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吳狄
摘要:本文將京都動畫的動畫作品為研究對象,通過與其他動畫公司的動畫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從三個方面即作畫方式、敘事結(jié)構(gòu)和動作規(guī)律,總結(jié)和歸納出京都動畫的特點和美學特色。旨在以京都動畫為藍本,學習和借鑒其優(yōu)秀的經(jīng)驗和制作方式,更好地促進我國國內(nèi)二維動畫的制作與發(fā)展。
關(guān)鍵詞:京都動畫 美學特色 繪畫風格 敘事結(jié)構(gòu) 動作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2-0167-03
一、京都動畫概述
京阿尼是一個現(xiàn)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它又有著一個更為人們所熟悉的名字——京都動畫。其公司于1981年成立,1985年發(fā)展成為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成為股份有限公司,直至2003年開始獨立制作動畫。[1]
相對于日本這樣的動漫大國而言,京都在目前只是一個小小的動漫公司。對于成立已久并處于霸主地位的“東寶株式會”“東映株式會”這樣的動漫公司,京都的存在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從2003年獨立制作動畫至今,京都的名聲卻越來越大,僅僅只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nèi),名聲大噪的京都動畫竟逐漸與“東寶株式會”“東映株式會”齊名,甚至遠超于東寶、東映這樣的大公司。
之所以京都能達成這樣的成就,無疑與其獨特的風格和美學理念分不開。
二、作畫之美
從2003年獨立制作動畫伊始,京都就沒有停止在畫風上的探索。無論是2003年《全金屬狂潮TSR》的按部就班,還是2005年試圖將二維與三維結(jié)合起來的AIR,亦或者是2006年將線條的表現(xiàn)力發(fā)揮到最大化的《涼宮春日的憂郁》,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成就了如今的京都,成就了京都在日本動畫界的地位。
2005年在日本播放,改編自KEY社,且由京都全權(quán)負責制作的動畫——AIR,以壓倒當時日本動畫水準的評價引起日本動畫界的關(guān)注,京都(京都動畫)的名字也在這一夜之間,被動畫迷們商標化。該動畫雖在畫風和作畫上按以往的動畫風格,但卻又在以往的風格中創(chuàng)作出這部動畫獨特的風格。
AIR改編自KEY社出品的一款同名青春類3D游戲,在京都改編的過程中,它保留了游戲中的3D特色——其頭發(fā)、眼睛皆有3D立體的感覺。AIR相比起以往的作品,它并非純手工作畫,它特有的立體畫風在純手工作畫的時期成為一股清流。
不驕不傲的京都在此之后便又開始揣摩新的風格——如何將人物處理的更加生動可愛,于是便有了被當時譽為神作的《涼宮春日的憂郁》。在《涼宮春日的憂郁》中,無論是身為團長的涼宮春日,還是動畫中被譽為“女神”的朝比奈,其之所以在觀影者眼中看上去如此可愛和生動,離不開京都在線條上下的苦功夫。頭發(fā)的線條已與先前的作品AIR區(qū)別開,不再那么真實和立體,相反京都用軟綿綿卻又不失硬度的線條來描繪頭發(fā),同時用看似扭曲卻曲中帶直的線條繪制衣物,在這樣“軟綿綿”又“無形”的線條中,繪制出不失“硬度”卻又“有形”的衣物。
