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長治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山西 長治 046000]
透過基督教文化看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主旨
⊙王 麗[長治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山西 長治 046000]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展現(xiàn)了19世紀20年代浮華喧囂的美國社會。深入刻畫了人性的自私、冷酷等種種世態(tài)炎涼。作品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折射了當時人們和宗教密不可分的生活。本文透過基督教的角度去探究人性的泯滅和道德的淪喪,分析這部悲劇幕后的深層原因及洞悉美國夢注定破滅的結局,進而發(fā)掘這部作品旨在表達的現(xiàn)實寓意。
《了不起的蓋茨比》 拜金 道德淪喪 悲劇
2013版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導演巴茲·魯赫曼根據(jù)同名小說傾力打造的一部成功的影片。從投資的大手筆,華麗精美的衣飾,盛大的派對場面到精心設計的敘事手法,再到用特寫鏡頭展現(xiàn)的足以表現(xiàn)人物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性動作,都可以反映出《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導演的一部嘔心瀝血之作。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彌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息。電影中多次出現(xiàn)“上帝”的字眼,用于刻畫不同的人物,這一詞在不同的情形下傳達出微妙的含義。鏡頭頻繁出現(xiàn)象征著上帝之眼的眼睛,這一雙碩大無比的眼睛在各種重要的時刻,展現(xiàn)出不同的表情。故事的主人公蓋茨比的人生經(jīng)歷和耶穌基督也有相似之處。
電影再現(xiàn)了19世紀20年代窮奢極侈的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貪圖享受達到幾近癲狂的程度。當時人們對金錢財富趨之若鶩,富人對底層勞苦大眾肆意踐踏和剝削壓榨蹂躪,種種病態(tài)的社會現(xiàn)實被電影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美國很多人信奉基督教,人們的言行舉止處處流露出對基督教的深信不疑。在這部作品中很多地方反映出基督教對人們方方面面深刻的影響。筆者擬從宗教方面去探尋這部經(jīng)典不朽之作的創(chuàng)作意圖,了解作者奮筆疾書背后的創(chuàng)作動機,從而揭示這部不凡之作旨在書寫的深層社會現(xiàn)實意義。
(一)黛西的復雜和拜金 當黛西和尼克飯后散步的時候,黛西和尼克袒露心扉,她說婚后每件事情都糟透了,自己過得并不愉快,對每件事都感到厭倦。當尼克提起她的女兒時,她說女兒出生時,她的丈夫湯姆不知道去哪里了,她說:“天知道湯姆在哪兒?還有天知道他和誰在一起?”電影字幕里的“天”是電影英語原文God的譯文即“上帝”。這句話說明黛西對丈夫的花花心腸早已心知肚明,表現(xiàn)出黛西對丈夫不負責任的無比憤怒,同時委婉地流露出自己對不幸?;橐錾畹囊环N無奈和茫然。盡管帶著些許惆悵,但她還是對自己婚后的生活感到知足,因為當她問護士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時,護士回答是女孩,她感到很高興,因為她希望她的女兒是個傻瓜,對女人來說,世間最好的事莫過于成為一個漂亮的小傻瓜。
黛西在這里兩次使用“上帝”這個詞。女兒出生時,丈夫居然不在身邊,使她意識到丈夫沒有責任心。她一個人熬過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危險時刻,在寂寞中,獨自迎來孩子的降生。然而她并沒有因此與丈夫分離,而是裝聾作啞來換取婚姻的相對平靜,與丈夫相安無事地生活下來。對于丈夫的放蕩不羈和不負責任,她都選擇忍受下來。雖然黛西表面裝著糊涂,但是她是個聰明人。嘴上說“上帝”也管不了自己的丈夫,但她心里明白幸福還是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因為她還是人人眼里的富貴夫人,她尊貴夫人的身份和地位從來都沒有動搖過,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保持著自己的尊嚴,保有以往的體面。她不是思想單純的女人,而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
