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喜
CT設備質量檢測存在的問題與質控措施分析
李廣喜
目的 分析CT設備質量檢測中的問題及質控措施。方法 檢測40臺CT設備定位光精度、床位移精度、空間分辨率、頭部劑量指數、低對比度分辨率、水的CT值、CT值均勻性、噪聲、層厚偏差情況。結果 CT機性能各項指標合格率均超過90%,鉛當量不足、無屏蔽防護、結合處密封不嚴是導致泄漏的主要原因。結論 必須對CT設備機房設施進行改進,對檢測質量進行完善。
CT設備;質量檢測;質控措施
CT機當前在臨床檢查診斷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雖然作用效果比較明顯,但是會導致操作者以及受檢者受到輻射[1]。當前很多醫(yī)院都配置了CT機,不過采購的機器質量不一[2]。為了保證CT機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準確度,減少操作者以及受檢者的劑量輻射,必須對CT機實施定期的質量檢測。本研究選取了本地區(qū)各級醫(yī)院的CT機作為檢測對象,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
1.1 檢測對象
聯系相關管理部門協助檢測本地區(qū)各個醫(yī)院CT機共40臺,都是一手新機。其中25臺為市級醫(yī)院,14臺為縣級醫(yī)院,1臺為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
1.2 檢測
檢測CT機的性能,指標具體有定位光精度、床位移精度、空間分辨率、頭部劑量指數、低對比度分辨率、水的CT值、CT值均勻性、噪聲、層厚偏差,合格評價標準參照《CT機性能檢測的原理、方法和標準》[3]進行。另外分析放射科防護門、X射線機房觀察窗、機房控制室防護門泄露原因。選擇SOL IDOSE 400 型及配套的WDCT電離室作為劑量指數檢測設備,選擇76-414型頭部劑量模體為劑量模體,CATPHAN500 CT性能檢測模體作為性能檢測設備。
2.1 性能檢測結果
CT機性能各項指標合格率均超過90%,見表1。
2.2 泄露原因
放射科防護門泄露最嚴重,機房觀察窗次之,外窗泄露最少。見表2。
3.1 存在問題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得知,CT機房控制室防護門、鉛玻璃觀察窗、放射科防護門、外窗都有可能出現泄露,而導致泄露的原因主要包括鉛當量不足、無屏蔽防護、結合處密封不嚴等[4-5]。另外從CT性能檢測結果來看,CT值均勻性、定位光精度、噪聲、層厚偏差是出現不合格的主要方面,其中層厚的精度會對空間分辨力以及視力形成影響,影響CT值的準確性[6-8]。另外劑量以及層厚會對均勻性以及噪聲測量值形成影響[9]。同時分析得知出現問題的CT機都是縣級和鄉(xiāng)鎮(zhèn)級醫(yī)院在使用,證實低級別醫(yī)院在管理上存在問題,對于CT機器沒有定期進行維護,給予校正。
另外,有學者進行類似研究,分析CT設備質量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X線機房屏蔽防護檢測,結果發(fā)現,對于基層醫(yī)院,大部分都具有鉛玻璃觀察窗、放射科門、控制室門劑量超標問題,考慮是由于結合處密封不嚴以及鉛當量不足造成[10-11]。另外分析機房防護設施,結果顯示一些基層醫(yī)院機房面積偏小,機房內缺乏良好通風,沒有設置完善的電離輻射標志,考慮是由于醫(yī)院相關管理人員沒有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12]。
3.2 質控措施
3.2.1 注重提升醫(yī)技人員素質 這一措施尤其要著重應用于基層醫(yī)院中,當前經濟的發(fā)展使得基層醫(yī)院有了更多的醫(yī)療投入,醫(yī)療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不過基層醫(yī)院醫(yī)技人員的素質并沒有跟隨設備水平提升而提升,其沒有掌握設備的正確維護方法,不能自行完成定期的維護以及檢修[13]。所以缺乏穩(wěn)定的醫(yī)療設備性能指標,對受檢者以及操作者的健康形成影響。所以醫(yī)院應該定期對醫(yī)技人員開展專業(yè)技能培訓,比如CT機原理、日常簡易維修、檢測方法、規(guī)范操作等內容方面的培訓,培訓結束后要組織對應的考核,保證工作人員都能真正掌握并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培養(yǎng)設備管理維修校準專業(yè)人員以及醫(yī)學工程師,確保醫(yī)院有專業(yè)人員可以預防性維護CT設備,做好質量監(jiān)督以及保養(yǎng)工作,提升設備運用的準確性。
