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英語作為初中一門重要課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以新課標為教學依據(jù),圍繞學生這個中心,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策略方法。本文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在此談幾點建議和看法。
1. 生活實物引入課堂,促進認知的形象化
在初中英語的初學階段,需要學生記憶和掌握一定量的英語單詞,這些單詞都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夠找到實物,教師就可以把生活實物引入課堂,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學習,還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腦,能夠快速高效地完成對單詞發(fā)音、拼寫和用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還可以把單詞進行歸類學習,比如,學習水果類的單詞,在果籃里裝滿蘋果、香蕉、葡萄等各種水果,一邊向學生展示水果,一邊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英語單詞,在學生初步掌握這些單詞之后,再通過游戲來鞏固加深,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某種水果,然后讓學生們舉手搶答這種水果的英文單詞,搶答最快最正確的學生就可以品嘗籃子里的這種水果。也可以讓學生蒙上眼睛,通過鼻子的嗅覺來辨別是哪種水果,并說出它的英語名字等等。學生們在輕松活躍的游戲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視覺、嗅覺等多重感官,加深了對這些單詞的認識和理解。
2. 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
我國古代名人孔子曾提出過:“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在初中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他們只有有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會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并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學生在剛剛接觸到英語學習時,因為對新事物的好奇心理,他們會對英語學習格外感興趣,可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和知識難度的逐漸加大,他們自身的意志力也慢慢消退,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便不斷減退,課堂教學效率也因而降低。教師就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相應的教材內(nèi)容以及教學目標,不斷調(diào)整和豐富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保證學生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持續(xù)、昂揚的學習興致。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游戲、制作英語板報、自編自導英語短劇等等,保持學生長久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轉化為學生的一種學習需要,讓學生“我愿意學”、“我要學”,逐漸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3. 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交際能力
比如開設英語角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談、看英語電影、聽英文歌曲,另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實物等教學道具進行角色扮演,模擬真實生活場景進行對話練習,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多給學生提供交際的機會,幫助后進生克服恐懼心理,讓學生大膽張嘴說英語、講英語,積極參與到情景對話中來。除此之外,我們要將學生實際和語言意義和語言形式聯(lián)系起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思維,口、手、腦并用,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內(nèi)化為英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感,具備實踐運用的能力,避免造成“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的現(xiàn)象。提高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水平。
4. 設置生動練習情境,讓學生們從做中學
實踐操練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要經(jīng)常設置生動的練習情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樂。只有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聽說讀寫過程中,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開展小組合作。例如,在區(qū)分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時,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探究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區(qū)別以及運用方法。很多小組對這樣的分詞進行自編自演,通過分組表演了解其區(qū)別及用法,并加深了對語法知識的印象。也可以練習翻譯。例如,在教學賓語從句時,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確保學生能夠從語法形式、語法意義、語法運用等三個層面熟練掌握并于從句的應用方法,之后再組織學生進行翻譯練習,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句型翻譯,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總之,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教學的反思和總結,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高。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