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萍 唐瓊
【摘 要】 本文在闡述說課定義與類型、內容與技巧的基礎上,論述了說課作為教學研究活動對高職教師的現(xiàn)實影響意義:推進教學工作的提升說課有助于教師學科知識的增長;說課有助于教師職業(yè)技能的提升;說課有助于促進教師對教育成果的積累;說課有助于完善教師多元評價體系。以期引入專業(yè)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觀念。
【關鍵詞】 說課;高職教師;現(xiàn)實影響;意義
近年來,我國目前對說課的研究開始處于漸進階段,深入的研究、系統(tǒng)的分析和全面的開展還需進一步做出有益的探索。說課已然成為了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的“香餑餑”,它成為了如今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教學研究工作的一種新形式,不但令教學研究工作煥發(fā)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自我反思從而達到提高其理論及實踐水平的效果,真正起到了推動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實質作用。
一、說課的定義與類型
1、說課的定義
“說課”,就是教師在對教材、大綱進行充分的深入研究后,口頭表述其對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設計及理論依據(jù)的過程,然后由專家或同行共同點評,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探討和師資培訓的教學研討活動。
說課的總體思路是“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敖淌裁础敝攸c在于厘清課題、主旨和教學內容,對教材開展分析;“怎么教”應表明教學方法、學法并展示教學手段、描述教學過程,其中包括課堂教學結構、步驟、各環(huán)節(jié)中師生互動的活動的安排,全面展示課堂教學內容;“為什么這樣教”應提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理論依據(jù),其中囊括了教學大綱內容、教材內容、學科理論、教育學理論等各個方面。
2、說課的類型
說課往往被分為理論型和實踐型兩大類,主要的說課類型有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型。理論型說課主要突出重點理論或概念的闡述,這種說課類型在社科類教學中比較常見。針對主觀性較強的教材,通過說課環(huán)節(jié)能很好地展現(xiàn)教師教學意圖,通過測試性的說課安排,說課人和聽課人可以就本門課程進行深入地研討,說課人可以結合聽課人的評審意見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進行有效把控,對重要概念和核心理論的教學更加科學、更加規(guī)范。
(2)實踐型。實踐型說課主要突出“學”與“做”的相結合,這種說課類型在自科類教學中比較常見。突出實踐性,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安排中,應突出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結合,此時教學工具的運用、學生在實踐中的參與以及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延伸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說課的內容
1、說教材
教師要對教材的有透徹的認識和理解,在教程內容的安排都會顯得游刃有余,并制定出比較圓滿的教學方案,以期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首先是教材簡介。無論哪一門功課的教材,從其內容的涵到編排的內容都會自成體系。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準備表述出所在專業(yè)的教材整體情況,明確本課題或本章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整體情況,乃至在一個學年內教材系統(tǒng)中所處的位置及作用。
其次是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目的是在備課過程中所規(guī)劃的,需要去實現(xiàn)的教學結果。教學目標越明確、越具體、越詳盡,越能反映教師的備課準備越充分,教學方法的運用設計安排越合理。
再次是對教材的重難點分析。這對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掌握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須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按一定的方法、次序展開教學內容,在其中對重點、難點進行著重講述。
最后,可以將教師的個人觀點提出建議。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組織、調整以及對教材內容進行個性化安排的處理的地方逐步提出,在常規(guī)內容外,還可以增加一些教師的個人心得、經驗,以及對教材的觀點或是看法。
2、說教法、學法
教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方式。一般來說,說教法主要說明的內容是教學中貫徹的教學原則,選擇的教學方法(比如,以何種教學方法為主,或是為輔),采用該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和依據(jù),并對預期效果進行說明。
學法是指學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的方法和途徑。說學法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處于學習情境中去,教師為學生指導學習方法或解決學習問題所采取的策略。
教法是通過學法來展現(xiàn)和完成的,教學的全過程其實就是“教”與“學”的對立統(tǒng)一的發(fā)展過程。因此,教師應該朝著“學生如何能接受課程,教師就如何教導”,或是“教師的教導就是為了讓學生怎樣完成學習”,著力促進學生獲取知識與掌握學法相同步,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法體系,讓學法真正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3、說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連貫體,主要包括教學內環(huán)名稱、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安排等。主要展現(xiàn)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施計劃的步驟,比如,應該在哪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哪個知識點,或是訓練哪個技能、提出哪個問題、組織哪些課堂互動、組織方式的安排等等。