3.2.2 注重機房設施的改進 部分醫(yī)院為了提升經濟效益,使患者需求得以滿足,引進先進醫(yī)療設備,不過卻沒有同時重視機房面積、通風情況以及防護門窗的同步改進,這樣就使得受檢者以及操作人員都會受到劑量輻射[14]。所以,必須做好醫(yī)院X射線防護工作的管理和監(jiān)督,對醫(yī)院進行安全教育,使醫(yī)院管理人員認識到X線屬于人工輻射源,長久沒有做好防范措施,則會影響身體安全。要求不合格的醫(yī)院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善,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資金投入,以保證機房設施真正得到提升。
3.2.3 完善CT機檢測制度 CT機會因為不斷增加的曝光次數以及不斷延長的使用年限導致性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所以針對醫(yī)院的CT機要確保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查,有必要情況下應該縮短檢查間隔時間,進行多次檢測。按照《放射診療管理規(guī)定》中的相關內容,定期開展CT設備的狀態(tài)檢測以及穩(wěn)定性檢測,每個月對于一些改變可能性大的指標要進行一次校正,比如水的CT值、噪聲以及均勻性,保證CT機持續(xù)處于最優(yōu)的工作狀態(tài)[15]。
3.2.4 嚴格管理CT機應用質量 CT機屬于醫(yī)用大型設備,因此其配置以及使用也應該依據《大型醫(yī)用設備配置與應用管理暫行辦法》進行。管理上崗人員的資格證,主要包括《大型醫(yī)療設備上崗人員技術合格證》、《大型醫(yī)療設備配置許可證》、《大型醫(yī)療設備應用質量合格證》[16]。通過保證上崗人員的技能水平,有助于保證CT機的使用質量,提升放射診療水平。
3.2.5 CT機性能把握以及穩(wěn)定性質控檢測 在CT機的室內質控中,檢測穩(wěn)定性是主要內容,檢測結果能夠將CT機有沒有處于正常狀態(tài)反映出來??梢赃x擇機器自身攜帶的水模和質控體模對穩(wěn)定性進行定期檢測,必要情況下給予校正。具體內容包括:第一,每個星期測試一次CT值及其均勻性,并進行相應校正,方法:常規(guī)進行空氣校正之后,將20 cm水模裝上之后放在掃描中心,設置常規(guī)頭顱掃描參數后實施掃描,選擇統(tǒng)計功能在水模圖像中心畫一個10 cm直徑的圓,一般如果圓的CT值不在-4~4之間,應該開展水校正,也可以開展全身模式細調校正。第二,每個月都要進行噪聲檢測,通常島津16 cm水模影像的平均絕對噪聲是2.14 HU,掃描直徑為20 cm水模,影像噪聲水平應該在0.5%以下。具體方法,完成常規(guī)空氣校正之后,將20 cm水模裝上后放在掃描中心,選擇同樣的mAs以及不一樣的掃描層厚實施掃描,也可以通過不一樣的mAs以及一樣的掃描層厚實施掃描,獲取水模圖像后通過ROI法對CT的標準偏差SD進行測定,直徑為10 cm的圓形為興趣區(qū)。將CT值標準偏差大小作為依據對圖像噪聲高低進行確定,如果噪聲水平偏高,實施水模校正,也就是在層厚2、5、10 mm層厚下分別實施4次水校正。如果是機器本身存在的噪聲,可經對采樣率、焦點尺寸、總的原始數據、探測器孔徑進行合理調節(jié)。第三,每個季度對密度以及空間分辨率進行檢測,具體方法為:選擇機器本身具備的空間以及密度分辨率水模實施掃描,同時和體模計量儀相結合,因此能夠直接讀取出密度分辨率,通過和窗寬、窗位相結合才能夠得到空間分辨率。正常時,普通CT圖像的空間分辨率一般是6.25 LP/cm,密度分辨率可以分辨出的吸收系數大約是0.1%~0.5%。如果分辨率太低,應該通過CT工程師對CT機重建卷積函數焦點尺寸、通道和監(jiān)視器分辨率、探測器孔徑、信噪比進行調節(jié),因此能夠實現空間分辨率以及密度分辨率的提高。第四,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床移動精度的檢測。
表1 40臺CT機性能檢測結果
表2 CT機房控制室防護門、機房觀察窗和放射科防護門泄露原因
3.2.6 正確匹配相機曝光參數-膠片與顯影藥 如果掃描方法無誤,掃描體位標準,那么影像密度的優(yōu)質達標決定了CT圖像質量,照相機的曝光參數非常關鍵,應該按照膠片的感光性能以及更換顯影液的時間實施相應調節(jié),顯影液時期不同,通道使用也有不同。其中膠片的感光黑化度決定亮度,同時也對可調節(jié)的對比度范圍起到一定決定作用。對比度是指對軀體組織的低密度、高密度進行調節(jié),只有保證對比度合適,才可以將組織影像的密度差異顯示出來,密度能夠控制整個影像密度,所以必須對密度進行良好把控。
綜上所述,當前CT機在質量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加強重視,做好各項質控管理,不斷改進CT設備機房設施,不斷完善CT設備檢測質量,以保證醫(yī)院CT設備的最佳應用效果,減少操作者以及受檢者受到的劑量輻射,確保CT設備發(fā)揮出更大的正向作用。
[1] 李付長. CT機質量檢測問題分析及質控方法探討[J]. 醫(yī)療裝備,2016,29(11):24-25.