“上帝”這樣的詞語,僅僅是被黛西用來表達對丈夫和對別人眼里看似圓滿婚姻的不滿,發(fā)泄自己的滿腹牢騷,宣泄感傷的情緒。丈夫這個紈绔子弟花花公子的做派,她了然于心。這個煩惱時時壓抑在她心頭揮之不去,她又無可奈何??墒撬€是很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對女兒的希冀就體現(xiàn)出她很滿足于現(xiàn)在的婚姻狀況。她希望女兒是個漂亮的小傻瓜。只要有富有的丈夫,做個傻瓜也無妨。只要她自己闊太太的地位和生活沒有變,便對其他不如意之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忍受下來。她認定這樣表面維系著的體面的婚姻,雖然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還是她理想中的生活。她真正在意的是金錢財富,在她看來,能給她帶來財富和地位的婚姻才是可靠的。這也為她后來背叛與蓋茨比的愛情并和丈夫湯姆密謀嫁禍于蓋茨比埋下了伏筆。所以,黛西是一個貪圖財富不折不扣的拜金女。
(二)威爾遜的昏庸 威爾遜只知干活賺錢養(yǎng)家,對打著各種幌子常常光顧他店鋪并勾引他妻子的湯姆毫無覺察。后來,威爾遜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妻子脖子上昂貴的珍珠項鏈,感覺到了妻子近來的異常舉動可能和她的出軌有關,他在逼問妻子無果的情況下說:“別騙我了,你從哪里得到的,你騙得了我,但你騙不了上帝,上帝看到一切,默爾特?!蓖栠d覺得自己雖然好被妻子蒙騙,但上帝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妻子膽敢當著上帝的面兒,做這些為人所不齒的勾當,就不怕遭到上帝的懲罰嗎?威爾遜借口上帝看見了一切,想嚇唬妻子,讓她說出誰給她買的珍珠項鏈,從而知道真正在背后拿珠寶誘惑妻子的人。
威爾遜沒有懷疑以各種理由常常來到他修車店的湯姆,反而把湯姆當成是來店里加油和修車的顧客,或者是要賣一輛車談“生意”的客戶。到最后湯姆也始終沒有賣給威爾遜一輛車子,做成一筆生意。一提起談生意,威爾遜的妻子就說要和她談,儼然一幅女主人的樣子,但是威爾遜沒有發(fā)現(xiàn)這場男女“生意”中的蹊蹺,反而要妻子招待好湯姆,自己還要拿蘇打水和糖果款待湯姆。這一幕被初次見面的尼克看在眼里,都有些看不過去了,而和湯姆打交道的威爾遜,卻沒發(fā)現(xiàn)妻子和湯姆的勾搭。觀眾被威爾遜遲鈍的觀察力所震驚。對于頻繁出現(xiàn)的以賣車為誘餌,戲弄他并且勾引他妻子的湯姆,威爾遜沒有絲毫的懷疑,對湯姆抬起頭別有深意的眼神和妻子在他眼皮子底下與湯姆偷情毫不知情,卻要借上帝之口震懾和威脅妻子說出實情,足見他的昏聵實在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谥姓f上帝看見了一切,然而他自己卻沒看見,逼問妻子那個人是誰,作者將威爾遜昏頭昏腦的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
黛西對婚后生活的抱怨和威爾遜對妻子的厲聲質問中,都出現(xiàn)“上帝”之類的詞語。因為美國社會信仰基督教的人數(shù)眾多,基督教文化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日常生活語言習慣的一部分,是人們不可動搖的信仰,已融入人們的思想靈魂。尤其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上帝”一詞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電影語言中,通過帶有“上帝”的話語,塑造了黛西在擇偶和婚姻觀中的利欲熏心和拜金。威爾遜口口聲聲嘴里提著上帝,自己卻有眼無珠,渾渾噩噩。這些人性的黑暗和缺點,通過上帝一詞的刻畫暴露無遺,挖掘出了人性中的勢利、自私、冷酷和無知。
灰燼谷里艾科堡醫(yī)生的巨幅廣告牌被看作是上帝眼睛的象征,在電影中多次出現(xiàn),那雙奇大無比而又神秘的雙眼每次出現(xiàn)都和重要的事件相關。湯姆在帶著尼克去耶魯大學俱樂部午餐聚會的中途突然下車,朝威爾遜的修車店徑直跑去,這一怪異的舉動不僅把尼克驚呆了,而且上帝的眼睛也把這一幕看在眼里,怒在心頭。此時,上帝對湯姆這類富貴世家子弟敗壞的道德面露慍色。上帝親眼目睹湯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上帝嚴厲目光的注視之下,紈绔子弟的湯姆在道貌岸然的外表和溫文爾雅的談吐下,我行我素。甚至堂而皇之地進入威爾遜的店鋪,在昏聵的威爾遜的修車店里大膽地偷情。
蓋茨比載著尼克去吃午餐的路上,經(jīng)過灰燼谷時,又一次出現(xiàn)碩大的上帝的眼睛,此時蓋茨比在向尼克杜撰自己的身世,吹捧自己在戰(zhàn)場如何英勇,編造自己的學歷,并且用一張奇怪的照片證明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照片上蓋茨比無論是氣質還是神態(tài)都與其余的人格格不入,極不相稱。蓋茨比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滔滔不絕地向尼克大談自己的身世和經(jīng)歷。上帝那雙眼睛無奈地看著蓋茨比使出渾身解數(shù)撒謊。上帝看著這個被金錢蠱惑,被物質財富沖昏頭腦的年輕人在努力掩飾自己卑微的出身,虛構自己的身世,不禁為他感到可憐和可悲。
