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穎新,王昶岱
(1.北京建筑大學體育部,北京 102616;2.北京化工大學體育部,北京 100029)
隨著高校體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許多休閑清新類的運動項目被引入了高校體育課堂中。在這其中網球運動以其外在的瀟灑、優(yōu)雅的動作、彬彬有禮的行為舉止、內在富有的高貴氣質等魅力深受大學生的追捧與喜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拿起了網球拍來到網球場,投身到網球運動中。許多高校也為學生開設了網球課程,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許多主客觀的原因,導致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學生初學時期望值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瓶頸難以突破、興趣逐漸消退,最后僅僅為了能夠拿到學分而苦苦支撐。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場地短缺。有限的場地難以滿足眾多學生課上和課下的學習與練習,導致了學生練習的次數無法得到保障。教師雖想方設法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場地的利用率,卻往往陷入“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2)課時數量有限,高?;旧厦恐軆H有1次體育課,在短短的90min內,教師既要講解、又要示范,學生還要練習,師生間信息量傳遞較少,不利于學生深入了解網球運動及掌握技術要領。(3)上課學生眾多,高校體育課人數一般控制在25~35人,一塊場地可能要擠入6~8人(甚至更多),練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另外,1名任課教師面對眾多學生,每個人出現的問題或提出的疑問可能無法得到滿意的解答和指導。(4)學生對網球運動了解甚少,僅憑膚淺的認識和興趣來“玩”網球。大多數學生開始接觸網球運動時多半會僅憑直觀感受,覺得網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相類似,很容易學會。殊不知,網球相較于其他2個項目技術難度大、“上手”慢。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看不到自己的進步,無法從中體驗到預想的快樂,便會打退堂鼓、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對網球項目的表淺認識,加上內驅力的不足,是導致網球學習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那么,網球課上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可分為低、中、高3種層次。最低層次是通過網球課的學習,學生全面了解網球運動的文化,這其中包括網球運動的歷史與發(fā)展、項目的競賽規(guī)則和網球場上的禮儀,學會看懂、欣賞網球比賽。初步學會正反手技術,在小場地上(發(fā)球線附近)能夠進行對打5個回合。持續(xù)保持對網球的興趣,有進一步學習網球的意愿。中等層次是在達到最低層次要求的基礎上,能夠在底線進行正反手對打5個回合以上,并且初步學會上旋發(fā)球。最高層次是正反手底線與發(fā)球技術更加熟練與穩(wěn)定,初步學會切削球與網前截擊技術。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對網球比賽的理解更加深入,興趣更加強烈,能夠將網球項目作為伴隨終生的健身鍛煉手段?;谀壳爸骺陀^不利因素的限制,能夠達到最低層次的教學效果就已經實屬不易了。由此可見,最低層次教學效果的要求重點不在于學生能夠掌握多少網球技術,而是了解網球文化,進而激發(fā)學習網球的興趣、抱有持續(xù)學習動力。我們能否找到一種方式或途徑,至少達到最低層次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受益最大化呢?現階段,微信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輔助模式。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tǒng)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朋友圈”“公眾平臺”等服務插件。截止到2015年第1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90%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5.49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微信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利用微信發(fā)布自己的各種及時信息和照片,讓朋友圈分享你的經歷和感受。(2)關注朋友圈,通過朋友圈可以看到朋友們最近的生活和他在關注的一些事情。(3)發(fā)起群聊。可以建立自己的群聊圈,群聊圈里可以是自己比較好玩的一些朋友或是有共同愛好的一些微友們??梢院芊奖愕囊黄鸱窒砘蛘哂懻撔枰幚淼氖虑?。(4)關注訂閱號。微信上有很多含金量高的訂閱號,可以關注一些自己喜歡的訂閱號。通過訂閱號可以學習很多知識。微信的智能、便捷、免費等特點深受大學生的青睞,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利用微信的這些主要特點和功能來輔助網球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微信具有連接人與教育資源的先天優(yōu)勢。一方面,微信可以實現打破時間、空間距離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即時通訊能力;另一方面,微信還可以通過朋友圈、公眾號等實現教育資源的傳播與分享。隨著微信平臺的日趨完善,它會對未來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帶來巨大的影響。具體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如下。
