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澤 榮曉旭 朱國興 姜宇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 無錫 214000
我國是老年人口絕對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骨質疏松癥防治中國白皮書》根據(jù)2006年全國性漢族人群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松,有2.1億人患有骨量降低,存在骨質疏松風險;到2010年我國患有骨質疏松、骨量降低人群增加至2.8億。骨質疏松癥起病隱匿,易引起反復脆性骨折,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相關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差,副作用大,費用較高。廣場舞作為最廣泛的大眾健身活動方式之一,不受場地、人數(shù)、時間的限制,集群眾性、娛樂性和健身性于一身,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尤其是老年婦女的喜愛。本實驗通過廣場舞干預的方法,觀察其對絕經后婦女骨密度、血清骨轉換指標及骨痛的影響,驗證其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效果,探討其可能的機理,從而探究廣場舞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骨密度、骨轉化指標的影響。
臨床選擇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和查體中心體檢的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標準:①均應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進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測量,確診為骨質疏松癥;②有自發(fā)性腰背痛或負重性疼痛,疼痛等級為1級;③排除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④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腎臟疾?。虎萁肽陜任磻糜绊懝谴x的藥物;⑥平時無規(guī)律鍛煉習慣;⑦自愿接受實驗設計方案,年齡在45~60歲,50名受試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25人。兩組間在性別、年齡、身高、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無顯著性差別。
1.2.1 研究組:實施實驗前一周進行適應性訓練,主要為學習廣場舞。實驗開始階段運動強度稍低,1~2 w后逐步遞增到60%~70%最大心率,維持此運動強度。廣場舞運動時間選擇在每日晚飯后1~2 h,每周5次,每次0.5~1.0 h,兩首曲目之間原地休息30s。具體情況根據(jù)受試者現(xiàn)場自我感覺及身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實驗順利完成。實驗過程中實驗組除了按照實驗進行廣場舞運動外,不進行額外的運動鍛煉。每天口服鈣爾奇D600 mg每日1次。
1.2.2 對照組:單純口服鈣爾奇D600 mg每日1次,不作特殊干預。
骨密度檢測: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法(DXA)測定鍛煉前后腰椎L2-4、股骨頸、Ward’s區(qū)的骨密度。骨密度是指骨骼單位面積中礦物質的含量,骨礦物含量減少即骨密度下降,是骨質疏松發(fā)生的主要病理表現(xiàn)[1]。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骨質疏松診斷應用的是雙能X線骨密度(DXA)測量的標準,骨密度測定T<-2.5時臨床確診為骨質疏松[1]。WHO推薦T值≥-1為正常;-2.5≤T值<-1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松癥;T值≤-2.5又骨折為嚴重骨質疏松癥[2]。
日本日立7180生化自動分析儀測定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血鈣(Ca)、磷(P)、堿性磷酸酶(ALP)以及成骨細胞P1NP和破骨細胞β-CTX。
1.5.1 止痛療效評價標準:治療前后對疼痛進行分級,評價療效。根據(jù)WHO疼痛程度分級分為4級:0級:無痛;1級(輕度):雖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2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劑;3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止痛劑,睡眠嚴重受到干擾,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被動體位。
1.5.2 治療后疼痛控制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疼痛程度為0級,治療后完全無痛;部分緩解(PR):疼痛程度為I級,疼痛較干預前明顯減輕,睡眠基本上不受到干擾,能正常生活;輕度緩解(MR):疼痛程度為2級,疼痛較干預前減輕,但仍感明顯疼痛,睡眠仍受到干擾;無效(NR):與干預前比較無減輕??傆行蕿镃R+PR。
兩組治療前后骨密度比較見表1。從表1可見,研究組治療6個月后,腰椎L2-4、股骨頸部的骨密度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Ward’s區(qū)骨密度無顯著性改變,而對照組各部位骨密度較用藥前無明顯改變(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骨密度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M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
注: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研究組和對照組的血生化指標中血鈣、血磷及堿性磷酸酶指標治療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生化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s)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研究組血清P1NP的水平明顯升高,β-CTX水平未有明顯改變。而對照組血清P1NP的水平、β-CTX水平均未有明顯改變。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成骨及破骨活性變化的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osteoblast and osteoclast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研究組中疼痛緩解率為76.0%,對照組疼痛緩解率為36.0%,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48,P<0.01),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分級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pain class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
