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紅
摘 要:熱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幼兒教育中把游戲與課程充分融合到一起,能夠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分析游戲、課程和幼兒之間的關系,闡述幼兒教育中游戲與課程融合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提出幼兒教育中游戲與課程的融合策略,可為廣大幼兒園教師提供參考和啟發(fā)。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課程;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6-01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115
幼兒由于處在生長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對新鮮事物和游戲活動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而游戲也是幼兒初步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學習知識的重要路徑。將課程教學同游戲有機融合起來,能夠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各種知識,進而為其將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打好基礎。因此,針對幼兒教育中游戲與課程的融合展開研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游戲、課程和幼兒之間的關系
首先,對課程的學習是幼兒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幼兒園的課程即是幼兒在教師所構建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鼓勵,獲得各種知識與經(jīng)驗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是課程的主體,課程融合于幼兒的行動與體驗中,其最終目標是讓幼兒獲取知識和經(jīng)驗。其次,游戲和幼兒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幼兒對于游戲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而游戲也能夠幫助幼兒發(fā)展思維,打造出一個別致的世界。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夠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合作意識,并在自由、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課程的學習。
二、幼兒教育中游戲與課程融合的重要意義
首先,游戲能夠為課程教學提供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對于幼兒來講,其思維處于形象階段,在游戲中所獲得的實際感受能夠激發(fā)其學習動力。實踐研究證明,在幼兒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手段,能夠提升幼兒對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使得課程教學內(nèi)容更加貼近于幼兒的實際生活、興趣愛好等。所以,教師把課程與游戲相融合,能夠為幼兒構建出一個更加完善的經(jīng)驗體系,讓其健康愉快地學習。
其次,和游戲相融合的課程是具備了強大生命力的課程。游戲能夠體現(xiàn)出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也是幼兒所迫切需要的教學模式。如果單純進行課程的講解,容易讓幼兒脫離生活實際,喪失學習興趣。而采用游戲和課程融合的模式,則能夠讓幼兒把學習、生活與玩耍充分聯(lián)系起來,提升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游戲與課程相互促進,能夠使教學變得更具魅力。幼兒園的課程教學屬于內(nèi)容豐富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將課程中的知識與經(jīng)驗引用到游戲當中,能夠使游戲顯得更具生機和活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并促進自身交流溝通技能的發(fā)展。把游戲與課程相融合,還能強化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力,使得幼兒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逐步增長。
三、幼兒教育中游戲與課程的融合策略
(一)游戲與課程融合,培養(yǎng)幼兒想象能力
在幼兒教育階段,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兒的思維相對簡單,容易對新鮮事物產(chǎn)生興趣。如果能抓住幼兒的喜好,利用其愛模仿、好奇心強的天性展開教學,把游戲與課程充分融合起來,就能夠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由于幼兒的思考方式比較直接而具體,偏向于從表面理解事物。因此教師的教學也應當從正面展開,給予幼兒實實在在可以觸碰到的事物,讓其聯(lián)系課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幼兒美術課上,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美術課程,為幼兒設計填色游戲。先向幼兒們展示一些現(xiàn)成的可填色畫作,然后對其施以引導,讓其發(fā)揮想象,一邊填色一邊思考,把自己喜愛的顏色填進畫作中。最后教師再進行評比,看誰的填色最豐富、美麗,誰的填色最新奇,最具想象力。這樣把課程與游戲充分結合起來,可以達到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的目的。
(二)游戲與課程融合,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
幼兒們大多具備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和挖掘。若是單純講授課程內(nèi)容,或是給幼兒看一本寫滿字的書籍,他們就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這時,教師便應當注重與幼兒多進行溝通和交流,采用課程與游戲相融合的方式,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到課程知識,并充分發(fā)揮出其創(chuàng)造性精神。例如,講到《認識動物》一課時,可以安排幼兒進行如下游戲:準備一些小青蛙的頭飾,戴到幼兒頭上,并讓幼兒想象自己現(xiàn)在就是一只可愛的小青蛙。然后詢問幼兒:“小青蛙總共有幾條腿呢?它走起路來是怎樣的呢?”幼兒便會回答:“小青蛙有4條腿,它是蹦蹦跳跳走路的。”再讓幼兒模仿小青蛙的走路姿勢。不同的幼兒做出的動作不相同,在此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這便是幼兒從自己的角度表達了對動物的認知,在學習課程的同時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
(三)游戲與課程融合,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
對于幼兒來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其合作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幼兒應當從小就學會與他人溝通、合作,如此才能使其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在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時,有的教師只重視課程的教學而忽略了游戲的融入,也沒有給予幼兒太多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因此教學效果不佳。事實上,課程和游戲應當是相輔相成的。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例如,講到音樂課程《打噴嚏的小老鼠》時,教師可以提問幼兒:“小老鼠感冒很嚴重,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它趕緊好起來呢?”然后把幼兒分為幾個小組,讓其合作展開討論,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下幼兒的想法。比如有的小組提到打針這一方式,教師就讓該組的幼兒一起表演打針的動作。有的小組提到吃藥,教師就讓該小組成員一起表演吃藥的動作。最后結合音樂的節(jié)拍,讓全體幼兒一起跟隨節(jié)拍做動作。這樣一來幼兒便能在學習過程中完成與他人的溝通合作,在游戲的同時學到知識,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
綜上所述,在幼兒課程中融入游戲活動,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學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兒的潛能。所以,幼兒園教師應當充分把游戲與課程融合起來,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識,利用這種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幼兒實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龍鶯英.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融合[J].教育觀察,2012(5):62-65.
[2] 高祥.通過游戲來學與教: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 陳帥芳.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融合[J].新課程(上),2015(9):192.
[4] 陳帥芳.游戲與幼兒課程在幼兒教育中的合作——放手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J].知音勵志,2016(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