4、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一種經典的可視性教學信息,它是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展示需求,用文字、圖片、符號和其他可視圖標等對講授內容進行提綱式的展現(xiàn),對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等進行直觀呈現(xiàn)。結合當前電教化教學的趨勢,PPT在高職教師教學工作中已經得到了廣泛而全面的應用。PPT的每一個頁面就是板書的內容所在。在對PPT的內容設計要中對板書內容、板書設計進行規(guī)劃。
三、說課的意義
1、說課有助于教師學科知識的增長
從說課的流程來看,教師在開展說課活動之前,首先必須闡釋自己對教材的領悟,這其中就包括了說明教材大綱或課程標準中對進行說課內容的要求,例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還需說明此課內容在單元、章節(jié)、年級,甚至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
從教學理念的角度出發(fā),“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范例,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起學生認知、分析、理解事物并進行反思、批評和建構意義的中介,是安全或范例。因此,應強調教材是學生發(fā)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進行對話的‘話題。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話題本身,而是為了通過話題為中介進行交往,獲得發(fā)展”。這不僅要求教師要深刻領會教材內涵,把握課程標準,針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對握章節(jié)內容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正確解析,結合對教材的適當取舍,形成不斷開發(fā)新教材的能力。
2、說課有助于教師職業(yè)技能的提升
說課的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運用專業(yè)知識的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和內容的都要能體現(xiàn)出專業(yè)知識的運用能力。離開了理論指導的實踐,必定是一種盲目的實踐,教學正是一個蘊含著大量隱性知識的學科。教育理論無形地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之中,分分秒秒都在為教學行為開展指導服務。說課活動也正是這種通過同伴互助的互動式研究方式去提高專業(yè)技能。
說課活動過程中包含說者和評者,這就形成了同伴互動式研討的基本活動格局。在這項活動中,說課者立足于充分的準備,一來要全面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特長、教學風格,二來還需要借助著同伴或專家來參與評說,形成眾人共同研究的良好局面。教師們對所說的教學內容將通過討論,逐步沉淀、積累后達成共識,在教學各方面的技術化處理形成“優(yōu)案”,并最終共享。
3、說課有助于促進教師對教育成果的積累
教師的每一份教育成果的形成,都離不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的練習、反思、總結、提高,這需要長期的積累。
首先,說課能夠幫助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說課活動中,說課人必定會用飽滿的熱情和穩(wěn)健的心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然能得到聽者的共鳴。一旦將說課作為教學研討活動中的一項常態(tài)化的工作內容,這種積極的情感表達將一直陪伴在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里,形成一種常態(tài)化表現(xiàn),毫無掩飾地表露。
其次,說課反思能夠極大地鼓舞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教師的自主性。“創(chuàng)新”是教育不斷結出碩果的核心內容。只有堅持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工作才能持續(xù)地開展。反思型教師在反思活動中將持續(xù)為教學活動帶來新的活力,創(chuàng)造新的生機。這是一段向眾人開放自我、不斷提高、不斷學習的歷程。在這樣的創(chuàng)新實踐過程里,說課反思者通過獨立思索,不墨守成規(guī),為構建和諧課堂作出不懈努力,在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同時,定能充分自我鍛煉,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最后,說課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師的“獲得感”。尊重生命、關注個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竭追求的教育境界。它體現(xiàn)了崇高的自我價值。在說課反思過程中,教師是以一種自發(fā)的、主動的狀態(tài)進行著參與,他能看到自己在專業(yè)發(fā)展道路上的點滴進步和堅實的腳印。通過辛勤努力換來的每一分成功,都會讓教師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以“教師職業(yè)”為基礎的“獲得感”也會逐漸提升。
4、說課有助于完善教師多元評價體系
通過組織高職教師開展說課活動,其目的不僅僅在于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全面了解,更重要的是讓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并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能令高職教師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技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努力逐步去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才是說課的最終目的。因此,高職對教師說課的評價不能僅限于放在某一個知識點的評述上,而要采取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的方式,真正注重發(fā)展性評價,才能真正助力完善教師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 魯獻蓉.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說課[J].2003(7)25-30.
[2] 楊銀平.談高職老師“說課”[J].教育與職業(yè),2012(2)143-144.
[3] 羅曉杰.說課及其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05(2)40-43.
[4] 姜河,郭廷斌.說課的原則與程序結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9)37-38.
[5] 柳遂文.對“說課”的再認識[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2)46-48+55.
【作者簡介】
李青萍(1979-)女,湖南衡陽人,研究生,講師.
唐 瓊(1987-)女,研究生,講師,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