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蜀容
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頒布至今已十年有余,無論是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是學校的德育工作,都有極大的改觀,并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比如小學升初中,取消考試改為劃片招生,這給我們的小學生以及小學教育減輕了極大的負擔,同時給曾經(jīng)受“排擠”的德育教育讓出了一席之地。然而受應試教育影響至深,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shù)輕素質(zhì),重學習成績輕品德表現(xiàn),重物質(zhì)生活輕精神生活,“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什么都白搭”等觀念仍侵蝕著很大一部分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頭腦,自覺不自覺地傳達給孩子,根植于心,造成德育工作開展受阻,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形成緩慢?!兑庖姟分赋觯骸八麄儯ㄖ肝闯赡耆耍┑乃枷氲赖聽顩r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德育教育如何在創(chuàng)新中扎實推進,取得實效?下面我就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談談我的思考。
(一)擺正位置,創(chuàng)設氛圍,擺脫小學德育工作的尷尬
思想道德教育沒有現(xiàn)成的課程,需要以一系列活動為載體,但活動搞多了,學校領導、班主任都擔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不僅如此,因怕出現(xiàn)安全問題,學校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越來越少了,因為一旦學生外出時磕著碰著,就會成為學校工作的“大事故”,加之學生外出,學校就要收取相應的交通費、門票費,有的家長就會投訴學校亂收費,學校真是進退兩難。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思想道德教育怎么可能推進?我認為當前最急迫的工作就是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圍,使學校的各個方面都有濃厚的德育氣氛,學校的管理、評價、獎懲等所有工作都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使這一思想成為一切工作的堅定導向。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個德育教育基地,就是一個動力源,就是一所德育學校,因此一定要重視班主任的培養(yǎng),重視德育隊伍的建設。同時,德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不能貪圖政績工程。德育必須建設載體,我們學校十幾年來一直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有校長講話、教師講話、學生國旗下演講等,都要對全體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校還下功夫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比如老年協(xié)會,敬老院,社會實踐基地等。同時,德育還應該做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德育也要求具有服務性、開放性、情感性。
(二)轉(zhuǎn)變觀念,教會做人,強化德育工作者的責任
在課改發(fā)展的今天,很多學校在德育與智育面前同樣更重視分數(shù),語文、數(shù)學學得好,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各種表揚,于是“好學生”自己也認為已經(jīng)全面發(fā)展了。但他們可能對勞動不認真、不積極,在同學面前容易流露出驕傲自滿的情緒,他們爭強好勝,助人為樂的精神往往不夠,每遇到事情,大多想到自己要出頭,很少考慮他人、班級、集體?,F(xiàn)在甚至有人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一些學習好的孩子更自私”,我想這絕不是空穴來風。相反,德性好的學生很少得到表揚,他們可能因考試成績稍差而不被重視,但他們對集體的事可能更認真,肯耽誤自己的時間幫助他人??蛇@有什么用呢?品德的好壞不可能在升學中得到任何反映,雖然說現(xiàn)在是劃片招生,但一些重點中學招收區(qū)域外的新生仍然是以分數(shù)的高低錄取。孩子們在這樣一種分數(shù)第一的環(huán)境中長大,家長和老師有沒有看到,他們往往自私自利,心懷仇恨,很難與他人友好相處。是“以分為本”還是“以人為本”,關系每個家庭,也關系國家命運,只看重孩子一時的成績,而忽視孩子的心靈成長,終將害了孩子,也害了我們的國家。
未成年人是成年人的希望和未來,有什么樣的孩子,家庭將來就是什么樣,有什么樣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樣的祖國明天。在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學校的作用至關重要。
未成年人的教育層次取決于成年人的教育水平;未成年人做人的熱情源于成年人做人的激情,我覺得加強“做人”教育的力度首先是我們眾多教育者端正觀念,其次才是受教育者。
(三)規(guī)范言行,培養(yǎng)習慣,把準小學德育工作的脈搏
《意見》指出:“要依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對小學生重點是規(guī)范其基本言行,培養(yǎng)良好習慣”。講到德育,一些老師不免講“思想道德”“思想道德修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紀守法”等口號掛在嘴邊,忽視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不但有利于學生成才、成人,還會受益終身。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一生的道德品格,乃至成功與失敗。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們學習習慣的差別,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其受益一輩子。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自身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jié)果。小學生自制力相對比較差,好習慣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強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好習慣得到有效鞏固為止。但同時還要有耐心,有條理,有思路;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圇吞棗,半途而廢。
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谝髮W生做好行為規(guī)范之前,老師先為他們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后再強調(diào)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
(四)講求實效,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活動促學生完美人格形成
在學校工作中,要想讓德育工作占據(jù)重要陣地,必須把德育活動辦得有生有色,富有實效,德育活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
在許多學校德育工作過程中,學生基本是被“塑造”的客體,而缺少主體性的參與,而且教育內(nèi)容普遍與未成年人的實際生活脫節(jié)。我認為必須堅持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使德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一要堅持師生平等參與、共同發(fā)展、共同成長的觀念,重視“尊重”教育;二是堅持育人為本的觀念,整合教育資源,通過全方位的全過程的和全體人員的“三全”,更好地實施全人教育;三是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遵循規(guī)律求得實效;四是做到統(tǒng)籌學科課程教育和課程的三維目標,統(tǒng)籌校內(nèi)外教育活動,統(tǒng)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統(tǒng)籌社會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四個統(tǒng)籌。
總之,要搞好學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德育工作教育者必須傾其智慧和才能,德育工作才會有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學校才能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