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欣
摘要: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體質正處于持續(xù)下降的階段,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要想改善這一現(xiàn)狀,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并且針對這些原因,制定出有個性的體育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保證大學生體質的增強,促進大學生身體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有力推進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構建和民族的繁榮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學生體質;測試;影響因素
1.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重要性
由于我國教育體制還不夠健全,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這樣增加了學生課外學習的時間,導致學生沒有多余時間進行鍛煉,缺乏運動。同時高校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對身體鍛煉缺乏足夠的重視,并且部分學生需要應對考研,將業(yè)余時間用于學習,沒有時間參與鍛煉。而利用學生體質測試能夠培養(yǎng)學生參與鍛煉的意識,強化學生的鍛煉意識,促使高校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提高體質測試水平,達到高校規(guī)定的標準。我國就關于青少年體質增強問題頒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質狀況,要求高校將學生體質健康的增強納入教學工作中,這樣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同時能夠提高自身的耐力、體能和速度,改善學生肥胖和近視等情況。此外,我國在2007年頒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學生體質對教學的作用,強調學生體質測試是對學生體質標準進行檢驗的唯一方式,因此高校必須要積極測試學生體質,并向國家體育總局呈現(xiàn)測試結果,便于指導后續(xù)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
2.現(xiàn)狀分析
2.1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忽視了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和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陷入應試教育的誤區(qū)。高校體育教學受到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將體育教學的重心放在了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上,所以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就只會著重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從而忽略了理論知識的講解,同時也沒有注重對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
體育場館短缺,場地設施的配置比較單一。要想使體育教學受到學生的歡迎,更加高效地提升學生體質,就應當在體育館內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寬闊的鍛煉場地,更多樣的體育器材。
2.2學生個體的問題
首先,是學生進行項目選擇的目的不夠明確。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應當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選擇適合自身的訓練項目。其次,是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高校體育教育應當針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來制定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但是當前的教學內容卻只是適合于大部分的學生,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出個性化教育。最后,是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評價的公平性還有待提高。
3加強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有效對策
要想強化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健全測試管理機制;三是改進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
3.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高校學生體質測試來說,其測試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受測試儀器和設施的影響,從而導致測試數據和測試結果缺乏準確性與真實性,不利于下一階段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實施。因此高校在實際測試工作中,應嚴格按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來建設體育基礎設施,將相關測試器材合理放置在相應位置,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鍛煉需求來采購體育器材。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應對實現(xiàn)準備幾套體質測試器材,這樣能便于多數學生的使用,降低測試的周期。同時高校應強化學生個體的安全,在測試之前對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檢查,無法正常測試的學生可對其予以免測,并且在進行肺活量測試時,高校應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擁有一只吹嘴儀器,降低安全隱患。除此之外,高校應定期維護與保養(yǎng)測試儀器,及時更換使用時間長的設備,避免測試結果存在較大誤差,保證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有序進行。
3.2健全測試管理機制
高校在進行學生體質測試之前,應制定合理的體質測試規(guī)定,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xié)作,在測試前由教務部門開展調課測試,在測試中由財務部門結算參與測試人員的工作報酬,由后勤部門提供后勤服務等,這樣能夠建立完整的測試管理機制,保證機制的完整性與高效性。同時各部門應積極商討優(yōu)質的測試方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分工,保證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3.3改進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
高校進行學生體質測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多進行體育鍛煉。以往高校在評價學生體質測試時多是以整體評價為主,對個體差異缺乏針對性,因此高校必須要改進測試評價方法,保證測試整體效果的同時加強個體差異的針對性。教師在測試的過程中可對每個人的測試結果進行評價,并將學生的缺點和優(yōu)點等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針對不同的缺點提出不同的意見,這樣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正缺點,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學生能夠利用網絡與教師和專家進行實時溝通與交流,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健身指導辦法,有效指導學生鍛煉,促進學生體質水平的提升。此外,高??稍趯W生總體成績評價中有效納入學生的實際體質情況,將體育考試加入早平時考試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質測試與體育鍛煉活動中,并在實際測試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的測試要求,保證測試工作的有效落實。高校也可在新生入學后組織其進行體質測試,為學生后期的體質測試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便于對學生平時成績的分析與考量。
3.4提高教師素質
高校體育教師的素質對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體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學校應當提高對于體育教師的要求,更多地招攬一些體育方面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對于學校已有的體育老師,應當定期進行組織學習,擴展體育教師的理論知識,更新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夠保證體育教學質量,更高效地提升學生體質。
參考文獻:
[1]曹鈺.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主要問題分析與對策[J].體育科技.2016(11)
[2]單舜.長沙市高校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突出問題[J].湘南學院學報.2016(2)
[3]蘇霞.關于大學生體質測試及學生體質健康的探討[J].赤子:中旬.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