收樣是指參考數據的委托單,由專業(yè)人員負責數據信息檢測工作,利用信息技術對建筑材料檢測系統加以完善。同時,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科學性,為后續(xù)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通過信息技術采集檢測數據,采集信息的標準性不容忽視,所以信息采集人員因使用精度高的數據采集設備,還需集中管理收集不到的信息數據。對于已采集的信息,檢測人員需使用專業(yè)軟件檢驗、核對信息的真實性。信息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提高數據采集的真實性與科學性。
2.2數據處理
信息采集、數據分析、生成報告是數據信息處理系統的主要內容。數據處理的不同模塊之間不會互相影響,并且與處理信息大小以及處理程度有直接關系。
因此施工單位在對不同建筑材料進行檢測時,應及時更新數據處理系統。
2.3檢測監(jiān)督
施工單位還可使用信息技術對建筑材料的檢測工作進行監(jiān)督,科學、合理的監(jiān)督可以確保檢測工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一旦檢測工作出現失誤,監(jiān)督人員可以直接與檢測人員一起分析失誤原因。有關人員還可利用計算機保存材料檢測每一過程的檢測數據,為后續(xù)審核工作做好準備。
2.4數據應用
管理人員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建筑材料檢測數據庫,并且數據庫需及時收集最新資料。由于建筑材料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并且綠色材料是建筑材料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施工單位應盡量選擇綠色環(huán)保的建筑材料,并對建筑材料的質量合理地監(jiān)督與管理。
2.5數據交換
現階段我國建筑材料的檢測工作多在實驗室內進行,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yè)的廣泛應用,使建筑材料的檢測工作越來越嚴格。通過信息技術校對檢測工作,能夠確保檢測工作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提高建筑材料檢測工作的質量,降低檢測項目費用。
3改進建筑材料檢測的建議
3.1科學選擇建筑材料檢測方法
建筑材料的檢測工作需根據建筑材料的種類與對應的檢測方法進行。水泥是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水泥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拌和質量,進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水泥的質量檢測工作尤為重要。檢測水泥的過程中,檢測人員應重點檢測水泥的細度、強度、標準稠度以及凝結時間,并嚴格檢查進場水泥質量。針對出廠3個月以上的水泥,進場時必須由專業(yè)人員復檢,保證進場水泥的質量。施工單位使用水泥前,必須查看安定性檢測結果。另外,必須隨機重量抽檢袋裝水泥,避免袋裝水泥重量超差。鋼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比例較大,鋼材的檢測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即在同批次不同捆中隨機抽取樣品,并對樣品進行重量偏差、抗拉強度、屈服強度等檢測。
3.2改善建筑材料貯存條件
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貯存溫度,改善貯存條件。以水泥為例,由于水泥受貯藏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影響較大,如果濕度過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水泥變質,施工單位嚴格控制貯存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能夠有效防止水泥變質,減少建筑材料損耗。因此施工單位在存放建筑材料前應檢查其質量并加以記錄。對于存放材料的倉庫需嚴格控制倉庫溫度、濕度以及倉庫管理人員,對倉庫管理人員的工作加以監(jiān)督,并使用專業(yè)儀器實時測量倉庫溫度與濕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倉庫濕度、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此外,建筑材料檢測完畢后,檢測人員需將其放到規(guī)定區(qū)域,減少環(huán)境等因素對建筑材料的影響,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與準確性,避免質量檢測結果失效。
3.3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建筑材料質量檢測過程中,有關企業(yè)、單位須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防止檢測數據丟失。建立健全實驗室責任制度是構建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基礎。將每項建筑材料的檢測工作責任落實到每位檢測人員身上,一旦檢測結果或檢測過程出錯,便于追查原因,若發(fā)生較大的檢測事故,可對相關責任人直接問責。同時,完善實驗儀器的檢查制度與檢測人員、管理人員的考察制度,對實驗室實驗儀器及時檢查與養(yǎng)護,重視管理人員、檢測人員的專業(yè)水平。
3.4積極研發(fā)建筑材料檢測系統
互聯網服務轉換器目前已被我國多數建筑材料實驗室廣泛使用,但是其難以穩(wěn)定地傳輸檢測信息,并且傳輸過程中數據極有可能被盜取,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不高。另外,數據路徑的故障多是由數據信息量過大導致的,嚴重的可能會造成電腦故障,進而維修人員需要維修數據處理系統、儲存路徑以及電腦?;诖?,企業(yè)積極研發(fā)建筑材料檢測軟件能夠提高檢測結果的精確度,減少檢測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丟失情況,提高實驗信息數據的傳輸效率。
4結語
綜上,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重要內容,不容忽視。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工作不僅影響建筑工程質量,而且與建筑工程使用者的人生安全與財產權關聯較大。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建筑材料檢測中,可以保證建筑材料檢測工作的可靠性與科學性,提高質量檢測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周慧媛.淺析信息技術在建筑材料檢測與實驗室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5).
[2] 學農,潘龍,諸葛福香.試述建筑材料的檢測及控制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5(34).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30319820929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