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新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社會人文學科,其涵蓋著方方面面的知識。當然,漢語也是一門極為重要的交流語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職業(yè)高中語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個較高階段,其蘊含的道理、知識、精神觀念也自然地進入了一個更為高深的層次。所以,在職業(y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領會課文意旨,從而達到明白整個課文內(nèi)容及其價值顯得極為重要。而要想深入領會文章的意旨,就要找準內(nèi)容的切入點。
一、選擇內(nèi)容切入點的重要性
如果在語文的學習中能夠領會課文的意旨的話,那么,學生就像庖解牛一樣,領會整篇文章的意旨了。而要做到領會課文意旨,是絕對離不開尋找內(nèi)容切入點的。課文的意旨,與文中的內(nèi)容是相互照應、一脈相承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分成內(nèi)外兩個部分,內(nèi)指的是文中的內(nèi)容,外無非就是外在的框架結構。試想:如果沒有內(nèi)容,只有一個外在的框架,能看出文中的意旨嗎?
在《絕品》一文中,如果我們只看文章題目“絕品”,往往會摸不著頭腦了,何為絕品?簡直就是莫名其妙!然后,再從它的框架結構上,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既然從外邊不能滲入,那么就從內(nèi)容入手。通過對文章的瀏覽,我們知道《絕品》圍繞一幅唐代珍品,刻畫了三個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常先生、劉三爺和王商人。他們?yōu)檎x獻身,為真理舍命,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這時我們就明白了“絕品”的真正含義唐代的畫是為絕品,裝裱的絕技也為絕品,劉三爺、王商人、常先生的人品更為絕品。同時也領略到了誠信做人的原則,忠誠于友情的品質(zhì),保護和熱愛祖國藝術珍品的民族精神。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領會了文章的意旨。所以,通過以上例子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以內(nèi)容為切入點在領會文中意旨上是非常重要的。
二、從“庖丁解牛”中分析“切入點”
傳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很厲害的廚師名叫丁。一天,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為其宰殺一頭肉牛,只見他用手按著牛,用肩靠著牛,用腳踩著牛,用膝蓋抵著牛,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和諧一致,美妙動人。
為什么庖丁可以如此輕松地宰牛呢?那是因為他總能夠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而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庖丁的刀哪怕是用了十數(shù)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鋒利如初。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牛的骨節(jié)處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庖丁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游刃有余了。
通過庖丁解牛的故事,我們能夠看出“切入點”的巨大作用。庖丁解牛為什么總是能夠游刃有余呢?因為他總是利用骨頭縫隙作為切入點,很巧妙地避開阻礙,自然游刃有余,剖解全牛了。
既然切入點在宰牛上能夠有如此好的運用,那么在職業(yè)高中語文課文的學習上,同樣也可以找準切入點,從而做到游刃有余。而在眾多切入點中,以內(nèi)容作為切入點顯然就變得極為關鍵。
三、找準內(nèi)容切入點,深入領會文章意旨
為了找準內(nèi)容切入點,進而深入領會文章意旨,最好還是從內(nèi)容本身出發(fā),尋找最佳突破口。從內(nèi)容本身,可分為文章題目、作者思路和關鍵詞句,從這些入手,順藤摸瓜,深入文章中心。
1.從文章題目入手
一篇文章的題目猶如文章的窗口,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文章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甚至于作者的情感傾向。在胡適的《我的母親》中,把題目作為切入點,簡短的標題只有四個字,但卻為我們點明了文章的寫作對象是我的母親。題目準確、簡練但卻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如果我們抓住了題目,就一下子抓住了這篇文章的最為關鍵的信息,這樣對接下來的文章的學習、分析就會顯得目標明確,從而能做到事半功倍。
2.從作者思路入手
學習和閱讀文章的時候,只有理清作者的思路,才能夠整體把握好課文。在《項鏈》這篇小說中,我們可以根據(jù)作者思路將小說分成四大部分首先,瑪?shù)贍柕孪蚍饋硭脊?jié)夫人借項鏈接著,在宴會上瑪?shù)贍柕屡獊G了項鏈然后,瑪?shù)贍柕陆鑲€項鏈.最后,十年艱辛終于還清了債,卻得知項鏈是假的。通過理清作者思路,就很容易勾勒出整個小說的框架,進而走進女主人公瑪?shù)贍柕碌纳罴捌鋬?nèi)心世界,深刻領略19世紀的法國小人物無法決定自身命運的悲劇現(xiàn)實。
3.從關鍵詞句入手
教材中有的課文中有一些關鍵的語段或者詞語表明了作者的情感表達或者寫作意圖,這些關鍵性的內(nèi)容就是文章的“文眼”。在閱讀的時候,只要抓住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領。例如在錢穆先生的《人生三步驟》中,只要找到了“第一個階段為生活”“第二步是齊家”“第三個層次就是治國平天下”,就已經(jīng)清楚課文將人生分為三個步驟或三個階段其一為“生活”,即物質(zhì)文明其二為“行為與事業(y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人文精神等毒三為“德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思路,進而知道做人第一要講生活,這是物質(zhì)文明篇二要講行為與事業(y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人文精神:第三講德性,這也是人生的歸宿。這也是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核心所在。
語文學科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在職業(y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要想深入領會文章的意旨,像庖丁解牛一樣,做到游刃有余,就必須找準內(nèi)容切入點。然而,要找準內(nèi)容的切入點,須從內(nèi)容本身出發(fā),從它的各個方面入手??傊?,在職業(yè)高中語文課文學習中,找準內(nèi)容切入點,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方法得當,就很容易深入領會文章意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