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星
盲校的課堂教學目標設定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著力于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代教育理念認為,差異在一定意義上是教育的財富,特殊教育應努力使每個有特點的學生都能在原有階段的發(fā)展和提高,這在盲校的課堂上顯得更具有實踐意義和價值。樹立“為每個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教育理想,就需要正視差異,尋找教學的突破口,做到尊重差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充分考慮視障學生中存在的差異因素
全盲學生和低視力學生是最直觀的差異因素。同一節(jié)課中,既要考慮盲生,又要考慮書寫漢字的學生。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進行速度、提問方式、評價標準方面都有層次的體現;視障學生成長環(huán)境、家庭背景、受教育歷史不同,帶來心理、行為的差異因素也要考慮,便于教師因材施教;視障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水平也不盡相同,需要教師在教學策略上有所選擇;低視力學生中視力情況有區(qū)別,實際用眼方法也要科學,作業(yè)量也要適當控制,用眼時間也需要科學的指導。在一節(jié)課中要面對這樣多的差異因素,是一種挑戰(zhàn),教師能做的是正視這些差異因素,有序有效開展課堂教學。
2. 正視差異,向課堂教學要效率
2.1承認差異,使每個學生個性得到發(fā)展
盡管相同年齡的學生有著某些相同的心理特征,但其心理發(fā)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思考和感悟也是有所差異的。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師生互動,在教學中認同和發(fā)展學生學習思維,進行有效的、有個性化的教學,使每個學生個性得到不同的程度的發(fā)展。
例如教授萬圣節(jié)主題單元時,全盲學生、低視力學生都對西方這個節(jié)日表現了濃厚的興趣,興趣一致,學生間的差異明顯縮小了,學生個性發(fā)展在課堂上占據主要地位。摸讀、朗讀、抄寫與萬圣節(jié)相關的物品單詞,在文本中領會詞意,利用“mask, lantern, pumpkin”等單詞,自主學習,交流互動,小組完成一個萬圣節(jié)的活動日程安排,真實運用語言進行有意義的交流,為學習語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進入語篇學習,全盲學生和低視力學生的學習特點上的差異基本不再有,學生積極思維,參與問答和思考,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學習品質得到發(fā)展和評估。
2.2正視差異,激活每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個體差異和生活經驗,加強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這要求我們在正視差異存在時,并不能忽略學生主體作用,特別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已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我們的教學過程當中。
比如,低視力學生往往會因為視力不清會寫錯英文字母,最典型的如,l-I,o-a,Q-O,R-A,c-o,b-d,p-q等。原因有兩點,一是沒有記牢單詞拼寫,抄寫時視覺不清造成的;另一點是字母入門學習時,教師沒仔細跟盯,養(yǎng)成了錯誤書寫的壞習慣。漢字書寫錯誤多,所以低視生失分較多,教師要求每位低視學生把每一單元的單詞全部做成單詞畫報,張貼到學習園地上,這樣學生們書寫變得仔細了,字號也放大了,還可以相互的檢查,單詞書寫的正確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單詞畫報制作的過程中,低視力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養(yǎng)成了,做到了自主預習,自主檢查,自主識記與理解。自主創(chuàng)作的單詞畫報成為了低視力學生單詞學習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拼錯、說錯單詞的頻率逐漸降低到零,低視力學生和全盲學生朗讀、書寫單詞和句子的差異問題得到了解決,課堂上低視力學生和全盲學生實現同步學習和提高。
2.3尊重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
教師的教學應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在正視差異、承認差異存在的同時,更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就是要把這種客觀存在的各種差異看成是一個個特點鮮明的不同教育對象。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或不足,從而創(chuàng)設一些有利于學生發(fā)揮發(fā)展的條件,使學生能取長補短,得到全面發(fā)展。班上有一位女學生,盲文點位寫出來不是漢語盲文,也不是英語盲文。每次課堂上她都坐在角落里認真摸著書,而每次考試都是個位數分值,令我很頭疼。突然有一天,她跑來我辦公室借漢字書,說想帶回家看看。我反問她,你學盲文的,借漢字教材做什么?她對我說,她很想找個人來讀給她學,因為她落下的課程和單詞數量太多了,任憑摸讀一千遍也讀不出來。第二天,我請她抄寫學過的五個單詞給我,跟我學單詞讀音,再寫下單詞意思。一個月的時間,她已經有了飛速的進步,可以跟上我的教學進度。我在班級表揚了她,還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其他科任教師和她的班主任,大家都為她的突破性進步感到欣慰。其他教師也試用我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果然,這位學生多門功課都在短時間內有了提高,讓大家頭疼的學生變得好學起來,與其他學生的學習差異已經不見蹤影了。Better late than never,我們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多關心與鼓勵學生邁開第一步,這樣我們的教育過程中才會出現諸多驚喜,才能促進每個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
積極樂觀的兒童觀認為:每個學生都是多種相對獨立智力錯綜復雜的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點,如優(yōu)勢智力領域和弱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在盲人學校的課堂上,我們需要正視、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理解和判斷孩子的智能傾向和興趣,使其優(yōu)勢智能得到挖掘和凸顯,使其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更適合他們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差異成為盲校課堂教學的一朵盛開的花,成為盲校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著力點和實踐點。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盲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