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浩
摘要: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對兩當號子進行深入、全面、準確地實地考察是研究民族音樂的重要步驟,也只有通過長期的田野考察才能為加強兩當號子研究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兩當號子長期實地考察、座談交流、錄音整理并結合相關研究資料,對近期兩當號子的藝術特征及其代表性作品做幾點介紹。
關鍵詞:兩當號子 花號子 排號子 《萬年花》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2-0039-03
兩當號子是西北民間音樂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自古擁有“隴南樂府”的稱號,為了更好地將其完美藝術形態(tài)加以保護和傳承,多年來兩當人民進行了大量的發(fā)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隨著其宣傳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其中,其內容、代表曲目、演唱風格與形式、歷史淵源、發(fā)展過程、保護與傳承等方面都已做出了非常全面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研究大多僅限于書面,或者說很少運用專業(yè)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實地的田野考察。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對其進行深入、全面、準確地實地考察是研究民族音樂的重要步驟,也只有通過長期的田野考察才能為加強本領域研究提供準確的資料。
一、社會條件與文化認同
兩當縣是甘肅省東南的門戶,位于陜、甘交界處的西秦嶺南麓,地域較小,人口稀少,但歷史悠久,建縣已1500余載,山明水秀,文化積淀博大、深厚。“千百年來,這里的人民艱苦奮斗、辛勤耕耘,在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特色鮮明、旋律優(yōu)美的兩當民歌就是兩當人民智慧的結晶” [1]。兩當號子是在一種極其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下源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民間音樂藝術,主要流行于兩當南部山區(qū)的云屏、泰山、廣金、站兒巷等鄉(xiāng)鎮(zhèn),尤其在云屏鄉(xiāng)的店子村、黃崖村、棉老村和廣金的賀家壩、龍王廟等地流傳更廣,蘊藏量較大,演唱更普及。它的調式成熟,旋律完整,曲體嚴謹,表現(xiàn)豐富,而且曲調特色十分鮮明,這與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融合與認同有一定的關系。
包括兩當號子在內的兩當民歌最初由當?shù)厮幼〉摹芭锩瘛庇靡环N特有的語言——湖廣廣腔所傳唱。所謂棚民主要所指清末多地農民起義失敗后為逃避清兵的追殺,相繼進入兩當后并以搭棚、狩獵世代定居于此的起義軍。而湖廣廣腔的來歷則依據(jù)定居于此的“起義軍多來自兩湖、兩廣、貴州、四川等地,語言相互滲透、學習、串味、變調,為了盡快溶入當?shù)厝巳河謽O力學習當?shù)卣Z言,逐漸變成了多元性的以兩湖、兩廣語言為主調的獨特語言,當?shù)厝朔Q為湖廣廣腔”。 “后來因為兩當縣的云屏、廣金兩鄉(xiāng)與陜南的略陽、勉縣相鄰,因多年來的人口遷徙流動與陜南號子相互碰撞、融合、影響交流,兩當號子吸收了其中某些元素,豐富了兩當號子的內涵,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完成了兩當號子的全部形成程序”。[2]云屏鄉(xiāng)的店子村人的祖輩便是來自陜南的寧強縣,多年來其語言腔調和音樂特征雖與當?shù)叵蛉诤?,但依然能夠清晰的分辨陜南的各種強調。他們將家鄉(xiāng)的生活方式、生產(chǎn)技術、風土人情、民俗民風和民間文化都帶到了兩當,獨具特色的兩當號子就是“湖廣廣”們將各地的民歌和當?shù)氐奶栕?、山歌等結合起來,發(fā)展衍生出來的新的民間音樂品種。