在車禍悲劇發(fā)生的前前后后,象征著上帝眼睛的斑駁的廣告牌頻繁地出現(xiàn),見證了車禍的發(fā)生。湯姆駕駛著汽車奔馳在去城里的路上,上帝陰郁的眼睛再次出現(xiàn),似乎是在預示著不祥的未來。上帝看著湯姆和蓋茨比彼此飆著車駛向城里。那瞪大的眼睛關注著眼前這一切。晚上黛西開著蓋茨比的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上帝悲傷地看著眼前這對戀人上演的凄慘的愛情故事。默爾特錯把蓋茨比的車當成是湯姆的車,沖了上去,黛西來不及剎車,把默爾特當場撞死,默爾特被撞飛那一瞬間,上帝親眼目睹了慘案發(fā)生的那一幕,那雙碩大的眼睛露出驚恐的神色,這時采用慢鏡頭,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場景。那一剎那上帝也被眼前這場悲慘的事故震驚了,驚慌失措地望著這幕慘案和現(xiàn)場撞碎的車玻璃以及默爾特被撞散的珍珠項鏈。上帝眼睜睜地看著默爾特被撞死后,蓋茨比的車停了片刻后,逃離了現(xiàn)場。目睹眼前這一慘狀,上帝的眼睛流露出悲憫和同情,對事故發(fā)生當下的情形歷歷在目。當威爾遜拿出槍來對蓋茨比進行報復時,上帝的眼睛露出了驚悚的目光。
上帝的眼睛作為基督教文化的象征,雖然神秘莫測,但是時刻關注著人間的疾苦,看到人間的悲哀與凄涼場景,無不為之動容。它看見了湯姆的風流成性,蓋茨比的謊話連篇,默爾特的愚蠢與固執(zhí)和威爾遜的魯莽愚笨。上帝即使見證也做不了證,雖然把人世間一切苦難盡收眼底,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卻無能為力。這反映了基督教雖然對當時的社會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由于當時社會的物欲橫流,人們的思想被腐蝕,追求金錢,奢靡成性,道德的淪陷,即使是基督教對人們思想行為的約束也日益松懈,對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影響日漸削弱。
蓋茨比出生于美國北達科他州,父母是貧窮的農(nóng)民,但他從來都不接受他們是自己的父母,他認為自己是上帝之子。這與《路加福音》中耶穌即基督教中的上帝之子不承認約瑟和馬麗亞是其父母,他要履行圣父的使命,非常相似。相似的卑微的出身使得蓋茨比像耶穌一樣滿懷雄心抱負,要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打拼出一番天地來。他們心懷偉大的理想,獨自闖蕩,為自己的未來奮斗,奔赴美好光明的前程。蓋茨比不承認自己的父母為的是更好地融入上流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
為了贏得心目中理想的化身黛西,蓋茨比四處打拼,意圖躋身上層社會迎娶黛西,同時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的抱負。然而他最終被情敵陷害致死。善良富有幻想的蓋茨比最終敵不過虛偽險惡的上流社會。如同仁慈的耶穌死于猶太僧侶統(tǒng)治階級和羅馬巡撫的迫害(《馬太福音》),蓋茨比的父親蓋茲得知兒子的死訊從明尼蘇達州趕來安葬兒子。這與《馬太福音》中耶穌的安葬類似。蓋茨比如飛蛾撲火般,飛向自己向往的理想,卻被狡詐邪惡的上流社會害死。
蓋茨比與耶穌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和命運。這種體現(xiàn)基督教文化的情節(jié)設計,使這部作品充滿濃濃的宗教氣息。蓋茨比雄心勃勃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不斷開拓進取。他追求不切實際虛幻的東西,其充滿想象力的理想,在現(xiàn)實社會中被偽善的上流社會所扼殺,自己也被殺害致死。這種悲劇式的英雄人物,本是要挽回和黛西的愛情,帶著救贖的使命而來,卻被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所吞噬。這說明當時的美國社會也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在金錢和無邊的欲望的腐蝕下,人們的道德開始墮落,喪失理智和頭腦地瘋狂追求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人們對于金錢財富無止境的欲望,暴露了人性中陰暗的一面。
面對社會的拜金潮流,人們?yōu)橐患褐蕉粨袷侄?,言語中口口聲聲提及上帝,甚至把艾科堡醫(yī)生的巨幅廣告牌視作上帝的眼睛,但這種宗教的信仰還是不能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上帝即使親眼見證又作不了證,也阻止不了災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發(fā)生。即使是自認為是上帝之子的蓋茨比傾盡財力和身體力挽狂瀾,最后也只能落得身敗名裂,被刺身亡的結局。穿過《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層層宗教迷霧,看到的是無可救藥的道德墮落的人們,無可挽回的人間悲劇和美國夢的虛無縹緲。
[1] 吳建國.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洪增流,姚學麗.從“全在”到“不在”——論美國文學中上帝形象的變遷[J].外語研究,2004(3).
[3]梁忠寶.世俗美國夢的宗教救贖——從《了不起的蓋茨比》到《阿甘正傳》[J].前沿,2013(8).
作 者:王 麗,長治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和英語教學。
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