隔年,京都再次嘗試新的畫風,以Q版畫風為主,以更加有力堅硬筆直的線條為輔,創(chuàng)作出《幸運星》。此次作品同樣獲得不少的熱度,在日本本土和國外也賺足口碑。雖然作品得到不少動畫迷們的支持,但該作并不能與《涼宮春日的憂郁》的成功相提并論。至此,京都決定再次嘗試《涼宮春日的憂郁》中畫風,于同年再次與KEY社合作,將“軟中帶硬”“以無形繪有形”的畫風嫁接到CLAAND中,并獲得了成功。
明白大勢所趨的京都確定出了自己的畫風,由四格漫畫改編的《輕音少女》標志著京都人設(shè)畫風的確立——通過線條營造人物的可愛與生動,用軟中帶硬的線條來變現(xiàn)人物與服飾。2009年4月2日,《輕音少女》這部以小成本制作的動畫再次在日本掀起熱潮,發(fā)售的音樂CD創(chuàng)造了日本Oricon公信榜動漫歌曲新的紀錄,并于2010年推出第二季。[2]
京都之所以這樣能在“軟中帶硬”的線條能獲得巨大成功,與其線條的表現(xiàn)力和張力分不開。[3]首先,這樣“軟中帶硬”的線條不僅更符合當下的萌系畫風,更符合當下觀影群眾的審美。以《輕音少女》和《小林家的龍女仆》為例,其中人物的美在于“甜”美,在于“萌系”美,在于“可愛”美,人物的設(shè)定更好的詮釋了“可愛”二次。其次,“軟中帶硬”的線條看上去更有一種“夸張”“真實”美,動漫人物之所以美不僅僅只在于其有閃亮的大眼睛,更是因為其人體更加修長,人體比例更加符合人們對美的感受。京都動畫的人物的構(gòu)造例如《FREE男子游泳部》,與此前的作品例《灌籃高手》而言,身體比例顯得更加和諧統(tǒng)一即腿會很長,但是身子不會很短。最后,“軟中帶硬”的線條在動作中更加適合動畫,這樣的線條使得動作的銜接更加自然,每一幀的動作也更加舒展,看起來也更加流暢且自然,例如《境界彼方》,京都使用這樣的“軟中帶硬”的線條制作出一部“萌系動作動畫番”。
京都的作畫之美更加符合我們當代的審美,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也更加的真實,所以它才可以在日本眾多動畫公司中占領(lǐng)一席之地。
三、敘事之美
京都擅長講故事,擅長講輕松、詼諧、幽默的故事,更擅長講感情故事,以下分析并陳述京都是如何將一部動畫做到有血有肉、讓觀者潸然淚下。
(一)感情的鋪墊
京都動畫擅長鋪墊,擅長講感人的故事,擅長打動觀者。
京都動畫深知,感人的故事需要講感情,感情需要積累才能促成感人的故事。但感情的積累卻不能做一味地疊加。
例如12年問世的《我們?nèi)圆恢滥翘焖姷幕ǖ拿帧?,該故事為了達到“感人”的目標,不停的去描述六個主角的關(guān)系,一味的疊加和堆砌感情,使得整個故事變得慢熱且拖沓。雖最終的目的達到了,卻在積累感情的過程中,丟失了很多觀眾。
京都動畫早在2007年問世的CLANND中就明白這個問題,并成功將其解決。影片一開始就埋下一條隱線——一個神秘的少女和一個被拼湊出來的機器人,兩人的關(guān)系一直圍繞著片子,給片子帶來無法看破的疑點和神秘感。隨后,在鋪墊男女主角的感情路線的同時,穿插著講述著兩個篇幅簡短,鋪墊得當,同樣感人的兩個小故事,這樣使得整個故事不曉得乏味無聊的同時,也能慢慢的積累和鋪墊男女主角的感情。
(二)感情爆發(fā)點
京都動畫深知,感情的爆發(fā)不用太長,只需要一個點、一個動作、一句話、或者一個鏡頭。
2016年四月番的《re:異世界從零開始》可謂是賺足了人氣,其新穎的故事劇情、故事發(fā)展的走向和有趣可愛的人物設(shè)計也為本片帶來了不錯的口碑。但在第十八集中,用整整一集的時間,通過與女二的對話,描繪男主角糾結(jié)和絕望的內(nèi)心世界。本集作為感情的爆發(fā)點,卻顯得無比冗長。
而在京都動畫中,感情的爆發(fā)點簡單且效果不俗。
在2008年的CLANND After story中,為了描繪岡崎朋也和女兒岡崎汐的感情,為了描繪汐對五年來缺失的父愛的珍惜,通過一句“是為我選,為我買的東西,是爸爸第一次”,在表現(xiàn)出小女孩還無法正常掌握語序的同時,更表達出了女兒汐對父愛的渴望。在最后,當汐問到“可以不用忍住了嗎?”,并陳述外婆的教誨:“早苗說過,能哭的地方,只有廁所,還有爸爸的懷抱?!敝皇峭ㄟ^簡單的兩句話,卻將片中人物的情緒和感情都自然而然的帶給了所有觀影觀眾。