悠久的歷史文化、民風習俗以及自然環(huán)境的特殊性伴以特殊的人口構成及語言為兩當民歌尤其是兩當號子的形成奠定了根基,所以“棚民”成為了最初的兩當號子創(chuàng)作群體,而“湖廣廣”腔也變便成為兩當號子最主要的唱腔。兩當號子以其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多樣的演唱形式,獨特的語言和演唱技巧,在豐富自身的同時,也吸收和融合其他的音樂藝術形式,促進了兩當號子與外來音樂文化的交流,使兩當號子獲得文化認同的同時,也被各地的民間藝人所喜愛和傳唱,使之成為兩當音樂藝術中的文化瑰寶。
二、種類與特征
兩當號子有花號子和排號子兩種。花號子曲調高亢、音域寬廣、旋律跳躍的幅度大,音調變化多,沒有唱詞,只有“咦、喲、哎、咳、啊、嗬、呀”等虛詞構成,被專業(yè)人士稱之為“腔數(shù)號子”,在民間演唱的曲目較多?;ㄌ栕佑址譃閱顓忍栕雍碗u公號子兩種。所謂嗩吶號子就是歌手用聲音模仿嗩吶吹奏的音調而演唱的號子。過去多用在婚喪嫁娶等禮儀活動中,當時沒有樂手和樂隊,就請一些號子高手,模仿嗩吶的聲音演唱一些“曲牌號子“來營造氣氛。代表曲目《大嗩吶號子》《畫眉鳥跳架上》等,雞公號子就是歌手模擬公雞報曉啼鳴的聲音來演唱號子,有獨唱、對唱、領唱、齊唱、合唱等表演形式,主要演唱特點是一氣呵成,演唱中間無停頓(第一位歌手唱完一句要換氣時,第二位歌手要從前一句的末尾拖腔處接唱,配合要有默契,除音色稍有變化外不能要讓人聽到任何一點停頓和換氣。如著名的《大雞公號子》《生雞公號子》等。雞公號子聽來既幽默,又有哲理,妙趣橫生,但是這兩種演唱形式并不是從始至終單一模仿“嗩吶”和“公雞”的聲音,它是在保留了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具有音樂花、人聲化、藝術化的藝術作品。
排號子一般有唱詞,其歌詞大多是即興編唱的,曲調比“花號子”要低一些,旋律幅度的跳躍變化較小,也是當?shù)刈顬槠占暗奶栕忧恐?。排號子可分為拉箱號子和山歌套號子兩種形式,一般都和生產(chǎn)、生活有密切關系。拉箱號子是勞動人民在勞動時演唱的具有明顯勞動號子特征的一種,音樂節(jié)奏同于勞動時的節(jié)奏。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箱夫子歌》《打夯號子》等,兩當號子中除了拉箱號子外,其余均不屬于勞動號子。據(jù)我們了解,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拉箱號子,屈指可數(shù),會唱它的歌手也寥寥無幾,接近失傳了。而山歌套號子是目前兩當號子中傳唱最廣、最多的一種,由于人民群眾在長期的民歌演唱活動中,感到?jīng)]有歌詞的號子難以完美地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因而把山歌的詞套進號子的曲調中演唱而產(chǎn)生的,多是將富有優(yōu)美曲調的山歌,配以高亢有力的號子虛詞進行演唱,抒發(fā)歌者的感情世界。但這些號子演唱和勞動無直接關系,排號子多是當?shù)厝嗽谏钪幸环N抒發(fā)感情的演唱種類,不同于其他的號子多是反應勞動生產(chǎn)的。
三、作品分析
1957年兩當號子赴京參加全國民族民間音樂文藝匯演,在首都天壇劇院以及中南海懷仁堂激情“喝”唱,其高亢粗狂、自由抒情的演唱風格,受到中央領導人的高度贊揚。參加演唱人員包括袁正有、張升、陳忠義、張華王(未參加演唱)四人,演唱曲目為《萬年花》《雞公號子》《叮叮噹》三首。包括這三首樂曲在內的所有兩當號子此時還是以口傳心授的形式世代傳承,直到1983年索象武先生才將兩當號子的經(jīng)典曲目《萬年花》記譜整理出來,并在甘肅省唯一的音樂刊物《祁連歌聲》上刊發(fā)。
