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芳香植物調(diào)查

      2017-08-09 02:19:13鄧杰明鐘象景陳新貴胡進霞
      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芳香植物種數(shù)自然保護區(qū)

      鄧杰明++鐘象景++陳新貴++胡進霞++陶君++張粵

      摘 要 為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芳香植物,采用實地調(diào)查法并結(jié)合文獻,發(fā)現(xiàn)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屬141種,約占我國芳香植物種數(shù)的20%,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種的3.917%。其中裸子植物占3科5屬5種,雙子葉植物37科89屬123種,而單子葉植物5科7屬13種。分析這些芳香植物資源的特點,并提出相應的開發(fā)利用對策。

      關鍵詞 芳香植物資源 ;調(diào)查 ;開發(fā)利用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中圖分類號 S567.9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7.020

      Investigation of Aromatic Plant Resources in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ENG Jieming ZHONG Xiangjing CHEN Xingui HU Jinxia TAO Jun ZHANG Yue

      (Management Bureau of Guangdong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uizhou, Gungdong 516001)

      Abstract Aromatic plants in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by making field visits to the Natural Reserve and consulting literature concerned. A total of 141 species of aromatic plants belonging to 101 genera and 45 famil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Natural Reserve, accounting for 20% of the total aromatic plants in China or 3.917% of the total aromatic plants in the world (3600 species). Among the aromatic plants, Gymnosperm plants had five species, five genera and three families; Dicotyledoneae plants had 123 species, 89 genera and 37 families; and Monocotyledoneae plants had 13 species, seven genera and five famil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omatic plants resources, som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aromatic plant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Aromatic plant resources ; investigation ; utilization ; Guangdong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芳香植物是指植物體某些器官中含有芳香油、揮發(fā)油或精油的一類植物[1],也叫香料植物。這些芳香物質(zhì)是植物體內(nèi)代謝過程中的一種代謝物,并由某些器官(油腺或腺毛)分泌出來。芳香植物的主要成分是芳香油,芳香油也稱精油或揮發(fā)油,是由萜烯、倍半萜烯、芳香族、脂環(huán)族等多種有機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其中萜烯類是最重要的成分。芳香油是植物體次生代謝的產(chǎn)物,也是芳香植物芳香成分的精華所在,它具有比水輕(檀香油例外),不溶于水,多易流動、具芳香氣味等特點[2]。

      芳香油是貴重的工業(yè)原料,食品工業(yè)、造酒工業(yè)、香水工業(yè)、制藥工業(yè)都離不開芳香油。人們提倡回歸自然,預防污染,對來自植物的芳香油越來越青睞。

      為摸清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芳香植物資源,以便更好地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其芳香植物資源,筆者對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芳香植物進行了調(diào)查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東經(jīng)114°19′21″~114°27′06″,北緯23°13′05″~23°19′43″,其北緣接近北回歸線。象頭山保護區(qū)位于博羅縣兩大山系之一的象頭山系的南坡,總面積1.07萬hm2。保護區(qū)主要為低山丘陵地貌。其中大部分為海拔400~800 m的山地及深切峽谷,僅在邊緣地帶有海拔400 m以下的丘陵。本區(qū)雖然為低山丘陵,但由于屬新構(gòu)造運動上升區(qū),山勢陡峻,溝谷深切,地勢險要,地形比降極大,與周圍的低山平原地貌形成極大的反差。保護區(qū)屬典型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空氣濕潤,分干濕兩季,干季短、濕季長,植物生長期長、無霜期長,風向隨季節(jié)改變,氣候垂直變化差異大,“山上山下十里不同天”等特點[3-5]。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物種豐富。據(jù)調(diào)查及有關資料統(tǒng)計,保護區(qū)共有維管植物224科866屬1 820種,其中野生維管植物達207科765屬1 621種[3],種數(shù)占廣東省野生維管植物的1/5強,包含本文的研究材料——芳香植物資源。

      1.2 方法

      主要采用實地調(diào)查法和文獻查詢法。實地調(diào)查時,對象頭山保護區(qū)的各種生境均進行了線路調(diào)查和植物標本采集,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修訂了《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維管植物名錄》。通過查詢芳香植物方面的有關文獻[1-2,6-25],將其中的芳香植物篩選出來(表2),在此基礎上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種類統(tǒng)計

