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摘 要 為了全面推進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更好地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探索出適合護理專業(yè)的教學方法,是當前學校應該研究的問題。在護理專業(yè)課堂教學中部分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多采用的是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將通過研究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來了解如何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 互動式教學 課堂教學 護理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1“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1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通過自己自主學習而了解更寬更廣的知識。在護理專業(yè)的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好方式。在互動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設計很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學生們需要的已經(jīng)不再只是教師給予的知識,而更注重以一個主動參與者的身份去研究知識、探討知識、學習知識。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學科知識背后的隱含知識,也鍛煉培養(yǎng)可學生多方面的知識,比如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
1.2有助于提高學生臨床思維和人際交往能力
在護理專業(yè)的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較,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對病案進行討論的時候,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護理的學習興趣,還能通過這種互動模式讓學生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思考,通過推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每個病人的問題都會存在一些差異,對于問題即使在書本中也未必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就需要護理人員通過自己主動學習、思考、查閱文獻或相關(guān)資料,來對問題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和護理等措施來進行全面的了解。此外,通過對案例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還進一步提高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了雙方的感情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精神。
1.3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
互動式課堂教學對教師的素質(zhì)和專業(yè)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的教學中存在授課方式內(nèi)容少、針對性不強、知識滯后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就應該克服這些不足,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教師要充實自己的學科知識量,還要不斷補充一些先進的學科知識,這樣才能彌補教學中的不足,控制教學的局面。此外,還要注重傳統(tǒng)的角色轉(zhuǎn)換,教師應該作為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課堂教學的管理者,應該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作為一個探究者,充分去探索學科中的奧秘。
這種教學模式下并不是使教師的作用減弱,反而對教師的能力和知識水平要求更高,促使教師更加認真地備課,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教學中應用方法
2.1轉(zhuǎn)變角色
轉(zhuǎn)變角色所原則是遵循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jié)合的原則。首先,教師可以先調(diào)查學生的知識基礎,然后了解學生對哪些知識了解了,對哪些知識還存在模糊的了解;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推選出相應的組長,讓學生帶著教師制定的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將學生集中組織起來,在課堂上開展討論。討論時一般由學生的組長主講老師制定的問題,然后再由該組的組員進行補充。在學生充分討論后,教師再詳細闡述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環(huán)節(jié)的設定,不僅讓學生知其然,而且還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jié)合,將學生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忧髮W,以實現(xiàn)“學生為中心”的角色轉(zhuǎn)換。
2.2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2.1問題教學法的運用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問題帶給學生的力量”。比如,在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的康復護理課程前,可以想讓學生想想“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它有哪些癥狀”、“身邊有沒有這種癥狀的人”等問題。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而且獲取的相關(guān)信息也較為全面和正確,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2.2.2營造和諧、平等的交流氣氛
教師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僅僅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引導者、輔助者,學生才是整個教學任務的中心,老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是平等和開放的,老師作為和藹、風趣、寬容、睿智的“學生朋友”,與學生交流頻繁,教學氣氛始終輕松活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擁有的自信,與人交流、當眾表達、自主決策的能力容易被激發(fā)。
2.2.3設置情境教學
比如,在課前帶學生到臨床實地觀察一位視覺功能障礙患者,讓學生了解患者的生活,然后讓同學們模仿視覺功能障礙患者,并以“患者”的視覺去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動,以便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這種疾病,最后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康復護理建議。通過這種情境教學,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疾病,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2.3積極響應學生反饋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教與學交互的過程,通過進行全方位的交流與溝通,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應該盡量多地激勵學生參與討論,并在學生發(fā)言時只作為一個傾聽者和記錄者,可以給予適當?shù)囊龑Щ蛱嵝?,在學生發(fā)言后老師必須進行點評與總結(jié)。
3結(jié)語
總而言之,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先進的理念,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能夠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既需要教師改變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提高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洪永鋒,劉奕,吳建賢,周云,馮小軍,闞秀麗,沈顯山,姚余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康復護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04):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