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在會前吊高了市場的胃口,結果卻沒能實現(xiàn)承諾,讓市場很沮喪,這是會后油價大跌的重要原因。
5月25日,歐佩克第172屆部長級會議及歐佩克與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聯(lián)合會議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會后發(fā)布的宣言稱,產油國將繼續(xù)減產,時間延期9個月,至明年3月底;減產總量不變,仍然為175.8萬桶/日。市場大失所望,當天國際油價即大跌5%,之后繼續(xù)下行。想一想去年底產油國決定減產后,國際油價最多大漲約20%。一樣的減產,一樣的量,為什么結果這么不一樣呢?
歐佩克在會前吊高了市場的胃口,結果卻沒能實現(xiàn)承諾,讓市場很沮喪,這是會后油價大跌的重要原因。會前歐佩克的一些高官放出種種風聲,讓市場越來越相信這次會議會把減產期限延長1年至明年6月底,或者加大減產力度,或者讓更多產油國參與減產,甚至“三箭齊發(fā)”。比如,科威特石油部長在快開會時,還說挪威、土庫曼斯坦和埃及等產油國暗示準備加入減產,讓油價跳漲。但挪威石油部長很快就宣布,挪威不會減產。而會議決議顯示,沒有任何新的產油國參加減產。
去年底的減產協(xié)議1.0版決定,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11個成員國共減產120萬桶/日,而以俄羅斯為首的11個非歐佩克產油國共減產55.8萬桶/日,合計175.8萬桶/日。這次的減產2.0版簡單重復了1.0版的模式。除由減產6個月變?yōu)?個月外,新鮮之處僅僅是,非洲產油國赤道幾內亞去年底已經(jīng)以非歐佩克產油國的身份加入減產,并承諾減產1.2萬桶/日。而在這次產油國聯(lián)合會議上,赤道幾內亞加入歐佩克,它所背的1.2萬桶/日減產份額將帶入歐佩克。但22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減產的總量不變,仍然為175.8萬桶/日。
從今年1月開始減產至今,22國究竟減了多少,始終是一個謎。但是,即使按照各國的官方數(shù)據(jù),22國的減產也從來沒有完全達標過。今后9個月內,情況又將如何呢?總體看,前景不容樂觀。
以美國為首的“外患”和利比亞、尼日利亞、伊朗、哈薩克斯坦等“內憂”對減產2.0版的成功實施構成嚴重威脅。
最大的“外患”無疑來自美國。美國原油產量2015年4月達到963萬桶/日,創(chuàng)下最近40多年來的新高。但之后,受到國際油氣價格大幅下跌的重壓,美國的原油產量開始回落。到2016年9月,美國原油產量已降至857萬桶/日,降幅達11%。但之后,隨著石油市場對歐佩克減產的預期越來越強,國際油價回升,美國原油產量開始反彈,如今又回升至930萬桶/日以上。按照目前的趨勢,2018年美國原油生產有望重鑄輝煌,產量將超越20世紀70年代的巔峰期,創(chuàng)歷史新高。
加拿大、巴西等美洲產油大國也沒有加入減產,是減產行動的“局外人”。隨著加拿大油砂和巴西鹽下原油產量的提高,它們對產油國減產效果的侵蝕作用會越來越大。
除了“外患”,還有“內憂”。首先,在去年底的減產會議上,利比亞和尼日利亞這兩個歐佩克國家因其處境艱難,而被豁免。它們可自由增產,不受限制。結果,之后至今,兩國產量震蕩上升。5月份,兩國原油產量分別為73萬桶/日和163萬桶/日,比減產會議前分別增加了38萬桶/日和4萬桶/日。而且,近日利比亞原油產量已繼續(xù)增加至82萬桶/日以上。同時,隨著??ǘ嗨购涂湟敛┑戎匾统隹谠O施在長期關閉后終于實現(xiàn)復產,尼日利亞原油產量預計將很快升高至180萬桶/日。盡管今后9個月內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原油產量的繼續(xù)回升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力,但總體很可能會繼續(xù)增加,并對“隊友”的減產大業(yè)造成更大壓力。
伊朗是威脅減產2.0版是否成功的一顆定時炸彈。根據(jù)減產1.0版,伊朗獲得了優(yōu)待,不僅沒有被要求減產,反而獲準增產至379.7萬桶/日。如今,伊朗原油產量增加到多少?眾說紛紜。但市場共識是它至少已非常接近減產協(xié)議1.0版規(guī)定的上限。比如,路透調查顯示,今年5月伊朗的石油產量已增至377萬桶/日。5月19日,伊朗舉行總統(tǒng)大選,溫和派候選人、在任總統(tǒng)魯哈尼成功連任,這掃除了伊朗石油增產的重要政治障礙。即便今后伊朗原油產量的增速放緩,日產量要再增長一兩萬桶,也不需要9個月那么長的時間。實際上,伊朗政府在此次產油國會議前宣稱,計劃在明年3月底之前讓原油產量增長8%,大約30萬桶/日??墒?,減產2.0版對是否打算對快要越過紅線的伊朗原油進行限制,選擇了回避,這種鴕鳥政策為決議的前途埋下禍根。