      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屬141種(表1、表2),分別占象頭山保護區(qū)224科866屬1 820種的20.09%、11.66%和7.75%,約占我國芳香植物種數(shù)的20%(中國的芳香植物約70余科200余屬600~800種),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種的3.92%[6]。

      2.2 優(yōu)勢類群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芳香植物在科數(shù)、屬數(shù)和種數(shù)方面,均以被子植物占絕對優(yōu)勢,其中又以雙子葉植物占優(yōu)勢(表1)。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141種芳香植物隸屬于45個科,主要分布于蕓香科Rutaceae(12種)、樟科Lauraceae(11種)、桃金娘科Myrtaceae(10種)、傘形花科Umbelliferae(10種)、菊科Compositae(9)、唇形科Labiatae(8種)、木蘭科Magnoliaceae(7種)、姜科Zingiberaceae(7種)和馬鞭草科Verbenaceae(6種)等9科,這9科共有芳香植物80種,占總種數(shù)的56.74%,而其科數(shù)只占20%。

      2.3 含芳香油部位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141種芳香植物的含芳香油部位統(tǒng)計見表3,以葉、花、全草(全株)類占優(yōu)勢。

      2.4 部分重要芳香植物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部分芳香植物的芳香油成分及其用途見表4。

      3 結(jié)論與建議

      3.1 結(jié)論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屬141種,約占我國芳香植物種數(shù)的20%,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種的3.92%。其中裸子植物占3科5屬5種,雙子葉植物37科89屬123種,單子葉植物5科7屬13種;主要分布于蕓香科Rutaceae(12種)、樟科Lauraceae(11種)、桃金娘科Myrtaceae(10種)、傘形花科Umbelliferae(10種)、菊科Compositae(9種)、唇形科Labiatae(8種)、木蘭科Magnoliaceae(7種)、姜科Zingiberaceae(7種)和馬鞭草科Verbenaceae(6種)等;含芳香油部位主要為葉(35.46%)、花(28.37%)、全草(全株)(23.40%)、莖(22.70%)、果(15.60%)、種子(7.80%)等。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芳香植物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價值。

      3.2 建議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芳香植物約占我國芳香植物種數(shù)的1/5,超過世界芳香植物的1/26,種類較為豐富。但已被開發(fā)利用的種類十分有限。目前,被應用較多的主要有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多作為行道樹、庭蔭樹或園景樹)、陰香(Cinnamomum burmanii)(多作為行道樹)、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多作為觀葉-紅葉樹種)、忍冬(Lonicera japonica)(多作為觀花植物或藥用植物)等。但還沒有用于提取芳香油的種類。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芳香油的提取和貯藏需要一定的儀器設備和技術;另一方面,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的芳香植物分布較為星散,采收不便,規(guī)格不一,天然貯量不多。在保護的基礎上,為充分發(fā)揮保護區(qū)芳香植物的應有價值并服務于社會,根據(jù)保護區(qū)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3.2.1 應用于生態(tài)園林建設

      芳香植物均具有一定的芳香氣味,不但可使人精神愉悅,還具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等功用,如忍冬、陰香、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薄荷(Mentha canadensis)等。多數(shù)芳香植物枝繁葉茂、花香色艷、株形秀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可結(jié)合芳香植物的保健、藥用、觀賞、休閑等功能,將芳香植物應用于生態(tài)園林建設中,通過推廣,使之形成綠色經(jīng)濟增長點。

      3.2.2 通過人為栽培,擴大芳香植物的種群和數(shù)量

      基于保護區(qū)的功能和工作特點,分布于保護區(qū)內(nèi)的芳香植物只能受到嚴格保護。但是,同樣基于“氣候相似理論”,保護區(qū)的周邊應該也有類似的芳香植物,或者適合栽培同樣的芳香植物。因此,可在保護區(qū)周邊人工規(guī)模栽培芳香植物,或在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中營建“芳香植物區(qū)”等,同樣可發(fā)揮芳香植物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世林. 植物資源學[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1994.

      [2] 何明勛. 資源植物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3] 鐘象景,張 粵,鄧聲文. 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有毒植物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J]. 惠州學院學報,2016,36(6):50-57.

      [4] 柴素芬,曾令達,陳桂秋. 象頭山野生果樹資源調(diào)查[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6(13):5 410-5 414.