[2] 儲呈晨,曹少平,錢建國,等. 大型醫(yī)療設備售后維護保養(yǎng)質量評價的研究[J]. 中國醫(yī)療設備,2016,31(4):142-145.
[3] 黃大同. 醫(yī)學物理與醫(yī)療器械的發(fā)展:CT機性能檢測的原理、方法和標準[J]. 醫(yī)療保健器具,2003(6):86-89.
[4] 沈小紅. CT 機技術參數與CT 片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131-133.
[5] 莊永東,王彬,朱金漢,等. 醫(yī)用直線加速器機載影像系統(tǒng)QC圖像定量評估方法研究[J].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7,26(4):442-447.
[6] 戴晨曦,宋豐言,張和華,等. 醫(yī)用CT機質量控制的標準化探討[J]. 中國醫(yī)療設備,2015,30(3):114-117.
[7] 宋佳麗. 關于醫(yī)療器械質量檢測相關問題的探討[J]. 科學家,2016,4(5):112,124.
[8] 陳忠民,劉波,廖遠祥,等. 七臺CT機質量控制檢測與放射防護調查分析[J]. 中國輻射衛(wèi)生,2015,24(6):631-632.
[9] 馬橋,劉德明. 四川省CT機質量控制與輻射防護檢測結果分析[J]. 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5,30(3):161-163.
[10] 譚先健,姚國慶,李怡勇,等. 應用遠程質量控制體系對CT性能監(jiān)測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7,37(4):56-57.
[11] 康立麗,廖炎鵬,楊庭偉,等. CT質量控制檢測結果分析與探討[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6,31(12):131-132,144.
[12] 趙三虎,吳壽明,俞順飛,等. 浙江省醫(yī)用放射診療設備輻射防護現況調查[J]. 預防醫(yī)學,2016,28(7):721-722,725.
[13] 李園,楊曉發(fā),王戰(zhàn)國,等. 某醫(yī)院CT診斷項目職業(yè)病危害放射防護控制效果評價[J].中國輻射衛(wèi)生,2016,25(3):322-323.
[14] 路鶴晴,王文剛,李斌,等. 上海市二級乙等醫(yī)院CT機質量控制檢測[J]. 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16,40(6):451-453,457.
[15] 廖秀峰,楊曉燕,何華,等. 2013年烏魯木齊地區(qū)部分CT機工作場所周圍劑量當量率及質量控制檢測[J]. 職業(yè)與健康,2015,31(10):1299-1301.
[16] 李濤,李怡勇,米永巍,等. CT應用質量檢測數字化方案的研究[J]. 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5,36(2):93-96.
Analysis of CT Equipm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LI Guangxi Medical Equipment of Heze Municip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Heze Shandong 27403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quality inspection of CT equip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bed displacement accuracy, spatial resolution, head dose index,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water CT value, CT value uniformity, noise, and thickness deviation of 40 CT equipmen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CT qualified rate of more than 90%, the lead equivalent, without shielding, untight sealing were the main cause of leakage.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facilities of CT equi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spection.
CT equipment;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R814
A
1674-9316(2017)14-012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70
山東省菏澤市立醫(yī)院醫(yī)療設備科,山東 菏澤 27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