花號子《萬年花》是一首獨唱曲目,為兩當號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幾乎所有的兩當號子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旋律都能從這首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音符基本上圍繞在中高音區(qū),旋律起伏較大,很多大跳音程,連續(xù)高音及大跳音程的演唱,使演唱者必須具備很高的演唱技巧,音調變化大,真假聲相結合的特征很符合西北民間音樂的演唱色彩,連續(xù)的倚音不僅要保證旋律的流暢性,更要注意感情的自由發(fā)揮,是兩當號子中最難演唱的樂曲。同時,依據(jù)歌手差異,其演唱風格也各有不同,對力度、氣息、聲高、速度等把握,每個歌手的展現(xiàn)也略有不同。目前,演唱《萬年花》的民歌手以馬榮為代表,其高亢、嘹亮聲音以及流暢、充足的氣息,加上豐富的情感表達,很好的演繹出了這首花號子。
根據(jù)錄音整理記譜來看,全曲共十三小節(jié),為民族五聲徵調式,為兩段體結構,節(jié)奏流暢、明快,主要以四分、八分音符為主,旋律中帶有“花兒”色彩,是兩當號子中年代最久遠、作品最長的的樂曲,整體表現(xiàn)力極為豐富?!斗排M掎旇尽芬彩且皇谆ㄌ栕樱溲莩问脚c《萬年花》基本相似,不過其調式不同,這是一首六聲變宮商調式,共九小節(jié),單段體結構,旋律一氣呵成,并伴有多處滑音,聲音表現(xiàn)高亢、活波,是兩當號子的優(yōu)秀作品。
花號子的形成是由于遷徙、逃避至此的外鄉(xiāng)人對文化生活的情感需要,在長期的無聲生活的壓力下產(chǎn)生的悲傷歡愉需要宣泄,他們大聲的吼唱,但是又怕明白的唱出來又招來清兵的追殺,只得將家鄉(xiāng)的音樂與當?shù)氐奶栕酉嗷ソ蝗?、結合在一起,用無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以此解除疲勞,緩解思鄉(xiāng)之情,也為了滿足自身的娛樂需求。后來人們又感到無詞演唱的無聊,便依據(jù)生活和感情的需要,在花號子的基礎上逐漸加上了歌詞,排號子便孕育而出。
排號子的有別于花號子的最大特點是在旋律相似的情況下加上即興編唱的歌詞,使樂曲的表現(xiàn)更為直接,情感表達也更為清晰,曲調上相對于號子要低一些,旋律幅度的跳躍變化較小,是兩當號子最為普及和喜愛的藝術形式?!栋热~像把刀》是排號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創(chuàng)作形式為山歌套號子。樂曲表達了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同時也描述了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活動中幸福的家庭生活,體現(xiàn)了其藝術形式與當?shù)厣?、生產(chǎn)、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
樂曲為兩段體結構,其調式為五聲徵調式,共22小節(jié),前八小節(jié)是依據(jù)當?shù)厣礁璧那{即興創(chuàng)作的歌詞,結構整齊,分為上下兩句。后十四小節(jié)是典型的花號子形式,無歌詞,完全由喲、咦、嗬、哎等虛詞組成,一氣呵成。與前八小節(jié)相比旋律更為開闊、豪放一些。
從以上作品分析中可以看出兩當號子的曲調主要有徵、商、羽三種調式。以五聲音階為基礎,六聲調與七聲調式相對較少,曲體結構目前流行的有一段體、兩段體(A+B)和三段體(A+B+A),花號子與排號子之間有著清晰的區(qū)別,但是整體上旋律幅度跳躍較大,節(jié)奏相對自由,樂曲結構也比較完整。其樂曲的內容,多表現(xiàn)當?shù)厝藗兊纳盍曀缀颓楦惺惆l(fā),與當?shù)厣礁琛⑿≌{的結合比較多,而且融合得非常的好,演唱時的表現(xiàn)力豐富而又強烈。
參考文獻:
[1]索象武.兩當民歌集成(精編版)[M].隴南:兩當縣文化體育出版局,2011.
[2]李明祿.兩當號子的起源、發(fā)展與傳承[Z].兩當縣文化館內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