      [5] 鄧聲文,鐘象景. 廣東象頭山自然保護區(qū)昆蟲種類及群落組成研究[J]. 廣東林業(yè)科技,2008,24(4):30-36.

      [6] 白紅彤,dingding,于彥奇. 香遍中國 中國芳香植物的種類位居世界第一[J]. 森林與人類,2006(10):36-45.

      [7] 劉 金. 中國的芳香植物資源[J]. 中國花卉園藝,2004(10):4-5.

      [8] 劉 鵬,姚一林,陳立人. 浙江省芳香植物資源的分布及利用[J]. 浙江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3(1):51-56.

      [9] 劉志強,屠蘇莉,黃 勇. 華東地區(qū)芳香植物及其園林應用[J]. 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004,17(1):60-66.

      [10] 劉艷芬,張寶軍,程軍宏. 河北省觀賞芳香植物資源及其園林應用[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16):3973,4002.

      [11] 李昊民,李 勇,趙榮欽. 河南省芳香植物資源與開發(fā)[J].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4,20(5):130-134.

      [12] 吳卓珈. 生態(tài)農(nóng)林新產(chǎn)業(yè):芳香植物[J]. 今日科技,2005(6):11-13.

      [13] 李 飛,劉桂珍. 我國芳香植物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前景分析[J]. 科技導報,1997,(3):58-60.

      [14] 李宏星,王 云,湯曉敏. 芳香植物在江陰五星公園生態(tài)設計中的應用[J].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21(2):176-179.

      [15] 吳卓珈,徐哲民,李春濤. 芳香植物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5,33(12):2 393-2 396.

      [16] 趙立曦. 淺析芳香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 山西林業(yè),2006(4):32-33.

      [17] 林秀香,陳振東. 福建省觀賞芳香植物及其開發(fā)前景[J]. 福建熱作科技,2005,30(2):21-23.

      [18] 歐陽杰,王曉東,趙 兵,等. 香料植物應用研究進展[J]. 香料香精化妝品,2002,74(5):32-34.

      [19] 陳小玲. 觀賞芳香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與應用探討[J]. 綠色科技,2016,21:21-22.

      [20] 魏 丹,何春梅,胡柔璇,等. 廣東樹木公園芳香植物資源分析[J]. 廣東林業(yè)科技,2015,31(4):17-24.

      [21] 郝江珊,邢劍鋒,符桂嫻,等. ??谑泄珗@芳香植物種類及應用調(diào)查[J]. 熱帶生物學報,2015,6(2):180-188.

      [22] 宛 駿,龐玉新,楊 全,等. 海南島芳香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J]. 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5,17(3):276-279,284.

      [23] 姚洪源,姚洪梅,杜洪業(yè),等. 貴州三都縣木本芳香植物資源及其利用對策[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2(15):4 710-4 711,4 756.

      [24] 金英花,劉 蕊,Lee Sungje,等. 長白山區(qū)芳香植物資源及精油成分調(diào)查[J]. 延邊大學農(nóng)學學報,2013,35(2):107-114.

      [25] 鄭洲翔,周紀剛,廖文莉. 惠州芳香植物[M]. 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芳香植物種數(shù)自然保護區(qū)
      廣州城市公園芳香植物種類及應用調(diào)查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請“球”入“盒”問題八例
      請“球”入“盒”問題八例
      云南高原芳香植物精油在化妝品中的應用
      保護自然保護區(qū)刻不容緩
      淺淡黃崗梁自然保護區(qū)的資源保護與開發(fā)利用
      芳香植物的主要功能及其應用現(xiàn)狀
      觀賞性芳香植物在漯河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及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2期)2014-02-27 14:10:47
      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字期刊分類種數(shù)、印數(shù)、總印張、總金額
      阜康市| 尼玛县| 荆州市| 邵阳市| 池州市| 吉木萨尔县| 镇赉县| 奉节县| 墨脱县| 明水县| 灵台县| 房产| 金门县| 临沭县| 涿州市| 长沙市| 遂昌县| 呼和浩特市| 泰安市| 建湖县| 庆城县| 嘉兴市| 固阳县| 平安县| 麻阳| 林周县| 江华| 灯塔市| 乌什县| 垫江县| 隆尧县| 正镶白旗| 丰台区| 巫溪县| 洪湖市| 宝清县| 尤溪县| 武鸣县| 平山县| 美姑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