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慶
摘要:針對現(xiàn)在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多,厭學情緒高,輟學率猛增這一客觀事實。教師們對自己的教學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而且就這個現(xiàn)象做了大量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源于課堂。本文主要從教師的有效性、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習興趣之間的密切關系來說明和論證做有效的教師就能開展有效的教學,有效的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厭學情緒,從而減少學生的流失,達到保學控輟的目的。
關鍵詞:有效;留守;減少;流失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251-01
“留守兒童”多為適齡學生,他們常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有的甚至是一個人獨自在家。他們大都對自己的學業(yè)不在然,父母也只是抓住人性的弱點(人都愛錢),每月寄一定數(shù)量的錢給他們,就要求他們在家要聽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話,好好學習,不要調皮。然而他們只是孩子,他們答應大人的只是要求,至于他們能不能辦到絕大多數(shù)就從來沒介意過。絕大多數(shù)"留守學生"學習不努力,厭學情緒極高,導致農村學校輟學率猛增,這樣的現(xiàn)象有悖于九年義務教育的要求。為更好地完成我校所轄區(qū)域學生的九年義務教育活動,并為全民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我校針對"保學控輟"工作展開了調研活動,調研形式及內容如下:
經過多次走訪,總結出了兩個最主要的輟學原因:
(1)100%的學生輟學的原因中都有:學不懂。
(2)40%的學生給出的輟學原因是:無法融入同學,找不到學習的興趣何在。根據(jù)調查的結果,我校全體教師集中思考并提出了"做有效教師、開展有效教學、促進保學控輟工作"的改善措施。針對學校提出的此項措施,筆者做了以下教學思考。
1.做有效教師,開展有效教學,幫助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構成課堂的兩大必要條件是:教師與學生,由此可知要筑建"有效課堂"就必須具備"有效教師"與"有效學生"。"有效教師"是指能夠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人,而"有效學生"是指能夠進行有效學習活動的人。在中國有這樣一句諺語:"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個"引"字道出了師傅(教師)的作用,想知道修行者(學生)是否對所學充滿信心與希望得先知道怎樣"引"才行。所以學生的學習行為是否有效得先看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效。筆者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認為在課堂上最關鍵的是人人能參與學習活動,人人能期待上筆者組織的課。所以筆者每天每節(jié)課都用盡全力做有效的教師,使自己開展的教學活動達到有效。因為一位有效的教師必須會調節(jié)教學的速度,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衡量教學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一位有效的教師對學生充滿了愛心、處理事情一分為二、一視同仁、公平公正、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一位有效的教師總是充滿了活力、年大而不失歡笑、課堂中幽默有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易近人、容易與學生個人或學生集體自然和睦地相處。
2.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通過教學實踐不難發(fā)現(xiàn)輟學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留守學生")最開始時只是后進生,他們的大多數(shù)行為、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都得不到人們的認可。他們偶爾的行為甚至會引起同學的不滿和老師的憤怒,最終他們會遭到同學排斥和老師的批評。而他們在受到同學冷落時卻沒有勇氣與老師交流,而父母離他們又遠,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表現(xiàn)離家長及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遠,也越來越對自身的發(fā)展與進步產生懷疑,直到對同學、教師、學校失去信心,看不到學習能帶來的希望而成為輟學生。
對于筆者的學生,筆者一直采用這種不離不棄的寬容的關注和愛。很多年來的實踐驗證了筆者這樣的教學方式不管是對課堂和學生的幫助都是很有效的。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用寬容的愛去增進師生友誼,培養(yǎng)學生自信,減少學生的厭學情緒,最終達成"保學控輟"的目標。
3.準確分析教材和學生,充分準備教學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學生是教師教學的主體。做好教材和學生的分析,做好教學前的準備是教學的要求也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這一點說起來很輕松,但是要"準確"做好"它"卻很難,我們的教學對象知識基礎不同、思想層次不同、心理發(fā)展不同、對受教育的觀點分歧大。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教師能夠堅持不懈做好教學準備、備課時做到優(yōu)化教材內容(這里的優(yōu)化是指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添加適合自己學生的生活內容、刪減與自己學生相差較大的語言情景);結合學生情況和學科特點設計教學方法和步驟來引導教學,云開日出的日子一定會按計劃到來的。準確分析教材和學生、為每堂課做好充分準備,會讓學生從教學中獲取興趣,會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語境中輕松學習和掌握語言,會讓學生堅定學習的信心,堅持完成自己的學業(yè)。
總之教師的教學準備不能是一紙空談,要落到實處,要準確,才能達到時效。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的有效是學生和教學有效的保證,是引導學生堅持完成學業(yè)的關鍵;教師的關愛是敦促學生成為有效的催化劑,是引導后進生健康成長的良藥;準確對教材及學生的分析,在每堂課前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是讓課堂更有趣的前提條件,是引導學生尋找學習樂趣的有效方式,更是實現(xiàn)保學控輟,留住學生完成學業(yè)必不可少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教師繼續(xù)教育教材《關注教師心理成長:有效師生關系的心理促進》
[2] 王東華《超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