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志宏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背景下加強作文教學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結合自身教改實踐,總結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方法措施,對搞好中專作文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管理;提高;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6-01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81
新課改之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全面推行“教學管理目標化、教學制度常規(guī)化、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教學改革措施,有效地克服了作文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為作文教學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邁進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新路。實踐證明,中專作文教學必須加強管理,只有這樣,新課改的具體要求才能在作文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教學的總體水平才會不斷得到提高。
一、研究作文教材,確定目標序列
作文教學的目標應該說是明確的,教學大綱既規(guī)定了中專階段的總體要求,又規(guī)定了每個年級的具體要求。但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這種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實際過程中模糊起來,學生作文的篇數(shù)、訓練的知識點和能力點,以及教師的批閱情況往往不大一樣。盲目訓練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訓練什么能力,達到什么要求,師生心中大多無數(shù)。這樣就嚴重制約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深入研究了課本中的寫作要求,建立了作文教學的目標序列。
具體做法是:1.組織全體語文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大綱、課本、作文教材,由教研組統(tǒng)一制訂教學目標序列。2.組織各年級語文教師進一步研究教學大綱及寫作教材對本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確定本年級寫作知識、訓練內(nèi)容序列。3.組織教師調(diào)查本級、本班學生的作文實際水平,按上、中、下三類排隊,分為較高要求、基本要求兩類,形成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序列。
對中專作文教學的管理,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作文教學目標序列的建立,加強了教學的計劃性,使作文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效地緩解了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研究教學過程,抓好常規(guī)管理
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作文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改要求和教學實際對教學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研究。為了突出教學過程,經(jīng)過深入研究,教師需要做到堅持抓作文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
(一)寫好作文教案,按程序進行教學
通過公開示范、觀摩研討的方法,教師之間形成了讓學生學好范文,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在范文、生活、作文這三者之間搭橋引路的共識,并把寫好教案、科學授課作為一個常規(guī)。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從寫字姿勢、作文的寫作格式、書寫文面等方面對全校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分年級對學生從審題、擬寫寫作提綱、寫草稿、修改、謄寫等環(huán)節(jié)上進行嚴格而系統(tǒng)的訓練,夯實基本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三)搞好課外活動
近年來,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以作文教學為主體的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多彩、成效顯著。主要形式有:作文競賽、演講比賽、文學社團活動、讀書日活動、辦手抄報、出作文選刊等。
(四)教師堅持寫“下水文”
在教學生寫作文的同時,教師自己也要經(jīng)常動筆寫作。近年來,教師寫“下水文”在語文教研組形成一種風氣與傳統(tǒng)。到目前為止,全組三十二位教師中,有十名教師在全國及地縣寫作賽事中獲獎,十二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了教學專業(yè)論文,二十名教師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育才獎。
作文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既保證了作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掌握了科學的寫作方法,從而大面積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校的寫作教學進入了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三、制訂評估細則,實行量化管理
馬克思說:“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shù)學時,才能達到完善的地步。”作文教學的管理只有實行量化管理,才能有利于發(fā)揮作文教學管理機制的激勵性。在作文教學的量化管理方面,具體措施有下面幾點。
(一)分級分類規(guī)定作文訓練的量
要做到全面推進、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沒有一定量的訓練是不行的。教師把語文講讀課、寫作課分開,講讀課教學教材內(nèi)容;寫作課講授寫作知識,補充評析范例,提供練筆機會,進行講評指導。每學期作文教學不少于20課時。在此基礎上,分級提出作文訓練的量,規(guī)定每學期作文訓練量18次,大小作文各半。大作文著重進行綜合訓練,小作文進行單項訓練,大小結合,一周一作,以此作為衡量語文教師的基本工作量和學生的基本作業(yè)量的依據(jù)之一。
(二)制訂“作文教學評改檢查細則”
要求大作文全收全改,每學期每個學生至少要有一篇作文精批細改,一篇當面批改。并配以小作文檢查督促、定性評改等,按照班級人數(shù)折算作文批改的次數(shù),區(qū)分作文批改的詳略程度。
(三)全面進行檢查評估
對教學成績、教研成果、學生獲獎、課外活動等方面進行定時、定性、定量的檢查評估。評估結果載入教師本人業(yè)務檔案,并與職工獎勵和職稱評聘掛鉤。
事實證明,對作文教學實行量化管理,能準確顯示每一個教師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和質量要求,能使教師的工作得到合理、公正、準確的評價,從而便于表揚先進、激勵后進。量化管理又為作文教學的標準化建設提供了前提和條件。
作文教學管理目標化、常規(guī)制度化教改措施的實施,使教學有據(jù)可依、訓練有線可引、檢查有意可循,從管理上保證了語文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2010年至今,學校先后有六名學生出版了自己的文學作品集,一百多名學生在各類作文競賽中獲獎或作文入選作品集。
參考文獻:
[1] 王丞泰.作文教學芻議[J].甘肅教育,2005(1).
[2] 龔子建.作文教學的根植于何處[J].湖南教育,2005(6).
[3] 馮艷鳳.作文教學之我見[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8).
[4] 龔琦.淺析作文教學方法[J].黑河教育,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