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劉艷紅
一、對語文教材使用觀有所啟示的教育理論
1.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
該學說的核心是“回歸自然”,一方面,盧梭認為善良是人性的本質,另一方面,盧梭還根據(jù)兒童所受的多種方面因素的影響來論證教育應該而且一定要“回歸自然”,他認為每個人類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為的教育三種教育方式中培養(yǎng)并發(fā)展起來的。
2.杜威的“兒童中心論”
“兒童中心論”是指從批判反對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的教育方式的層面出發(fā),杜威認為:“學校生活教育組織都應該以兒童為中心,使得一切做法與活動都主要是為學生服務的而不是為教師的?!钡皇峭耆尳處煼攀植还?,完全以學生為中心,而是強調教師要起到導向的作用。
3.葉圣陶的語文教材觀
在語文教材的功能論中,葉圣陶老先生明確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借助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分析,并且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逐步學會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方法?!逼渲械摹芭e一反三”是葉圣陶語文教材使用觀的核心觀點。
4.受后現(xiàn)代知識觀影響的語文教材使用觀
后現(xiàn)代知識觀強調知識的情境性、價值性和建構性,反對知識的權威性,提倡民主化,個性化,多樣化的一種知識理念,促進課堂向多元化和開放式發(fā)展。后現(xiàn)代知識觀有一些相關理論對于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乃至教學領域都有所啟發(fā)和推動的作用,也對現(xiàn)在語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有所揭示和批判。
二、優(yōu)秀教師在教材使用方面的實例分析
錢夢龍在一次關于《語文教學呼吁常識回歸》的講座中談到,語文課的本質上就是教會學生正確來理解和運用本國語言。簡單的說就是教會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和多讀書。他在講座中提到現(xiàn)在的公開課太浮夸,什么都是按書本來講,什么都是設計好的,大多數(shù)只是教會學生怎么去深入分析一篇文章,而忽略了語文課本身的價值。在他看來語文課就像“家常課”一樣,而家常課是指不需要事先設定好,而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們閱讀了解并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的課。
在他對語文教材使用的觀點上,首先,教材本身并不是上課的重點,而上課的重點應是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這種交流不需要提前設計好,老師提的問題也不需要有固定的答案其次,語文課要實實在在地教會學生讀書,而讀書的“書”不只是教材,而是博覽群書。教材中的課文只是引起教師與學生談話的話題,不是課堂的全部。通過他的語文教材使用觀上能夠看出,錢夢龍老師的課的成功所在就是他能夠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上課方法,并且能夠抓住語文課的實質,將語文課上成一節(jié)不受教材約束,不事先設定好流程的“家常課”。這有利于改變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花瓶課”的弊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大膽思考和對知識拓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是這種教學的方法對學生自身的質量要求非常高,課程準備與課堂花費的時間也很長,對教師自身的知識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求也很高。
無論是新課標的要求,還是前人的理論,亦或是一些特級教師的案例,都說明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是需要改進的。針對教材該如何正確使用這一話題,綜上所述,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說明一個問題教材本身是有存在價值的,但它不能成為課程的全部,它只是一個例子.可以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的例子:它只是一個憑借,可以讓教師以此為憑借,讓學生們更好地學會學習:它只是一個引子,可以讓學生與教師引出上課話題的引子。在語文教學中正確的使用教材就是不能全盤否定它的價值,同時也需要教師們意識到教材的真正作用所在,并有效地利用它。我想這一點恰恰是現(xiàn)在許多教師仍然欠缺的關鍵所在,那就是他們無法真正意識到教材的作用并充分的發(fā)揮出它的作用。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使用教材時要大膽擺脫教材對自己的束縛,開拓自己的思維,大膽地發(fā)表自己對文章和對一些事件的看法。對于教師,不僅要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意識到語文課的真正目的,意識到教材的真正作用,并可以有效的充分利用它,上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具體來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正確使用教材的方法是把教材中的課文當成一把鑰匙去使用,為學生們開啟廣闊的可以博覽群書、可以暢所欲言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