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摘要:1990年11月23日,由嚴浩指導,三毛編劇,林青霞、秦漢主演的《滾滾紅塵》公映,1991年1月4日 ,三毛在醫(yī)院自殺,從此《滾滾紅塵》成為三毛的遺作?!稘L滾紅塵》是三毛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唯一的劇本,以張愛玲、胡蘭成為原型呈現了戰(zhàn)爭時代作家與漢奸流血流淚的愛情,也映射了戲外三毛本身的滾滾紅塵。
關鍵詞:《滾滾紅塵》;三毛;沈韶華;章能才
一、戰(zhàn)爭里我們流盡鮮血
沈韶華,一個冰清玉潔、不諳世事的作家,寫作是她愛的、泥老虎是她愛的、能才是她愛的。但在戰(zhàn)爭的年代里,盡你潔白無瑕,最終也逃不過鮮血的沾染,不論是自己的血還是他人的血。沈韶華一出場便是自殺的鏡頭,用碎了的玻璃劃傷自己的肉體,讓鮮血沾染了黑白的空間。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奸人,然而我們只看見了英雄的風光、奸人的狡詐,卻遮住我們的雙眼,忘記了英雄的缺憾、奸人的柔情,而不論是英雄還是奸人,都將是戰(zhàn)爭時代的流血者。沈韶華就愛上了一個風流倜儻、善解人意的男子,可惜這個男子是漢奸,于是注定了他們愛情的悲劇,于是沈韶華流血了,章能才走后不久韶華便被樓下女人帶著一伙男人毆打謾罵,于是沈韶華自盡了,努力的把船票給章能才完成最后一樁心愿后跳下海去。
“我們女人——碰到心愛的男人——就有很大的危險——怎么沒有?我們這種女人——如果逃得掉——男人的魔掌——就在——快——樂——天——堂——了——”這是月鳳在臨走前對韶華說的,這也是月鳳的預言,月鳳最終也在這樣的戰(zhàn)爭年代里為愛情流盡鮮血、犧牲性命。
戰(zhàn)爭中的愛情本應是可歌可泣的,因為戰(zhàn)火讓愛情更來之不易,但是《滾滾紅塵》中描寫的是一個漢奸的愛情,若是沒有這樣的身份,這本也應是一份光明正大的愛情,但是除去這樣的身份,章能才只是章能才,他也必然會像一個人一樣去愛,于是他愛上了沈韶華。
戰(zhàn)爭中的愛情大多是悲劇,因為在時代面前,其他所有事情都變得如此渺小,包括愛情。而漢奸章能才的愛情便更是悲劇中的悲劇,作為男人的章能才是《滾滾紅塵》中的主角,所以從愛情這個角度上,這段經歷凄美而動人。
然而不論是誰,戰(zhàn)爭里都流盡鮮血?!稘L滾紅塵》中的戀人、夫妻有四對,沈韶華和章能才,地下黨的樓下小夫妻,革命的小勇和月鳳,編輯出版的谷音和老谷??梢娺@其中有時代的普通人,有時代的革命者,有時代的茍活者,無一例外,都因各種原因將生命獻給了時代,讓戰(zhàn)爭凌駕于愛情和婚姻之上。
又或者,這是三毛在告訴我們,不論是誰,最終都將塵歸塵、土歸土,逃不過生命的盡頭,待回頭望時,最美的月色仍是凄涼。
二、和平中我們寸步難行
沈韶華年輕的時候,因為與小健的戀愛不被允許,而被父親關在樓閣,自殺也不被父親所關心,直到父親死后才從樓閣中走出來。后來沈韶華的寸步難行便是愛上了章能才,女人的心給了一個男人,便是從此無法流浪了。
哪怕是和平,我們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寸步難行。
三毛如此,張愛玲如此,林青霞如此。
三毛曾說: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三毛還說: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恒?!拍?,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從不思念、從不愛戀。三毛在和平的年代里,便一直是不斷行走,又不斷的寸步難行。
那個時候中國已經穩(wěn)定下來了,一生愛流浪的她,去了許多的國家,學會了許多種語言,成為許多青少年羨慕的榜樣,但細細了解她的經歷,也許會認為即使三毛不斷在路上,怕是心總在被羈絆吧。兒時自閉癥、初戀分手、遠赴西班牙、愛上的畫家已有家室、未婚夫訂婚前一天猝死……這些羈絆讓三毛不斷的離開又回來,她的心寸步難行、難受至極,于是她的腳走遍天下、流浪遠方。終于她遇見了荷西,我對荷西是有偏愛的 ,因為三毛的書里、錄音里口吻都是如此疼愛和懷念。我一直認為,三毛只有和荷西在一起的日子才是完全自由的,那時候她的心不再寸步難行,而是勇敢去愛去生活——直到,荷西去世。不是戰(zhàn)爭的年代,命運就總會給和平開許多玩笑,像是生怕人過的無聊了罷。三毛這次再次寸步難行,不提婚姻?!稘L滾紅塵》也是三毛的滾滾紅塵,繁華的一生是紅塵,紅塵之中滾滾和平的硝煙。
