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淑麗 賈建河
【摘要】通過對甘薯不同組織以及不同種類甘薯多酚含量的測定分析比較,結果表明甘薯的多酚含量薯皮明顯高于薯肉,紫薯略高于普通甘薯,旨在指導人們科學合理的選購甘薯和食用甘薯。
【關鍵詞】甘薯;多酚;提??;分光光度計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臨汾市農(nóng)貿(mào)市場出售的新鮮紫薯和紅皮白瓤甘薯。
1.2實驗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儀、比色皿、燒杯、試管、封口薄膜、錐形瓶、玻璃棒、膠頭滴管、量筒、瓷研缽、電子天平、移液管、移液槍、水浴鍋、離心機。
1.3實驗試劑
沒食子酸、氯化鐵、鐵氰化鉀、鹽酸、乙醇。
1.4實驗方法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甘薯多酚。首先以沒食子酸作為標準溶液繪制標準曲線,然后用60%的乙醇提取甘薯多酚,這些多酚類物質(zhì)和三氯化鐵一鐵氰化鉀相互作用后顯色,用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695nm下測定吸光值,并通過之前繪制的標準曲線得出多酚含量與吸光值的換算公式,以此得出甘薯多酚含量并進行比較分析。
1.4.1標準曲線的繪制
如圖1所示。
1.4.2甘薯多酚的提取和測定
(1)在備用甘薯中選擇一個紫薯和一個普通甘薯,將甘薯分別置于恒溫水浴鍋中加熱,待薯皮和肉易分離時取出;
(2)用鑷子輕輕將甘薯表皮剝離,分別稱量薯皮、薯肉的質(zhì)量并記錄;
(3)分別取薯皮0.5g、薯肉0.5g進行實驗,其余存于冰箱保存以備用;
(4)將薯皮、薯肉分別放到兩個研缽中,充分研磨;
(5)研磨后分別放到錐形瓶(100ml)中,加入已經(jīng)配制好的乙醇溶液,按樣品質(zhì)量和溶劑體積比為1:60的比例添加,然后在80℃的水浴鍋中加熱80min,使用離心機離心,得到上清液,分別測量三組浸提液的總體積;
(6)吸取甘薯薯皮、薯肉的浸提液5ml至于小燒杯中,貼簽標記,加熱蒸干乙醇溶劑并烘干,得到多酚提取物;
(7)在兩組甘薯多酚提取物中分別加入1ml蒸餾水,第三組空白作對照,再依次加入事先準備好的氯化鐵溶液(0.100mol/L)、鐵氰化鉀溶液(0.008mol/L)和氯化氫溶液(0.100mol/L),取量均為0.5ml,混合充分后用移液槍將混合液移入玻璃比色皿中,調(diào)波長,測3次吸光值,并進行實驗記錄。
2結果與分析
2.1計算公式
由上述沒食子酸得到的標準曲線可得到實驗中測得的甘薯多酚含量的計算公式為:(A+0.0112)×0.5×V/(0.761×m)
其中A——實驗記錄吸光度值;V——提取液體積;m——所取的甘薯實驗量
2.2甘薯皮和甘著肉中的多酚含量的比較分析
2.2.1紫薯的薯皮和薯肉中多酚含量的比較分析
由表1所示,測定的紫薯皮的平均吸光度值為1.735,紫薯肉的平均吸光度值約為0.721,相同條件下紫薯皮的吸光度值明顯高于紫薯肉的吸光度值,通過計算得出紫薯皮和肉中的多酚含量,見圖2。
由圖2可得出,在紫薯中,薯皮組織含有多酚為49.334mg/g,薯肉組織含有多酚為20.686mg/g,即每克薯皮含有多酚大約是同質(zhì)量薯肉含有多酚量的2.4倍。
2.2.2普通紅皮白瓤甘薯的薯皮和薯肉中多酚含量的比較分析
由表2所示,測定的普通甘薯中薯皮的吸光度是1.573,薯肉的吸光度值是0.516,相同條件下紅薯皮的吸光度值明顯高于紅薯肉的吸光度值,由公式計算出紅皮白瓤甘薯薯皮和肉中的多酚含有量,如圖3。
由圖3可得出,在普通紅皮白瓤甘薯的薯皮的多酚含量為44.757mg/g,薯肉中含多酚14.895mg/g,前者多酚含量大約是后者多酚含量的三倍。
3討論
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種類的甘薯其多酚的組織分布情況是相似的,甘薯皮比薯肉的多酚含量高,如果把大量甘薯皮集中起來開發(fā)利用,就可變廢為寶,為人類創(chuàng)造更大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單位質(zhì)量的紫薯多酚含量僅僅比普通甘薯多出10%左右,但對臨汾市周邊的市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紫薯的價格是普通甘薯的4~10倍左右,所以人們在選購甘薯時不用過于追求高價位的紫薯,可以綜合參考性價比,更加科學合理的選購甘薯和食用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