由教師創(chuàng)建網球課的班級微信群,將選課學生按上課時的班級加入不同的群。這樣可以使網球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生還像上課時一樣有集體的歸屬感,能夠重視、積極關注日后群里的交流。
建群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網球運動,更多的接觸網球資訊,促進網球技術的進步。學生明白創(chuàng)建該群意義所在。目的很明確,并不是要增加他們的課外負擔,從而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建立群規(guī)。例如,使用真實姓名,使用文明用語交流,只能發(fā)表、討論與網球有關的話題。這樣一來,網球群的權威性、正式性得到確認與強化。
在微信里關于網球有海量的信息資源和眾多的訂閱號。在這些龐雜的信息中,既有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技術分析文章、制作精良的視頻,又有觀點獨到犀利的評論雜文,但也充斥大量的廣告推銷和虛假無趣的花邊新聞。面對這些良莠不齊的內容,教師首先要進行甄別、篩選,將對學生有益的內容留下,然后再進行分類整理,可根據內容分為不同欄目:最新網壇動態(tài)、技術講堂、精彩賽事賞析、明星勵志故事、賽場內外逸聞趣事、網球歷史故事。定時進行推送,讓學生在學習網球的這個階段內浸潤在網球世界中,增加對網球運動的深入了解,體會網球文化,從而增進對網球的喜愛程度。
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對網球運動的逐漸了解,教師可針對網球運動中的各種現象在群中發(fā)起討論。討論的議題可大可小,大到世界職業(yè)網壇男女運動員同工不同酬問題、中國網壇的“單飛”現象,小到正手擊球時該不該動手腕、反手擊球時“單反”與“雙方”孰優(yōu)孰劣。當教師拋出討論的議題后,群中的學生暢所欲言,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充分闡明自己的觀點或態(tài)度。在討論剛開始時,學生們對某個事件的理解與認識可能是膚淺片面的,隨著討論的深入,經過大家的相互辯論或補充,對網球的理解會得到進一步的加深,最后教師根據討論的情況加以總結和引導,可以使學生對網球的理解更加全面、客觀、準確。通過群內討論這種形式,還可以增進師生間、學生間感情。有些學生因為性格內向在課堂上不敢與教師或同學面對面交流,或者由于時間有限來不及交流。通過群內討論彌補了這個不足。在群里實時交流,沒有了面對面的尷尬,弱化了教師與學生的身份差別,相互之間能夠平等的敞開心扉進行交流,這樣便會熟絡起來,回到課堂上交流就會自然許多,彼此間的關系就會更為融洽。
眾所周知,網球技術動作較難掌握,要做好一個技術動作需要身體多個部位協調配合用力。初學的學生在練習動作時處于泛化階段,往往錯誤百出、顧此失彼,即使教師指出了錯誤,卻可能因為練習數量少、身體感知不到,也無法改掉錯誤動作。通過微信,學生可將自己在網球學習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發(fā)在群里或私信給教師,教師可隨時隨地答疑解惑。另外,利用微信可以發(fā)布視頻的功能,教師可以在上課時錄制學生技術動作的視頻,然后發(fā)布在群里,再將網球明星相應的動作視頻發(fā)到群里進行對比,并逐個進行點評,供自己及他人查找不足。有的時候,學生改不掉錯誤動作,是因為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動作,通過錄制的視頻可以一目了然知道錯誤的地方,改起動作來也會有針對性,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技術的快速提升。
微信的應用就像一座架起了高校網球教學課內與課外的橋梁,使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在微信環(huán)境下開展移動學習將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融為一體,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真正無障礙學習的自由空間,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有利于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形成,有利于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營造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氛圍,有利于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貧w到網球課堂上,就會呈現出學生學習網球技術的效率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在這樣的氛圍下,網球教學效果可以輕而易舉的達到此前論述的最低層次和中等層次。只要學生飽有對網球的熱情,加上教師的正確指導,輔之微信,到達最高層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