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情感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圍繞認知因素借助相應的教學手段并通過語言、態(tài)度、行動等來激發(fā)、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和認知需要,以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增強和教學目標的完善的教學方法。
一、情感教學法與語文課程
語文,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工具。人們無論說什么話都是蘊含情感的,即便是平白直敘,也是當時的一種情感狀態(tài)。因此感情是文學的基礎,語文教學是離不開“情”的。語文教材中的選文大都是文質優(yōu)美具有典型性的名家名作,展現(xiàn)的是作者真善美的心靈,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課本上的語言文字更是負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精神文明,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作為進行母語教學的語文學科,必須把語文中蘊含的文化和人文精神統(tǒng)一起來,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讓學生在一個情感豐富的氛圍中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情理。
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激勵學生,用自己的真心去觸動學生的心靈,撥動他們的心弦,灌輸人文精神,做好學生和祖國語言文字之間的橋梁工作。假若打通學生和語言文字這條溝通道路,那就是“天塹變通途”的盛況。當然在實際的搭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輸送給學生多種營養(yǎng),滋潤他們健康成長。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也都可滲透于文字的教學中,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得以熏陶。
二、情感教學法下的語文課堂
1.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語文課上,無論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加深,還是對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課前都要做周密的思考,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盡全力使教學內容宛如磁石一般吸引學生的眼球,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選入語文課文的作品很多都有著優(yōu)美的意境,學生的情感很容易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要讓學生真正把書讀到心里,讓他們的思想情感和課文中人物融為一體,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和課文相應的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再則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注意適時的注入一些新鮮活力。也許是一陣哄笑,也許是一聲提醒,也許是一個眼神,都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再次捆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教學內容本身的魅力,教師應該把握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性,環(huán)環(huán)緊扣,有起伏有節(jié)奏地進行教學活動。
2.抓住關鍵錘敲
語文教學最忌諱平鋪直敘,平均用力。即使是有吸引人的內容,但是要是整節(jié)課都像和尚念經似的缺少情感,學生也會覺得乏味。教師應該有所側重,寧愿花力氣講清楚一點,也不要采取全面開花的做法。教師可以抓住關鍵的地方進行深入的推敲,師生間討論,學生間辯駁,使課堂節(jié)奏鮮明,使課堂充滿活力,通過這些方法獲得的知識認識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當然重錘敲并不是意味著教師要作大段的講解,或花相當?shù)臅r間,相反的,只要抓住關鍵,抓住要領,即便是三言兩語,也可以收到成效。
3.激起學生思想上的波瀾
“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貴在思考,教學希望的是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式的全部塞進腦子里。如果只是教師的講授,沒有學生的思考的話,教學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抓住矛盾,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當然要深度適中,太簡單,學生就沒有想要思考解決的欲望:太難,學生則會因為久思未果產生挫敗感。一定要難易適當,既有一定難度讓學生有思考的價值,又要在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能有開拓的可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創(chuàng)造機會,發(fā)揮學生才智
課堂不能滿堂灌,要給學生留有余地,尤其要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發(fā)揮其聰明才智。
學生質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積極引導可有收獲,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解決別人的疑問時,并受到肯定和鼓勵時,興趣也容易被瞬時激發(fā),主動性也就隨之而來了。“導”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啟迪智力、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情操的好辦法。教師應該把握好疑問,運用好疑問,好的問題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還可以有意識的組織評論,在適當?shù)臅r候抓住一些段落、一些詞句、一些問題組織學生評長道短,論是說非。學生通過討論爭辯知識更加明晰,這樣可以學得更深入也更牢固。
三、情感教學法下的師生關系
傳統(tǒng)課堂中的師生關系是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都是從教師出發(fā)終止于學生的方向。新課標提出了“語言課程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進取勁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情感教學法的課堂中的師生關系正式符合此種理念的,情感教學法課堂中的師生關系是多向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輻射性關系,把傳統(tǒng)的教師發(fā)問、學生回答的雙邊對話轉換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多邊對話。整個課堂圍繞“師生平等對話,生生互動”來貫穿教學過程。
在這種多向的聯(lián)系和多向的對話中產生“場”效應,通過任意兩點的對話使得教與學相互作用,學與學相互作用,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樣的課堂中大家都和“學”這個中心連接,彼此間相互溝通共同進步,加之興趣的驅使,學生的語文能力久而久之也就會得到大面積的提高。
情感教學法是一種符合新課標標準的教學方法,也是在當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倡導并積極將之付諸實踐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