廣場舞也稱廣場健身舞、街邊舞。它是一種集健身與形體舞蹈于一體、配以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并在廣場、院壩等寬敞地開展的群眾性健身舞蹈活動。廣場舞歷史悠久,從發(fā)展開始至今都受到了廣大健身愛好者尤其是女性的喜愛[3]。長期進行廣場舞鍛煉有助于促進身體形態(tài)的塑造;有助于心肺功能、消化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水平的提高,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有助于調節(jié)心理、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提高記憶力和改善思維能力;有助于增加練習者的合作能力、團結力和凝聚力[4]。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較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松質骨骨小梁變細、斷裂、數(shù)量減少;皮質骨多孔、變薄)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骨病[5]。常見的癥狀和體征是患者身材變矮、駝背、骨痛和骨折危險性增加,主要表現(xiàn)為局限性疼痛、畸形和骨折,其中骨痛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常使患者懼于活動,進而加重骨質疏松[6],骨質疏松癥是無明顯外力作用下也易發(fā)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已成為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的常見病。國內外研究者對其藥物治療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所有這些藥物都需要長期的檢測和觀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它們存在的不良反應[7]。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依從性較差,副作用大,費用較高,故依靠運動來改善骨質疏松癥逐漸被人們所研究。目前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可有效防止骨量的丟失,維持BMD,且副作用較少[8-9]。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應用廣場舞干預第6個月,BMD升高(P<0.05);與實驗前比較,第6個月BMD明顯升高(P<0.05)。說明廣場舞運動干預能有效升高BMD,減緩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絕經后女性骨量丟失。廣場舞作為一種有氧運動方式,對絕經后婦女BMD的影響與其他有氧運動類似[10-11]。研究表明,廣場舞運動對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絕經后女性骨密度改善有積極作用。
女性到了絕經期之后,卵巢功能減退,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使骨吸收超過骨形成從而導致骨質疏松。I型膠原蛋白和骨結合蛋白是骨骼的主要有機成分[12]。在正常的骨代謝過程中骨骼的重建是在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作用下不斷有序地進行著,因此I型膠原在骨中合成同時也被分解成碎片釋放入血并從腎臟排出。β-CrossLaps 是I型膠原的降解產物,通過檢測β-CrossLaps可以了解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了解轉換程度。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骨吸收增強時,I型膠原的降解也增高,在血中β-CrossLaps水平也隨之升高。I型前膠原分子的兩端分解出來的前膠原肽沉積于基質之前所釋放出來的物質即P1NP,所反映的是I型膠原形成的速率。當成骨細胞活性增強時膠原合成增多,血中P1NP的水平升高,監(jiān)測該標志物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骨合成減退,警惕早期骨質疏松的發(fā)生。骨骼中含量最豐富的非膠原蛋白即骨鈣素,是由成熟的成骨細胞分泌的。由于血清中的骨鈣素極易被蛋白酶水解成穩(wěn)定性強的N片段,因此測定N-MID可直接反映骨形成狀況[13]。有研究表明,女性在絕經期之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3種骨標志物明顯增高,反映了破骨細胞的活動增強,且骨吸收速度超過骨形成速度[1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應用廣場舞運動干預第6個月,血清P1NP的水平明顯升高(P<0.05),β-CTX水平未有明顯改變;與實驗前比較,第6個月血清P1NP的水平明顯升高(P<0.05),β-CTX水平未有明顯改變。說明廣場舞運動能有效促進絕經后女性成骨細胞作用,從而骨形成速度超過骨吸收速度,增加骨密度。這可能與廣場舞運動刺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等神經系統(tǒng),增強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系統(tǒng),從而恢復卵巢部分腺體的分泌功能有關。
很多人認為,在出現(xiàn)疼痛的癥狀時必須靜養(yǎng),盡量減少活動。事實上,人們在出現(xiàn)慢性疼痛的癥狀后若采取有針對性的運動療法可取得顯著的止痛效果。美國《健康》雜志指出,游泳、騎自行車、步行、拉伸、打太極拳等運動具有止痛的效果。筆者研究表明,與對照組比較,應用廣場舞干預第6個月,70%的受試者完全無痛(P<0.05或P<0.01);與實驗前比較,疼痛改善同樣明顯。其緩解疼痛的機理可能與增強肌肉、韌帶強度,保護和恢復關節(jié)功能,改善局部營養(yǎng)狀況,刺激大腦釋放更多的“快樂激素”內啡肽有關。
通過此研究顯示廣場舞對絕經后女性骨密度和骨轉換指標的影響,緩解疼痛癥狀,提高老年絕經后女性生活質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觀念的提升,廣場舞運動可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