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已知的世界》作為美國作家愛德華·P·瓊斯的代表作,在斬獲普利策和都柏林獎項的同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了萬千讀者。本文通過對后殖民主義的簡單介紹,加上對文章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希望可以用學術的觀點更好地認識這部著作,也為后殖民主義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增磚添瓦。
關鍵詞:已知的世界;后殖民主義;民主;認知
作者簡介:李娜(1980.10-),女,漢族,云南芒市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國黑人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0--01
一、小說情況和后殖民主義的簡單介紹
1.本文作者
作為非洲黑人后裔的愛德華·P·瓊斯,作品的主要主體是對自我價值的思考和追尋,另外也關注種族歧視、現代生活等現實問題。處女作是1991發(fā)表的《迷失在都市》,真正讓他進入文學殿堂的是本文分析的《已知的世界》。
2.小說簡介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黑奴,名叫亨利·湯森,他與羅賓斯一起長大,在羅賓斯的幫助下取得了自由,并且經營起種植園,蓄養(yǎng)黑奴。但是他的管理方式和白人的驅使、奴役并無兩樣。在他去世之后,種植園終于陷入暴亂,難以為繼。
小說的主題主要是對南北戰(zhàn)爭之前,黑人和白人的殖民關系的思考,在抨擊殖民制度的同時,也有著對黑人思想和白人思想差異的思考。簡單來說,羅賓斯作為白人,卻可以和黑人平等相處,但是亨利明明已經身居高位,可以為黑人的平等做出努力,卻選擇了同流合污。這就是二者思想水平的差異。
3.后殖民主義
后殖民主義主要關注的問題,實質上來說,就是反對西方的文化霸權主義和民族身份的認同問題。除此之外,他們還研究宗主國和殖民地的文化差異。他們關注民族國家,關注知識生產,也對歷史上的殖民主義和殖民行為進行分析、揭露、批判和反思,是在二戰(zhàn)后新興起的思潮。
后殖民主義更傾向于用現代的觀點理智地分析歷史上和現今社會里的文化差異和沖突,這類文學研究打開了文學評論的新方向,對文學發(fā)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二、改變了身份,也改變了心理——黑人亨利人物形象分析
黑人亨利是《已知的世界》中的主角,他的人生經歷對小說的中心思想的表達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一個黑人來說,與白人奴隸主從小一起長大,受到羅賓斯的幫助,一步一步從黑奴變?yōu)楹谌伺`主,本就十分不易。無論是對于亨利本人還是黑人兄弟們來說,這本來是好事,至少它證明了——黑人和白人實際上是一樣的,同樣聰明,同樣優(yōu)秀,同樣具有管理能力和商業(yè)頭腦,種族差距根本是不存在的。但亨利成為奴隸主之后,并沒有為黑人兄弟爭取自己的權利,而是殘忍地剝削、壓迫和處罰奴隸,在亨利手下做事的奴隸的生活并沒有改善。亨利也沒有對黑人兄弟的同情心,與其他白人奴隸主的行事作風并無兩樣。
這部小說從側面證實了,黑人在爭取自身權利的路上還要走很遠——尤其體現在心理轉變上。這體現了宗主國和殖民地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歐美將民主和科學奉為圭臬,但是卻做著麻木民主、摧毀科學的事情,并且毫不手軟。最終造成了二者之間巨大的經濟、政治、文化差異,這實在引人深思。
三、整部小說中最民主的色彩——羅賓斯
白人奴隸主羅賓斯是小說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作為一個白人奴隸主,他自小與自己的黑人奴隸亨利一起長大,不僅沒有歧視黑人,還幫助亨利贖回自由、集聚財富。這說明黑人和白人之間,其實并不存在真正的鴻溝,而是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人為地割裂開來的。羅賓斯與亨利之間的友情、羅賓斯與他的黑人情婦之間的愛情就證實了這一點。但是黑人與白人之間的差異又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無論是生理、心理,甚至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這實際上更從側面體現了黑人和白人之間巨大的文化差距。黑人在心認同自己是奴隸,一旦翻身成為奴隸主,便無情冷酷地壓榨自己的同胞。而他曾經的主人,卻在心里認為黑人和白人在本質上是平等的,并為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進行努力。這樣的對比既尖銳又諷刺,也是文章的感染力所在。
四、真正的殖民主義不是驅使奴隸,而是改變奴隸的自我認知
在小說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獨特視角,通過對當時社會環(huán)境、黑人生活狀況的介紹,真正向我們反映了當時殖民主義發(fā)展的現狀和對黑人、白人的不同影響情況,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卻又殘酷的殖民主義世界。
而真正的殖民主義,不是白人對黑人的歧視和壓迫,也不是奴隸主對奴隸的鞭打和懲罰,而是改變黑人的自我認知,讓他們在對待被壓迫儀式上的冷漠、自私和麻木。這就是整部作品中最令人唏噓之處。亨利放棄了為自己和自己的黑人兄弟爭取和辯解的機會,也放棄了對自己曾經痛恨的奴隸制度的反抗,最后淪為麻木的殖民者統(tǒng)治的工具。實質上來說,他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階級立場,被金錢和社會地位所束縛,失去了真正的自我。這也是本文集中思考、深刻討論的問題。即使到如今,殖民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還深深種在西方國家的人民心中,現如今黑人面對的種族歧視問題,就是其集中表現。在追求真正的民主和平等的道路上,面對這樣的現狀,西方國家還要走得很遠。
參考文獻:
[1]黃菁. 《已知的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并置”和“反應參照”下的讀者閱讀[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9):28-29+54.
[2]羅虹,劉紫豐. 透視“未知”與重塑“已知”——論《已知的世界》的歷史元小說敘事策略[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