(三)言已盡而意無窮
京都動畫中,大部分的故事都不會給觀者一個限定的結(jié)局,它們在講完所想講的故事的同時,會給予我們觀影者一個開放性的結(jié)局,它們不會告訴觀影者這個故事應該是怎么樣的結(jié)尾,而是給予觀影者更多的想象的空間。
例如CLAAND的結(jié)局,當兩人最后終于互相告白,走到一起時,故事也隨之結(jié)束,沒有再贅述其他,而也正因為如此,故事才剛要開始;例如CLANND after story的結(jié)局,伊吹風子一邊慢慢走近汐,一邊獨自呢喃著“與風子成為朋友一起玩吧,快樂的事情現(xiàn)在才要開始呢?!保焕纭毒辰绲谋朔健分?,以神原秋人的一段長獨白結(jié)尾,面對著本應該消失了的栗山未來,所有的故事都還有著可以繼續(xù)說下去的余地。
在京都的動畫故事體系當中,此類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以開放性的結(jié)尾來結(jié)束整個故事早已成為京都約定成熟的方式。
四、動作之美
京都的美學理念中,不可缺少的亦有動畫中人物的動作。
從引起日本社會級現(xiàn)象的《涼宮春日的憂郁》中的SOS團舞,到CLANND中岡崎朋也和古河緒的牽手動作;從CLANND after story中岡崎汐不協(xié)調(diào)的吃飯動作,到《輕音少女》中隨著節(jié)拍平澤唯和秋山澪的每一次撥弦動作;從《境界的彼方》栗山未來跳起來翻過圍欄下落刺向神原秋人的胸膛,到《小林家的龍女仆》中托兒追上小偷滯空時擊打小偷后站立撥頭發(fā)的動作,每一個動作每一秒每一幀都讓整個動畫更加完美。
京都不愿意以特寫或鏡頭的切換去隱藏動作,它們更加愿意用更多的時間繪制出不一樣的,更加生動的動作。
以東映改編的《灌籃高手》為例,在球員們來回全場跑時,人物在動作上是僵硬和重復的;在球員與球員傳球時,在射籃投球時,是以不停的慢放和重復來表達其投籃的動作;在陵南與湘北決賽時的關(guān)鍵時刻,櫻木最為關(guān)鍵的補扣是以靜止的畫幅和超大的仰視來完成的,甚至加上回放這靜止的一幀從而體現(xiàn)其勢能;在湘北與翔陽高中的比賽中,櫻木灌籃花形透導致五次犯規(guī)被罰下場的那一扣,同樣也沒有將櫻木是如何扣倒花形透的那一連串動作給表達出來,雖以上手法帶來了不錯的藝術(shù)效果,但是卻也是不可回避逃避了許多精彩的細節(jié)動作。
相反觀之,在京都的動畫中,無論是言情感情為主的CLANND,精細的畫出了小孩子奔跑時不協(xié)調(diào)的感覺;還是打斗為主的《境界的彼方》,在利用鏡頭語言的同時,精細的畫出來每一刀,每一招,每一閃是怎么樣行動的;亦或者是以運動為主的《FREE男子游泳部》,精細的畫出游泳時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細節(jié)。
自2003年京都公司獨立制作動畫起,如今已經(jīng)走到第14個年頭,它從一個小小的外包公司,發(fā)展到如今人盡皆知,甚至已與“東寶”“東映”這樣歷史悠久的日本動畫制作行業(yè)巨頭相提并論的動畫公司,無疑與其獨特的風格和美學理念分不開。我們在觀賞并稱贊其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同時,更應該以此為藍本多加借鑒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汪洋,徐萱春.論現(xiàn)代繪畫藝術(shù)的音樂性[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