張愛玲晚年的和平年代是寸步難行的,即使身赴美國,卻總因早年的名聲而受到一些干擾,由于記者突然的闖入,讓張愛玲多次搬家。張愛玲曾說:生命是一襲華麗的旗袍,上面爬滿了虱子。而晚年的張愛玲卻如命運的捉弄,染上皮膚病,應了年輕時自己的預言,就連去世時也困在房間中格外安詳。
林青霞與秦漢的愛情也一直為人嘆惋?!稘L滾紅塵》中的林青霞年輕靈動,秦漢風流倜儻,然而卻應了電影的結局,兩人終究分開,在這場愛情里,林青霞寸步難行。
不論是戰(zhàn)爭還是和平,愛情一直就如此折磨人,讓人欲罷不能、肝腸寸斷,生活的輪子滾滾向前,在這部劇本和電影中我看到了一個人又一個人的美麗愛情,一個人又一個人的滾滾紅塵。
三、從珍妮到玉蘭,從玉蘭到珍妮
當三毛還是迷惑少年的時候,有部電影如同一個夢魘般纏繞住三毛,而里面的歌也一直在三毛的耳邊久久不肯離去,這部電影便是《珍妮的畫像》,這歌是這樣唱的:我從哪里來,沒有人知道,我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風呼呼的吹,海嘩嘩的流,我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我們每個人都不知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來 ,但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將去一個地方,那就是生命的盡頭,沒有人能欺騙和躲過死神。早年的三毛似乎比同齡人更早就思考到了這個問題,也讓她多次觸摸到生死。
《滾滾紅塵》電影開頭有一個鏡頭,小健砸碎玻璃后,沈韶華一臉急躁,拿起字典開始讀:玉蘭又叫白玉蘭,又名望春花,因為她的花潔白如玉,清香似蘭,故名玉蘭。一遍又一遍,從慢到快,從低聲到高喊,最后崩潰的將字典扔掉、跺腳大叫放她出去。這個臺詞在《滾滾紅塵》劇本中是沒有的,大概是三毛后來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加進去的。我看到這個地方時,心里便深深的升起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來自于觸摸到生死的恐懼,這讓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三毛兒時的夢魘:我從哪里來,沒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沈韶華突然變成了三毛展現在我的眼前,從珍妮的畫像到玉蘭花,都有著多么大的無奈和感傷。
《滾滾紅塵》中設置了玉蘭這個暗線,玉蘭是沈韶華筆下的人物,一個鄉(xiāng)下丫頭賣到老爺家,被老爺壞了以后懷上老爺的孩子,而孩子又被夫人打掉,玉蘭在這時已經不再冰清如玉,但人是什么?人是精神實體,我們的行為受精神的支配,玉蘭不應因為這種慘痛的經歷就否定了她,她依舊潔白如玉、清香似蘭,于是遇上了自己未來的丈夫。
但是三毛應該是內心悲傷的吧,才會寫玉蘭的丈夫死在了戰(zhàn)場上。好不容易,苦盡甘來,以為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到頭來終究還是一場空。這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三毛自己,她一生心靈不斷流浪,終于停靠在荷西肩上,而這個可靠的大樹卻最終倒塌。于是從玉蘭到珍妮,三毛又回到了夢魘之中。
四、三毛的滾滾紅塵
三毛說:“作品中的韶華,是內向的我、內在靈魂的我。里面的月鳳,是外向的我,我把自己分成兩個女人,借編劇,在兩個女人的個性里面,偷渡我自己的靈魂?!边@樣說來,三毛也的確將自己寫進了劇中,并且將自己完完整整的寫進了劇中。
開頭的人物介紹中,沈韶華用了這樣的形容詞:韶華一生的追求,不過兩件事情,一、情感的歸依,二、自我生命的展現。若這是三毛的內心,她既然將情感的歸依放在前面,也許是在告訴我們情感的歸依是她生活的基礎,而失去了情感的歸依,便無法進行自我生命的展現吧。
月鳳是這樣說的:月鳳對于生命的執(zhí)著,只有兩件:一、活下去。好活,歹活,都是活。鮮明的活下去。二、請求來上那么一個人,好使那顆心,擺了下去。因此月鳳將她的情,安安穩(wěn)穩(wěn)找了個男朋友——不必太多性格的,癡癡忠忠的就如此交了出去。如果月鳳是外向的三毛,也許是三毛在試圖用外向的行動拯救漸漸失去生命力的內心吧,那時的三毛也許在韶華和月鳳間掙扎,在生與死之間掙扎。但依舊忘不了荷西,于是也無法真正請求上來一個擺了她心的人,三毛終究是選擇了沈韶華。
但不論是沈韶華還是月鳳,都愿為愛情犧牲自己的性命。希望三毛在天堂已與荷西相遇,如果有來生,我見到了你,我想給你一個擁抱,只問一句:你好嗎?三毛、你好嗎?