哈薩克斯坦也來“添亂”。在去年12月的聯(lián)合會議上,哈薩克斯坦承諾減產2萬桶/日至168萬桶/日。然而到今年3月,哈薩克斯坦產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至175萬桶/日。哈薩克斯坦辯解道,這是因為去年10月該國的卡沙甘大油田在多次延期后終于投產,所以減不下去。卡沙甘油田產量現(xiàn)已達20萬桶/日,預計到年底將達30萬桶/日??ㄉ掣实漠a量最高可達150萬桶/日,接近目前哈薩克斯坦全國總產量。
減產2.0版實施的9個月內,全球石油供應量可能不減反增。那么石油消費又將如何呢?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全球經(jīng)濟前景將決定石油消費??墒?,短期看,世界經(jīng)濟前景不會太好,對石油消費增長的助力有限。
伊朗是威脅減產2.0版成功的一顆定時炸彈。李曉東 供圖
對世界經(jīng)濟強勢增長掣肘最大的是美國。近期美國經(jīng)濟復蘇勢頭轉弱的跡象越發(fā)明顯,GDP等“硬數(shù)據(jù)”持續(xù)表現(xiàn)不佳。2016年,美國GDP增速僅為1.6%,創(chuàng)2011年以來最低。而今年一季度,美國GDP環(huán)比只增長1.2%,為一年來最差季度表現(xiàn)。
更要命的是美國政治亂局短期內很可能進一步制約美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去年11月共和黨人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之后,全球市場曾陷入長時間的癲狂。特朗普承諾當選后將大幅減稅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這讓市場幻想他會成為羅納德·里根之后最偉大的共和黨總統(tǒng)。而經(jīng)濟強勢增長將推高美國的石油消費。然而,1月20日就任以來,特朗普的執(zhí)政危機頻頻出現(xiàn),最近的“通俄門”丑聞持續(xù)發(fā)酵,火已經(jīng)燒到特朗普最核心圈子成員的身上。焦頭爛額的特朗普政府忙于四處滅火,短期內將無法推進其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刺激政策,美國石油消費增速的加快也將無從談起。
歐元區(qū)和印度這兩大經(jīng)濟體的經(jīng)濟增長也轉弱。2016年,歐元區(qū)GDP同比增長1.8%,在2008年以來首次高于美國。今年一季度,歐元區(qū)經(jīng)濟增長維持強勢。但隨著全球大宗商品等市場的轉向,歐元區(qū)的經(jīng)濟復蘇也開始走弱。4月份歐元區(qū)生產者物價指數(shù)(PPI)同比漲幅不及預期,而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CPI)同比漲幅降至今年最低。
印度近年來曾被視為國際油價的大救星,其經(jīng)濟的高歌猛進曾帶動其國內石油消費的快速增長。然而,去年11月印度政府突然頒發(fā)廢鈔令,使印度經(jīng)濟蓬勃向上的勢頭暫時中斷。今年一季度,印度GDP僅增長6.1%,創(chuàng)兩年來最低,且遠低于7%的預期值。目前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的前景也被看淡。
和減產1.0版相比,2.0版并沒有實現(xiàn)升級。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沒有擴大減產規(guī)模,說明他們不愿意把更多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美國等不參與減產的國家。減產者聯(lián)盟內部關系也很微妙。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正在增產,伊朗和哈薩克斯坦公開宣稱要增產,其他國家也不甘心在別人增產時,自己忍受減產帶來的損失。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前景也不太妙,全球石油庫存量仍然大幅高于5年平均值。因此,全球石油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仍將嚴重,實現(xiàn)再平衡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一樣的減產,不一樣的結果—歐佩克減產2.0版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
□ 王海濱
中化集團經(jīng)濟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