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敏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一教學理念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和認可,情境教學被眾多的數學課堂所采用,它成了數學課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然而細細品味某些精心設計的情境卻不得不令人費解和深思,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存在著“虛偽”、“虛假”、“流于形式”等諸多的現象和問題,于是我嘗試就這些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反思。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chuàng)設
一、讓情境由“虛偽”回歸“真誠”
“虛偽的情境”是指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真實,不實在,做假。比如:一位老師在上《平均分》這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情境:
引入新課:
師:誰能將這16個大小一樣的蘋果分給你喜歡的小朋友,并且使每位小朋友分得的個數一樣多呢?如果大家能解決分蘋果的難題,老師下課后就將這些蘋果送給大家解解饞,好嗎?此時學生們歡呼雀躍:“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老師讓學生一一上來把不同的分法呈現出來。
方法有:
1.讓16個學生上來,每人分1個。
2.讓8個學生上來,每人分2上。
……
在這樣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中,很好地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學得不亦樂乎,津津有味……下課鈴聲響了,學生們的興奮達到了最高點,他們互相看看,用眼神交流快要分享成功的喜悅(吃蘋果),一雙雙渴望得到蘋果的眼睛緊緊盯著老師,但是這位老師迅速地將16個蘋果裝進袋子,提出了教室, 全班50多雙眼睛可憐巴巴地目送快到嘴邊的蘋果就這樣跟著老師走了。
老師們,不要忘記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學如何做人,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用虛偽的情境教學去萌動學生虛偽的劣性呢?
我們的數學課堂期待著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誠的情境”,那么什么是“真誠的情境”?所謂“真誠的情境”是指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真實誠懇,沒有半點虛假。
比如:一位老師在上《千以內數的認識》這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情境引入新課:教師手托一個透明的容器,內裝了許多奶糖。師:喜歡吃奶糖的同學請舉手,伸進去感受一下,估計奶糖的顆數。
生1:大約450顆;
生2:大約380顆;
師:有辦法知道它有多少顆嗎?
生4:數一數。
師:一顆一顆地數嗎?
生(考慮一會兒),這些奶糖太多了,一顆一顆數耽誤我們上課的時間。
師:如何較快地數出這么多的奶糖?我為每一組都準備了一份與我同樣多的奶糖,哪一組數得正確,奶糖就送給你們。
于是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數數……學生興高采烈地投入到動手操作中,在課的最后這位老師肯定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學習成果,也共同分享了成功后的喜悅——把奶糖分給了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一個孩子如果從未品嘗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過克服困難的驕傲——這是他的不幸?!币虼私處熞獎?chuàng)設“真誠的”、“成功的”情境,學習就會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經歷,使學生擁有通過主動參與而獲得的豐富情感體驗。
二、讓情境由“虛假”回歸“真實”
“虛假的情境”是指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沒有現實依據,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甚至有背于生活常理,是教師隨意編造的;
有位老師在教學“幾和第幾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物跑步競賽的動畫情景,結果是小雞第一,小鴨第二,小貓第三,小狗第四,許多同學當即表示不同意,認為小狗跑的最快,應該小狗第一。
雖然這是假設的情景,但“虛擬”不等于“虛假”,虛擬的情境也應該符合起碼的生活邏輯。這樣的問題情境嚴重違背了生活常識,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覺得數學離生活太遙遠了,數學知識是可以隨意編出來的。
“真實的情境”是指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規(guī)律,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
比如,一位教師在上“對稱”一課時,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小朋友們,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動物城畫面,并配合音樂)一只蝴蝶在動物城的花叢里飛來飛去,一只小蜻蜓飛過來說:“小蝴蝶,咱們一起玩吧?!毙『f:“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小蜻蜓說:“在圖形王國里,我們其實就是一家的,另外,還有許多家庭成員呢,不信我領你去看……”,(課件展示飛的過程)師說:“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還看見了許多動物,有美麗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蟲……”,師說:“小朋友們,它們美嗎?”生自由回答……師:為什么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是一家子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在此情境中,教師以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熟悉的小動物為原型展開圖形對稱的學習研究,這樣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有意義的,學生是樂于接受的。
三、讓情境由“形式”回歸“內容”
我們所要提倡的“務實”,是要丟掉課堂中“華而不實”追求“形式”的情境裝飾,發(fā)揚真實、樸實與扎實的情境創(chuàng)設。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不過于注重形式,而注重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簡單、實在、實用、有實效,同時要便于操作,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新知識,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例: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幅美麗的畫面:一條灣灣的小河,兩岸綠草茵茵,有9只鴨子在河里嬉戲,岸邊有5只鴨子。一位可愛的小朋友在數鴨子。這時,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老師唱起了《數鴨子》邊唱邊舞,學生情趣陡增,也跟隨著老師一起手舞足蹈,一曲終了,學生仍然陶醉于優(yōu)美的歌聲和絢麗的畫面之中,什么問題也沒有發(fā)現。
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能游離于數學學習內容之外,不能只看表面的花哨,更不能讓過多的非數學的信息干擾和弱化了數學問題的呈現,而應用務實的眼光去審視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過程達到最優(yōu)化。上述教學情境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
利用課件展示一幅畫面,一條小河左邊有9只鴨子,右邊有5只鴨子,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后,可以這樣提問: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借助情境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同時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簡潔、高效。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狀態(tài)著手,創(chuàng)設“真誠”、“真實”、 “有效”的數學課堂學習情境,符合課改的要求,不僅給人以新穎奇異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數學的和諧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